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绝不只是管理公司的学问,它是帮你管理周围所有资源的学问。

简单点说,我们就是由局组成,处在局中,如何破局?所谓局就是人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宁老师就是用管理学的视角告诉我们如何破局。

在宁老师的观念中,中国人忙了几千年,其实就做了两件事,一个叫“破局”,一个叫“做局”。

所谓局, 就是你身边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与关系。所谓资源,就是身边一切与你相关的,比如人,比如物,比如名声等等。按照系统学,资源就是要素,而局就是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连接,有因果链,增长回路,调节回路,滞后反应。当你有了目标,就要调动这些要素为目标服务。

破局就是调整资源的性质,正的变成负的,负的变成正的,然后变换资源和你之间的相互关系,让自己能够走得通。宁向东老师提出了三种破局思路:

1、寻找那些先前没有进入你视野的资源,或者称为“无关资源”,然后通过正负资源和无关资源的整合、加减,就可以完成对负资源的转化,给自己找到路。比如可不可以把走出去,开阔视界,根据目标重新梳理周围的信息,然后组合,发现新的出路。2、对 “ 资源 ” 进行重新定义,找到新的出路。比如我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这个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行业上吗?和我的目标是匹配的吗?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变思维模式,重建体系。3、重新定义自我,敢于把自己碎掉。走出去,什么都试一试,不要给自己设限,也许机会就在眼前。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从有到无,三个方法,三重境界。

具体的破局方法有哪些呢?一:科学管理:效率破局。1、把要管理的事情按照作业链条分成若干个程序上的细节;2、把每一个细节的效率提到最高。以上方法在工业时代特别有效果,但是到了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把人心的效率和来自于外部强制力的效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平衡,这是一个难题,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外部的强制力保证了底限的时候,如何用人心来提升我们的上限。现在组织的形式多样,底层逻辑还是从人性出发,尊重,信任,就像马云说的那样,三流企业共同规则,二流企业共同利益,一流企业共同信仰,而顶级企业则是至性至情。

二:识别机会窗口:借势破局。我们身处局中想破局,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目标。就像思维模型战略杠杆一样,一定要把握风口,把握势头,顺势而为。选择比努力重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尤其现在这个社会变化特别快,我们一定要跟紧技术发展,深扎到最民生的地方,看能不能借技术的风口去破局。如何把握趋势,关键在四个词:审视、准备、辨识和行动。先审视局势,然后做准备,辨识“机会窗口”,最后再行动。这有点像鱼鹰抓鱼,要抓到最佳的时机,讲求的是准和快。前面都先蓄积力量,然后静静地等待,在最好的时点上出手,抓住机会、有效切入,最后取得成功。在具体行动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方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精益创业。

三:涟漪效应:破不了的局。有的时候,我们陷入到自己的边界里,自己给自己设的局是很难破掉的。涟漪效应出自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指的是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就是这样一圈圈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而位于中心点上的,就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是一人一涟漪。中国人历来讲的关系,就是这样的涟漪,圈子文化也是其中之一。虽然企业应该任人唯贤,而不能任人唯亲。但在实际行动中,每个人都会倾向于选择自己比较熟悉和信任的人。因为用所谓的“亲信”做事,会有更好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安全感。关系困局里最危险的就是:很多时候你以为的亲信,不是真正的亲信,而是演出来的。破关系困局首先要识别和防止出现三种非常有害的亲信,有如下几种,但是你真的能破掉吗?1、叫做“应声虫”下属。这种下属会不断去揣摩上意,然后事事呼应你,你稍稍有点想法,他马上就歌功颂德,让你感觉自己很了不起。2、叫做“隔离者”下属。他会有意让你脱离群众,把你和下面的真相隔离开。你只能听到那些对他有利的信息,而所有对他不利的东西,他都不希望传到你的耳朵里,也就是说,你能得到的信息是被他过滤过的。3、叫做“夺权者”下属。这样的下属,目标是夺权,他看着是在执行你的命令,但暗中却在培养自己的亲信,一方面讨好你,一方面在拉拢别人,然后等待时机、夺取权力。我们可以建立比如业绩文化、流程机制等来对冲这种不好的关系文化,但是人性要改变真的很难。

反思:人生,就是一个个不断建局、破局的过程。不断的打碎自己,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从初心出发,也许不会有那么多的对抗,而是可以真正的做点有价值的事情。用混沌的话讲建立一个系统,夯实它,打破它,系统内外的资源整合,关系调节,如何做到方向一致,共同持续的走下去,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成人的世界哪有不复杂的呢?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145讲(宁向东的管理学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