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间,龙井县西郊有对夫妇,男的叫覃欢乐,是个卖苦力的挑夫,为人忠厚老实,只晓得埋头干活,从不与人结怨。

妻子叫刘氏,善良贤惠,平日只在家操持家务,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烧火做饭,侍候丈夫吃好出门后,便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

日子虽然清苦了些,但夫妻俩都是性子温和的人,成亲二十余年,互相体谅,互相扶持,倒是连脸都未曾红过一次。

但美中不足的是,刘氏一直没有生育。

眼下,二人都已年逾四旬,心里难免万分着焦急。

因听人说蒙山观音庙求子非常灵验,夫妻俩便买了香烛,走了二十多里山路,来到观音大士跟前虔诚许愿,欲求一儿半女。

从蒙山回来后,没过多久,刘氏果然有了身孕。

夫妻俩大喜过望,朝着观音庙的方向拜了几拜,感谢菩萨显灵。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孩子呱呱坠地,是个男婴。

民间故事借棺还位(男子对母亲非打即骂)(1)

老来得子,夫妻俩自然倍加疼爱,给他取名叫做覃宝珍。

自儿子出生后,刘氏便吃起了长斋,一来是还愿;二来也是给儿子积福。

但天有不测风云,覃欢乐在儿子十岁时,竟然染病卧床不起,没过多久便撇下孤儿寡母撒手而去。

丈夫死后,扶养幼子的重任便落在了刘氏身上。

她靠着自己的双手,含辛茹苦将覃宝珍拉扯长大成人,还给他娶了一房漂亮贤惠的媳妇。

民间故事借棺还位(男子对母亲非打即骂)(2)

小夫妻成亲年余,儿媳便有了身孕,一家人自然欢天喜地。

自此刘氏便不让儿媳操心任何事,只让她安心待产,等到十月临盆,顺利产下一个女婴。

初为人父,覃宝珍很是欢喜,给女儿取名美凤,此时已经二十多岁的他,仗着一身蛮力,同父亲一样做了挑夫,靠着两个肩头挣钱养家。

女儿出生后,他变得更加勤劳,天不亮就出门,要等到天黑尽才回家。

进屋丢下扁担,第一件事就是把襁褓中的女儿抱在怀里。

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找苦命人。

美凤两岁的时候,覃宝珍的媳妇又病倒了,请医问卦折腾了许久,依旧没有挽回她的性命。

媳妇死后,覃宝珍心性大变,在外辛苦一日,若挣得一钱银子,倒要花去九分半买酒喝。

只将余下的半分买五个烧饼,带回家给母亲当一天的伙食。

可怜刘氏还要分出两个给孙女充饥,自己只能吃三个,忍饥挨饿苦捱着,过得一天算一天。

还亏得老天可怜她,因覃宝珍力气大,找他干活的人越来越多。

赚的钱多了,也偶尔良心发现,渐渐买些柴米回家。

可这样一来,刘氏又有新的难处,大清早就得爬起来做饭,手中抱着美凤,又要看着灶上的锅,又要顾着灶下的火。

她是年逾六旬的老人家,抱着孙女跑上跑下,好不费力。

欲要将孙女放下,又怕她哭闹!

只因那覃宝珍若是听到女儿啼哭,就要大发雷霆,寻母亲的不是。

故此,刘氏只得咬着牙,再累也不敢撒手。

及至覃宝珍睡醒,也不管母亲有没有得吃,只尽着自己一顿胡吃海塞,打着饱嗝丢下筷子抹抹嘴,拿着扁担就出门。

或过得半天,或过得片刻,不管几时回来,进门就嚷着要吃饭。

若是饭还没煮,就大吼大叫,踢凳拍桌,有时骂得兴起,连刘氏一身老骨头也要挨上几拳。

刘氏畏之如虎,遂早早将饭煮好等着,谁知他又偏偏姗姗来迟,一见饭菜早已凉透,难免又要嚷骂道:“我一天辛苦卖力养家,你这老骨头不知安的什么心,连口热乎汤饭都不给我吃……”

边吃变骂,一刻也不停歇。

若遇着有时在别处吃了酒饭回来,见到刘氏煮着饭等他,嘴里又要骂起来道:“不做人家了,省一餐也好,难道限定顿顿都要吃的?就是要煮,用得着煮这么多吗?”

遂又要喋喋不休骂上半天才住嘴,真是弄得刘氏早煮也不是,晚煮也不是,煮也不是,不煮也不是。

民间故事借棺还位(男子对母亲非打即骂)(3)

每天提心吊胆,只等着儿子回来,服侍他好好吃了出门,方才稍稍放下心。

过得一会儿,又要开始愁下一顿,寻思煮还是不煮,几时煮……真个活活受罪也!

这天,有个朋友生辰,覃宝珍要去拜寿,怎奈囊中羞涩,于是便向母亲要五分银子。

刘氏道:“可怜,可怜!银子长什么样?我都好几年不曾见过他的面了!”

