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道宋,有时候会发现唐明皇与宋徽宗的相通之处。

当然,李三郎英明果断处,远胜宋徽宗赵佶。但若论才艺,二人却算同道中人。

李隆基多才多艺,能作曲,会击鼓,与一班梨园子弟往来甚洽,是个有情趣之人。但他在位前期,政治上很有作为。“唐隆政变”后,顺利成为大位继承人,“先天政变”后,他掌控全局,任姚崇、宋璟,治国有方。

唐玄宗李隆基创“开元盛世“后,却自认高枕无忧,拣起了他的一切文艺爱好,包括爱情追求。

玄宗与贵妃镇日轻歌曼舞,不管不问世外俗事。”安史之乱“爆发,战争铁蹄扰乱明皇所作《霓裳羽衣曲》,悲歌乍起,贵妃玉殒,山河破碎……

44年后,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作《长恨歌》: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

……

唐玄宗人到晚年,放弃了帝王的职业路,改走不问柴米的文艺路线,这算是职业错位吧,这条走偏的路,才走了15年,就告撞墙。

霓裳羽衣曲


”生时梦李煜来谒“
  • 李煜托生

据传在李赵佶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宫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画像,对其人物雅姿,多有叹讶。随后不久赵佶出生。

由于有神宗观李煜像事,故后头又流传有”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之说。赵佶是李煜托生之说固属附会,但赵佶确实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书法绘画方面,尤有天赋。

本来这样一个文艺青年,又生在帝王之家,若是不担大任,做一个”富贵闲人“也是适逢其会,然而,一项意想不到的工作找上了他。

  • 轻佻而君天下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病死,无子。诸弟当立。

依礼、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当立,次者当立长弟申王赵似。但神宗皇后排除了患有眼疾的赵似,坚持要立文艺青年、端王赵佶。

宰相章惇力主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然而,许是天生有女人缘的赵佶的小意殷勤打动了这位昔日的神宗皇后、而今无子空虚的向太后。赵佶最终得登大宝。

山水有相逢宋徽宗(家山回首三千里)(1)

徽宗听琴

欲建不世功业,订立”海上之盟“

赵宋之前,中原原”燕云十六州“被后晋开创者石敬瑭献给了契丹,以换取军事支援。此后一百多年间,这十六州的归属成了中原王朝君主的心病。

然而想将这十六州纳入中原版图的梦想终究只是梦想。辽国强大的实力让宋真宗最终放弃,一纸”澶渊之盟“,换来百年苟安。

新上任的赵佶有着文人的热血。恰此时郑允中、童贯使辽。辽人马植夜谒童贯,献灭辽之策。

深谙徽宗梦想收回燕云之地,创造超越祖宗功业心理的童贯,立即将马植引见给这位年轻的皇帝。

童贯与徽宗的主张遭到各方阻力,朝廷”主和派“竭力反对,认为徽宗在玩火,必会前门驱狼,后门入虎。

从地域政治观点来看,此时辽国实际上已成为捍卫宋境的屏障。辽国意识到北宋与金的小动作后,也”遣肖客、韩昉为使臣,对宋奉表称臣,乞念前好“,直言”若大辽不存,必为南朝忧,唇亡齿寒,不可不虑“。

这一点,高丽国王也有担忧,重和元年(1118年)特地托医官捎话:”闻朝廷将用兵伐辽,辽为兄弟之国,存之足为边捍;金为虎狼之国,不可交也!“

史载:”医还,奏之,帝不悦“。

赵佶身边围绕着蔡京、童贯等一帮文友、佞臣,只知贪进,不知虑后,对于内外劝告,一概不听。

1120年,宋使赵良嗣(马植)等与完颜阿骨打达成协议,决定联兵抗辽。史称”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的一个内容,宋要攻下辽之南京(幽州,今北京)。

宋徽宗答应了这个条件,在他心里,几十万大军攻下辽南京,当是手到擒来。

山水有相逢宋徽宗(家山回首三千里)(2)

完颜阿骨打马上雄姿

君王但内里坐,静候佳音

”海上之盟“已签,阿骨打如约至古北口,等待宋军北上攻取南京。

赵佶这里,也派了童贯,领三十万大军开进。

诸事已定,只待东风。

道君皇帝安坐宫中,侍花弄草,调香作画,幽会李师师。

熊如政所著《大金王朝》中,借内书阁当值小太监妙官的言行,对徽宗的日常生活铺叙一番:

徽宗皇帝雅好甚多,凡斋醮、道场、符咒、秘术、丹青、茶艺、鞠戏、歌舞、匠作、幻术、玩玉、焚复香,几乎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在内廷供职的贵珰,为了迎合皇上,也纷纷投其所好悉心琢磨各类艺事。

