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电影剧情介绍

一对曾经恩爱的夫妻,随着时光的流逝感情逐渐消失,最终感情破裂,他们选择了离婚。此后,可爱的儿子田鹏成为了联系着两人的唯一枢纽。然而世事无常,儿子田鹏于一次外出玩耍时,意外走失(被拐卖)。曾经的夫妻在绝望和崩溃之中,踏上了漫漫寻子之路,并在途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们一样无助的父亲和母亲们。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条关于田鹏的线索浮出水面,促使田文军和妻子来到了一处偏僻的村落开展了与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取孩子做抗争的故事。影片以拐卖为主题,寻找、争夺孩子为主线,将世态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对赵薇的印象怎么样(亲爱的别被赵薇的演技蒙蔽)(1)

昨晚又重温了一遍《亲爱的》,赵薇的角色其实出现得有些晚,但因为她的出现,整个电影的主题才变得更加有意思。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赵薇表演获得外国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评价:“赵薇在影片中就像中国版的朱丽叶•比诺什,将每一场哭戏都演绎出些许不同情感。影片中有一场她通过传呼窗户与女儿对视的戏,感情表现尤其饱满令观众心碎。”

剧中讲述赵薇饰演的是被拐孩子的养母,一个安徽农村妇女李红琴,她并不知道孩子是被拐来的,死去的丈夫只告诉他是在深圳打工时和别的女人怀上的。一直以为自己没有生育能力的她除了这个养子之外,还有一个养女,却因为无法提供领养证明被怀疑同样是拐来的孩子,最终被福利院剥夺抚养权。对孩子特别好的她,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只身来到深圳,四处求人。另一方面剧情里,无论是回归原来家庭的儿子,还是被送到福利院的女儿,心里都惦记着她这位妈妈。

大家对赵薇的印象怎么样(亲爱的别被赵薇的演技蒙蔽)(2)

一、强调李红琴的命运,与其他失散孩子及其父母相比更悲催苦逼。

首先,在封闭农村中,因为生不了孩子自然而然接受自己没有生育能力的现实,无怨无悔地抚养丈夫从深圳带回来的两个孩子,在丈夫去世后依然独自抚养孩子。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群人抢走了自己的儿子,才知道儿子是被拐卖的,女儿也因为来路不明一并被福利院收养,还因为妨碍公务罪坐牢半年,这些打击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难以承受。

出狱后的李红琴只身来到大城市深圳,举目无亲又想要回在福利院的女儿,四处寻求帮助,为了让丈夫同事作证还无奈献身,终于得到律师的同情和帮助,却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样一个悲情、苦楚、善良、母性、坚强的母性角色,本身就很曲折感人,相信放在任何作品和演员身上,都会很出彩。但虽然其他美女明星也能牺牲形象来挑战这个角色,但既然陈可辛相中赵薇肯定也有特别用意,赵薇确实也把这个角色演绎得非常出彩。

二、“寻子"到"争子”,强化了李红琴的弱势地位,淡化了失子父母的悲哀!

农村妇女李红琴来到了让她惊慌失措的大城市,目的是在这儿生活下去,能随时看到已经完全把她当亲妈的被拐儿童,还试图想要收养被暂寄养于孤儿院的女儿(这女孩同样是被拐的孩子)。当然她的愿望都没能得到满足,受尽田文军、鲁晓娟的冷眼,在街上被寻子家长群殴,本应温暖宽厚的孤儿院院长也没好脸色给她看。这样一个弱势女子,应能打动观众才对,但观众无法对李红琴产生同情心。因为这个角色,遭遇到了一道不可逾越的人性伦理之墙。

在这里剧透一个超级有泪点的画面:因为福利院禁止李红琴探望女儿,她通过下水管道爬上了二层装在外面的空调机箱上,哆哆嗦嗦站在上面,隔着窗户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却因为被老师发现,只能匆匆爬下来。

大家对赵薇的印象怎么样(亲爱的别被赵薇的演技蒙蔽)(3)

三、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李红琴不惜一切手段

影片用众多细节对李红琴进行了悲惨的刻画,甚至设计了她甘愿陪丈夫前工友睡觉以换取一纸伪证的情节,目的就是要告诉观众,“爱是无罪的”。但放到现实中,作为人贩子的老婆,她是如何相信自己的两个孩子是丈夫捡的?片中的法官、孤儿院院长、律师都不相信,为什么要观众相信她真的不知情?如果明知孩子是拐来的而采取沉默的方式抚养多年,她事实上已经成了犯罪的帮凶。

大家对赵薇的印象怎么样(亲爱的别被赵薇的演技蒙蔽)(4)

就算李红琴真的不知情,当孩子的父母把亲生骨肉领回家、真相大白之后,李红琴也应该知道,她已经彻底失去了本就不属于她的孩子。当她面对所有人倾诉她的“失子之痛”时,可曾想过孩子亲生父母在寻子多年中所经历的心灵煎熬?亲生父母和人贩子老婆身份的“养母”共享一个孩子的“童话”,在现实中未见能有几分真实性,影片却给出了一个难解的伦理难题:把李红琴放到鲁晓娟平等的母亲位置上。观众如果要理解、同情、原谅李红琴,势必就要淡化人贩子的恶劣行径,忘记寻子父母的痛苦。事实上,想要承认这两位母亲的平等,是多么艰难的事,艰难到“人间大爱”都无法从容地套在这件事上。

四、无限放大人贩子老婆的“母爱”

所以观众看《亲爱的》,心情是纠结的。一方面,赵薇把李红琴的农村妇女形象演绎得很好,有关她的戏份,容易引人发笑并且在笑意里慢慢地接受她,起码恨不起来;另一方面,当观众开始喜欢李红琴的时候,影片的主题也发生了偏移,讲述“母亲的爱”成了电影的第一主题。可能是陈可辛想要得太多,想把影片表现得深刻些。

大家对赵薇的印象怎么样(亲爱的别被赵薇的演技蒙蔽)(5)

如果放弃现实中隔三差五发生的孩子被拐事件,不计较丢子父母与人贩子、买儿童家庭的不可调和性,故事勉强成立。但是现在,影片固然还是好看,但从内部却无法更多地震撼到大家。对于一部讲述“爱”的电影,如果非要从“爱”的角度去解析,只能用“分崩离析的爱”来解释。

大家对赵薇的印象怎么样(亲爱的别被赵薇的演技蒙蔽)(6)

五、片尾再煽情,也改变不了李红琴有共犯嫌疑

电影结尾的拍摄花絮,即不知道(应该是假装不知道)的人贩子老婆如何想孩子,如何孤苦伶仃,同时又很煽情地拍摄了李红琴突然得知自己怀孕后的悔恨、可笑、心痛到不能自已的复杂心情。这种导向是严重错误的,她根本不值得同情!她能想告福利院,想到找丈夫的同事来证明女儿吉芳是捡来的,难道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想过去检查身体,为什么不能怀孕吗?

片尾曲是那首著名的《亲爱的小孩》,结合影片中父母们的迷茫、焦虑、无助的画面,在黑夜中,潸然泪下。如果你也为人父母,请务必任何时候都看紧你的孩子!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最后,强烈建议拐卖妇女儿童罪调至十年以上至死刑,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人也要重罚!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信仰。失去一个孩子,背后是一整个大家庭的破碎和心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