覃宝珍一听,急得不行,当场又要借故发作起来。

刘氏急切中突然想到,自己还有一件御寒的冬衣,于是连忙拿出来递给他:“且把这衣服拿去当了,救你眼下的急罢。”

覃宝珍接在手里,顿时喜笑颜开,欣然出门而去。

刘氏在家带着孙女,又将儿子换下的衣服洗了。

到了下午,正要拿米做饭,忽转念想到:“儿子去人家祝寿,自然要吃了酒饭回来,他的饭不用煮,莫要把米下多了,不然一会又要惹他不高兴了。”

遂只拿了一点米,熬了一锅稀粥,把干的盛起来给美凤吃了,自己只喝了两碗稀汤。

到了晚上,喝得烂醉的覃宝珍跌跌撞撞地走回来,进门就嚷着要饭吃。

刘氏吓了一跳,战战兢兢地对儿子解释道:“我以为你去祝寿,人家自然有酒饭招待,所以不曾煮你的饭。”

覃宝珍怒目圆睁,歪着脖颈吼道:“人家不过请我喝酒,难道还包我饭吃不成?我懒得和你这老骨头啰嗦,总之现在就要饭吃!”

人家过生辰,自然是有饭吃的,只是覃宝珍在席上只顾着喝酒,等到散场,还不曾吃一口饭下肚,故此肚中饥饿,一回来就来就寻母亲的不是。

刘氏见儿子发怒,只得陪着笑哀求道:“好儿子,不要难为我老人家,都是我的错,不曾给你煮饭,只是现在黑灯瞎火的,容我明日早点起来煮给你吃罢!”

覃宝珍嚷道:“什么难为?叫你煮个饭叫什么难为?你是没见过难为呢……”

说着便捏紧了拳头,刘氏连忙求饶道:“我这就去给你煮,下锅就是饭,等会儿就可以吃了,莫要发脾气!”

谁知覃宝珍一听这话,当即就跳起来骂道:“发什么脾气?你这老骨头说得轻巧,什么下锅就是饭,只怕你煮出来时,天都要亮了!谁耐烦等你,我现在就要吃,若迟一些不见饭菜,叫你老不死的看我手段。”

说完拳头已经举了起来,在母亲眼前晃了几晃。

刘氏气不过,声泪俱下地哭诉道:“我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将你拉扯长大,如今都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你却只管来作贱我怎的?我再不济,却也是你的母亲,你怎能动不动就左一句老不死,右一句老骨头的乱骂……”

覃宝珍不等母亲说完,恶恨恨地打断她道:“好啊,既然说我作贱你,那左右都是欺心了!”

说完抬手就是一掌,将老母亲打得翻了个跟斗,一跤跌倒在地上。

如此还不解气,赶上去抬腿又是一脚,踢得刘氏满地打滚。

打累了就骂,直待他觉得痛快了,方才爬上床睡下。

口中依旧骂骂咧咧不休,好在酒力发作,过不多时,终于睡了过去。

此时刘氏才敢从地上爬起,躲到厨房悲悲戚戚哭了半晌,眼见天色将明,这才来到床边挨着孙女睡下。

却说当夜,覃宝珍迷迷糊糊之际,忽见父亲覃欢乐满面怒气走来指着他骂道:“你这畜生!母亲年迈不思孝顺,反而百般忤逆,开口就骂,动手就打,母亲生你养你,岂是你打得骂得的?实话对你说,灶君已经连夜将你的恶行禀明上界,玉帝震怒,已遣雷部明日午时收你这不孝子!”

覃父说到此处,竟掉下泪来,哽咽道:“你这畜生死不足惜,只是我家门不幸,生下你这忤逆不孝的逆子,绝我宗嗣,断我血脉,我好恨也!”

覃宝珍听罢,吓得连忙跪在父亲跟前哀求道:“爹爹,孩儿罪该万死!但从今以后改过自新,孝顺老娘,还望爹爹救救孩儿性命!”

覃欢乐道:“这是玉帝圣旨,金口玉言,已无可挽回,我怎么救得了你?”

覃宝珍越发急了,只是扯着父亲哀嚎痛哭,口口声声保证,若是能逃过此劫,日后必定对母亲百依百顺,好生服侍她到百年归天。

民间故事借棺还位(男子对母亲非打即骂)(4)

见他如此,覃欢乐叹道:“我曾听人说过:为人子者忤逆不孝,必遭雷击!但若是母亲不愿儿死,则搂儿在怀中,儿则双膝跪地,如同婴儿时吸吮母乳,心中又诚心悔过,雷神便不能施刑,只得略微责罚,以示惩戒,好待其改过自新。若母亲不愿儿生,雷神则必不饶恕……你若想生,还须求你母亲,真心忏悔,兴许还能得救!何去何从,好自为之,我去也!”

覃宝珍见父亲要走,忙伸手去扯,谁知却抓了个空,心里一急,猛然从梦中醒来,回忆梦中景象,再也无法安睡。

爬起来一看,见母亲已经在烧火煮饭,本欲去帮忙,忽又转念一想道:“我真好傻,以前又不是没打过母亲,何以先前不见说有什么天雷,非要等到现在?况且,就今儿个这天色,天清气朗,那里会有雷?可见梦中的话当不得真!”