而这”妙官“,为着排众而出,想着诸般杂巨事,样样都懂一点不如精通一项。他将皇上身边的得宠的人作了一番研究,再结合自身的兴趣,决意在香料上下功夫。

妙官成了大内精鉴香料第一人,凡一应采买香料的事儿,悉数交给他办理。

上有所好,下必兴焉。外头战事如火如荼,北境形势一触即发。而汴京城中的缙绅大户,”买起香料来,倒像是在买柴火“。

而徽宗皇帝,得到了香料,却来到天香楼,与李师师胡混一番,末了,皇帝雅兴大发,要给李师师染一回指甲。

熊召政对这一场闲情描写得细:

就说李师师,染一次指甲少说也要破费几两银子。虽然最初始的原料仍然是凤仙花,但调和进去的,却有北珠粉与龙涎香。这北珠产自贝加尔湖,一颗小指头盖那么大的北珠,在汴京城中就得卖十几两银子。涂指甲的北珠粉,需得用上好的北珠捻碎,一颗北珠研出的粉最多能涂四次。龙涎香更不用说,一两黄金只能购一两香料。染指甲为啥要用这两样稀罕宝物呢?盖因北珠粉涂过后,染红的指甲色泽晶莹,而龙涎香遇热则捏握洋溢,芳馥沁人心脾。

染指甲加入北珠与龙涎香,正是”富贵闲人“赵佶的主张。这位艺术家,当真有生活情趣,直逼”张敞画眉“。

而在外交场合上,宋廷上下,也是力求场面宏大、仪式整齐,外表风光,内里无主张。

由于三十万宋军在战场上是”银样蜡枪头“,南京攻不下,最后还是阿骨打亲率金军拿下,因此在讨论归还”燕云十六州“的事上,宋、金产生了分歧。

双方多次谈判。

金军一切求简,有事说事。宋军大摆排场,每次迎接金使繁文缛节甚多,迟迟不谈正事。

却说阿骨打暴病而逝后,金军中少壮派如完颜宗翰、宗望等都识穿了北宋的不堪一击,于是派杰布前来宋朝递国书。

杰书来到大宋边境的驿站,只见处处披红挂绿张灯结彩,”看到杰布一行过来,立刻有十去三节长号吹响,接着锣鼓齐鸣“。

这还不算,”童太师“另有接待条目:

接待大金国正使杰布、副使王需中一行,开款条目如下:

防护禁军一百三十二人,过境州县更替。

挽马人二千零六人。

正使、副使当值一百六十人。

准备过关轿夫一百六十人。

旗枪队一百二十人。

……

以上计目十一款,用兵丁六千二百零七人。

银钞食品物资计目如下:

每程用带毛角羊二千斤,五县计用八千斤。

北果钱一千贯。

御筵果桌十行,行十二碟。

……

以上总计费用二万贯。

副使王儒中把条目一一念给杰布听。换来杰布的不领情:”你们搞这么大的排场,都超过天祚帝的春水秋山不巡游了。……让门外这些人,统统给咱们走开,咱不要见到他们“。

赵佶端坐宫中,闲情逸事一件也没落下,坐待前方捷报,下面这些与其秉性相投的大大小小官员,也欲图以盛大热烈的排场,迎得金兵欢心,能得一时苟安。

可世事不如人愿。

山水有相逢宋徽宗(家山回首三千里)(3)

女真勇士

金王朝厉兵秣马,惊破君王迷梦

联金灭辽中,北宋兵的不堪一击,北宋官员的人浮于事,北宋皇帝的醉心艺术,这一切都让女真人看得真切。

阿骨打以南朝未曾打下幽州之事作文章,双方谈来谈去,最后赵佶答应把前头澶渊之盟所定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再加上一笔巨额的交割费,这才从金手里拿回残破不塂的辽南京、西京等七个州。

为拿回叛辽归金的张觉所据的”平、营、滦“三州,赵佶误信谗言,策反张觉,触怒金朝。又听术士之言,行离间计于金将领耶律余睹与完颜希尹之间。终于将金、宋矛盾推上台面。给了金朝少壮派将领南下的借口。

”龙渡河,胡尘起“。这句流言广布汴京。

尽管枢臣们各有算盘,对前线战多有隐瞒,但徽宗惶惶不可终日。

”皇上,前线送来塘报,完颜宗望的兵马已把河北信德府围得水泄不通,若不派兵营救,信德府就破城在即。还有,山西方面也有墉报来,完颜宗翰的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南下围攻太原,如今他们占领了朔州、代州,山西方面也请求支援。“

一日数惊的徽宗罢了歌舞,歇了书画。匆匆卸脱责任于太子赵恒。

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十五日,东京之战失利,汴京城破,金帝废徽宗与钦宗为庶人。二年,金帝将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图等押送北方。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称”靖康之变“。

文艺皇帝赵佶,君王与文艺梦同破,此后”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