新化农村的孩子,从出生开始,父母在喂饭的时候,就会告诉他(她)煨的食物的味道是甜的、酸的、苦的、辣的等滋味,如何的好吃、美味等味道。孩子长到五六岁,父母开始要孩子们学习做饭,他们早晨要做自己上学的早饭,吃了自己煮熟的早饭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还要帮忙给父母做晚饭。孩子们到十岁左右,家里的女孩子就会有自己的味觉评价标准,她们可以独立的制作菜肴和欣赏美食。

新加坡肉辣椒蘸料(辣椒粉里的鸡杂世界)(1)

新化农村的小女孩,她们对红辣椒粉非常的敏感和喜好,几乎每道菜都少不了红辣椒粉。她们喜欢红辣椒粉的味道,那辣得赫赫的刺激感给她们年轻的生命带来了激情。在一些肉类菜肴里,她们喜欢放很多的红辣椒粉来调味,把菜肴裹得通红通红,吃起来嘴巴染红了。

农村最好的食材应该是三黄鸡,农民杀鸡往往是件大事,一家人都会为之激动和期盼。只要家里有小女孩,父母在杀鸡的时候,她们就要求父母把鸡杂交给她们来处理,她们要单独拿鸡杂来做道菜吃。父母们很懂味,从杀鸡开始,就替她们收集鸡杂等物。

农村所说的鸡杂包括鸡血、鸡肝、鸡肠子、鸡心、化石胆、鸡胗子、鸡油、无壳鸡蛋等,内脏中鸡的苦胆必须摘掉,鸡肠子要翻过洗净,用草木灰煨一下,温开水清洗干净,其他部分不要经过特别的处理就可以作为食材使用。这些鸡杂加起来,也就是一小饭碗,小女孩们却视为珍宝,她们亲自掌勺,做成自己最爱吃的口味鸡杂。

父母杀完鸡,开水汤毛,拔完鸡毛,剖开鸡的胸部、腹部,取出鸡内脏,首先是摘下鸡肝上的苦胆,再连鸡心、化石胆等一同放在装鸡血的碗里。如果杀的是没有下蛋的子鸡,也许就有没长壳的鸡蛋和连串的鸡蛋籽,它们与内脏都连在一起。再慢慢撕下鸡肠子上的鸡油,把鸡肠子梳理成条,清除鸡肠子上多余的油脂,摘掉靠近鸡屁股的崽肠,切掉鸡屁股,摘下鸡胗子等。

鸡肠子先挤出一些鸡屎,用一根细小的竹签子顶一小节鸡肠子,慢慢移动鸡肠子套在竹签子上,翻过鸡肠子来,清洗掉肠子内壁的鸡屎和黏液。鸡肠子很嫩很软弱,容易拉断,一般翻过来的鸡肠子会成为几截,再放进灶坑里的热草木灰中煨一两分钟,扒出来放进六十七度的热水里搓洗,洗掉鸡肠子上的草木灰,再用温水漂洗干净,切成一寸长短的小断。

鸡胗子两面拍几刀,鸡胗子就成为一个扁柿子型,从鸡胗子的红色背脊部位剖开,到接近鸡内金的时候,切勿一刀切开,会把里面没有消化的食物搞到鸡胗子;把其他部位也切到接近鸡内金,再放下刀,慢慢扳开鸡胗子,把鸡内金从鸡胗子内壁上撕下,撕出完整的鸡内金之后,把鸡胗子放在装鸡血的碗里。再切开鸡内金,把食物倒掉,晾在窗台上晾干,可以作为胃痛的药物使用。鸡胗子切成两半,再片成薄片。

再把鸡肝切薄片,鸡心切成四瓣,这样食材就全部准备完了。

炒口味鸡杂很简单,菜锅洗干净,烧干锅内的水分,用猪油,可以稍微加点植物油,烧热七成熟,在锅底荡匀,倒入沥干水分的鸡杂,不停的翻炒,加少许姜丝,炒两三分钟之后,鸡血由红色变成暗红色或灰色,用勺子铲成鸡肝大小的小块,继续爆炒,炒干锅内鸡血渗出的水分,加盐和红辣椒粉继续炒。盐要放咸点,是平时炒菜的两倍;辣椒粉一定要多放,全靠辣椒粉来出味,可以一次放三四瓷勺子。辣椒粉包裹在鸡杂外表,鸡杂马上变得红艳艳的。在翻炒时,辣椒的香味扑鼻而来。家里有酱油和味精的,可以放点酱油调色、味精调味。稍微加点水煮一会,即可出锅,用一个小碗盛着。这样炒出来的鸡杂香辣鲜甜,脆爽嫩滑,不粉不涩。这就是新化农村戏称:一份鸡杂,放一斗辣椒粉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口味鸡杂成为孩子们哄抢的美食,很多时候,几姊妹为了争吃口味鸡杂,用筷子在碗里打架。人到中年的父母,他们都开始变得口味清淡,吃一些不咸不辣的菜肴,也不去吃孩子们的鸡杂,最多是作为母亲的尝一下是不是太咸了,作为父亲的尝一下是不是太辣了。孩子们却重口味,要吃又辣又咸的菜肴,他们吃饭菜不要很多,主要是要菜合他们的口味,他们才有兴趣。

新加坡肉辣椒蘸料(辣椒粉里的鸡杂世界)(2)

新加坡肉辣椒蘸料(辣椒粉里的鸡杂世界)(3)

孩子们吃辣椒粉炒鸡杂,他们喜欢用新鲜热米饭来吃,盛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加几块鸡杂,倒一点点辣椒粉汤,立马搅拌米饭,米饭马上被染得红光发亮、晶莹剔透,辣椒的香味和鸡杂的鲜味飘扬开来,带着一股浓烈的咸香味,孩子们闻到这股气味,马上来了食欲,他们举起饭碗,靠近嘴边,挥动筷子,把红红的米饭扒进口里,边吃边辣得窸窣窸窣,吃上满满一口饭,才停下碗筷,狼吞虎咽的把饭粒吞下喉咙,再送一块鸡杂到嘴里,夸张的启动嘴巴,却细细的嚼,慢慢品味鸡杂的鲜美。一大碗米饭,他们吃上五六块鸡杂就咽下去了,一餐饭下来,他们每人要吃两三碗白米饭,吃得额头冒汗,大呼过瘾。

新加坡肉辣椒蘸料(辣椒粉里的鸡杂世界)(4)

这是农村孩子们一年中吃上几餐好饭的时候,父母也就不多加干涉,随他们去。

新加坡肉辣椒蘸料(辣椒粉里的鸡杂世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