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主流说法:  

一是派的兽性与恶。在母亲被厨子杀死后,派释放出了心中的老虎;出于从小的宗教信仰,他对这种兽性与恶感到恐惧,但这种兽性与恶让他延续了生命。原著中有一段未在电影中展现的故事——派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双目失明,此时他的救生船与另一艘救生船相遇,另一艘救生船上的人也在双目失明的濒死状态,但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试图杀死派抢走饼干,但没想到派的船上有只老虎,正是理查德-帕克杀死了来人。数天后,派重见光明,发现对方只剩下头骨。

  二是派的另一个自我化身,他幻想出来的恐怖密友,在心灵里陪他度过孤独与绝望。原著里有这样的自白:“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有时我因为理查德•帕克的存在而高兴,我心中的一部分不想让理查德•帕克死去,因为如果他死了,那么我就会独自在绝望中生存。而绝望是比老虎更可怕的敌人。如果我还有一丝生存的愿望,那么我要感谢理查德•帕克,是他让我没有时间多想我的家人和我悲惨的境遇,是他强迫我继续生存,我因此而憎恨他。但是同时,我也因此而感谢他。我至今仍然感激他。事实很简单:如果没有理查德•帕克,那么我今天也就不会活着给你讲我的故事。”

三是恐惧与绝望本身。派的漂流过程就是成人与找到自我的过程,驯服老虎的过程,就是战胜恐惧与绝望的过程。

  食人岛与狐獴的真相?

如上所述,食人岛隐喻了印度教的教义,是毗湿奴的化身,万事万物不过是他的梦境。不少人据此认为,岛屿只是少年派虚弱晕厥后的梦。梦境是欲望的满足和记忆无序的重构。此外没有任何意义。而“邪恶”的说法认为,食人岛是躺着的女人形状,或者说就是“妈妈”,派从这里获得生命的补给——他痛快地吃了和他同船的人的肉,在享受生理的基本需求后,牙齿提醒他不能在这种欲望中长期呆下去要继续前进。  

有趣的是狐獴。这种动物并不生长在水面,它们在真实世界里生活在沙漠里,住在地穴里。当理查德•帕克追逐它们同类时,其他的狐獴显得围观且冷漠,有网友认为这寓意人类。也有人认为,它们张煌的神态,是隐喻派心中的负面情绪和不安。与上面认为从“妈妈”处获得补给相对应的“邪恶”说法是:狐獴是腐肉上滋生的蛆。

  荧光鲸鱼:时间与不可抗力?

派将食物与水绑在救生艇外的小木筏上,却被突如其来的荧光鲸鱼所掀起的大浪打翻在海中,这是片中拍摄得极其唯美的一段画面。夜光的海水很多人认为是虚构的奇幻部分,但还中确实会有在夜晚发出荧光的微生物,大量的水母也是因为吞食这些微生物而发光,当水的运动加剧时,微生物会迅速聚集,这也是为什么派用手搅拌海水的部分会更亮。在印度教的神话中,毗湿奴经常化身为各种各样的形象拯救人类,第一个形象就是化身成鱼。此外,毗湿奴还有一句名言:我是时间,万事万物的毁灭者。在部分观众心里,这只座头鲸,拥有大口,巨大的翅膀,突如其来的出现,庞大的身躯代表了不可抗力。离开时在海面上画出的曲线和身体的旋转,这些都符合时间的想象。毗湿奴的这两次“显现“,一次是用鱼为食物挽救了派的生命,而另一次则是漫长的海上漂流,时间的流逝和海上的意外消磨派的食物,磨砺派的意志,精神上的成长。

电影少年派第一部(电影少年派一部需要解读的电影或被过度解读的电影)(1)

电影少年派第一部(电影少年派一部需要解读的电影或被过度解读的电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