刚欲回屋再睡一会,又瞥见母亲抱着女儿在灶前忙得团团转,早已满头大汗,毕竟还是有些心虚,于是便走去对母亲说:“天色尚早,不须着忙,待我来煮罢!”

刘氏寻思:“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怎会如此好心?想来是昨夜行凶,他自己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故此懊悔,可见还是有些良心。”

于是连忙应道:“好,好!”

覃宝珍吃完饭,依旧拿了扁担出门,走去就遇着一个客商,贩了数千斤黄豆,正要找人挑上船。

和他议好价,覃宝珍便领着人去挑。

直干到将近正午,黄豆还有一半,天色却忽然暗了下来,接着就听得有人喊道:“要变天了!”

抬头一看,只见火辣辣的日头已被乌云遮住,覃宝珍不由疑惑起来,暗自寻思:“大晴天的,怎么突然就暗下来了?”

越想心里越不安,遂将扁担放下,对客商道:“我肚子饿了,待我回家吃了饭再来挑吧!”

客商一听就急了,忙拉住他道:“眼看天色已变,只怕就要下雨,我巴不得再寻几个人来挑,你怎好现在去吃饭?还请忍耐一下,等全部挑上船,工钱之外,我再拿些银子给你们买酒吃。”

无奈,覃宝珍只得继续去挑,只是不时抬头看天,只见乌云越来越黑,云中又有雷声隐隐。

心中惊骇,勉强挑了几趟,不禁又放下扁担道:“委实饿得很了,待我回去吃一口就来。”

客商怎容他走,恼怒起来骂道:“你这人是没长眼睛吗?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天色,做事做到一半,眼下到了紧要关头便撂挑子,你也是干这行多年的人了,也不知怎好说这个话来?”

覃宝珍只是不管,坚持要走,客商越发急了,只得又道:“你这人好不晓事,眼看就要下雨,却不管不顾闹着要走,你若是饿得慌,我让人买两个烧饼,你先吃了垫垫肚子。”

随即叫人买来数十个烧饼,众人各分了几个,三两口吃得精光继续干活。只是覃宝珍却拿在手里,一口也吃不下去!

又见天色越来越暗,耳中只听得雷声轰轰,犹如在他头上响一般。覃宝珍又惊又恐,寻思道:“就是工钱不给我也是小事,再不走只怕命就没了……”

于是丢下扁担就往家里跑,气得那客商在身后破口大骂。

才跑得几步,天边接连几道闪电,眼前突然一亮,半空霹雳巨响,直震得地动山摇。

覃宝珍吓破了胆,扑通一声跌倒在地,只见那闪电就围着着自己打转,惊得魂不附体,连忙爬起来,抱着头往家里飞奔而去。

刘氏见天色大变,担心儿子淋雨,正站在门口张望,却见覃宝珍慌慌张张跑来。

到跟前扑通一声便跪了下去,扯着她的衣服就哭喊起来道:“母亲救我!母亲快些救我!”

这情形倒是吓了刘氏一跳,忙问道:“你是怎么了?为何如此慌张!”

覃宝珍大哭道:“孩儿过往忤逆不孝,如今天雷要来打我,求母亲救孩儿一条狗命。”

连忙将梦到父亲之事说了一遍,口里不停哀求道:“母亲救我!孩儿从今改过,再不敢大逆不道,母亲快解开衣服,不然便来不及了……”

话音未落,头上电闪雷鸣,大雨倾注而下。

刘氏顿时也慌了,连忙解开衣服,将儿子死命搂在怀中。

覃宝珍刚把头埋在母亲怀里,一道接一道的闪电便劈了下来,好在只是打在他周围,惊得他瑟瑟发抖。

见那霹雳闪电就围着儿子缠绕,刘氏紧紧将他抱住,口中哭喊道:“雷公爷爷,可怜我年老只得这一个孩儿,如今他已诚心悔过,您就饶恕他罢!”

覃宝珍听得母亲哭喊,儿时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

那时候自己年幼,每当电闪雷鸣的夜晚,母亲就这样将他紧紧搂在怀里……

也不知过了多久,雷声停了,雨也住了,天空依旧放晴!

等了半晌,再不见半点动静,覃宝珍方才小心翼翼地从刘氏怀里探出头来。

虽然逃过一死,但头发胡子被闪电烧得焦黑,衣服也被烧得褴褛不堪,再看刘氏,却一毫也不曾受损。

给母亲叩头谢了救命之恩,忆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又羞又惭,懊悔不已,眼泪便落了下来。

自此以后,果真洗心革面,在母亲跟前变得规规矩矩,和和气气。

又怕母亲操劳过度,于是每日自己早起做饭,侍候老娘吃了再出门。

久而久之,倒是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故事为虚构,只为导人向善,与封建迷信无关!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