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建成的上海中心大厦,以632米的高度,成为了中国第一高楼。而在2017年建成的平安金融中心以33米的差距,成为第二高楼。

但是两座高楼的顶部,都有很大一部分装置,抛开装置结构和装饰,就屋顶高度而言,天津高银金融117是最高的。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1)

这座2008年9月开工的大工程,却成了虎头蛇尾的项目。

因为在“年年复工,年年无望”的调侃中,天津117大厦已经被冠上了“中国最高烂尾楼”的称号。

如今,已经完成了封顶的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工地早已荒废多年,忙碌其中的工人也早已人去楼空。

楼脚下全是当年围挡钢板和活动板房,其中杂草丛生,颇有一些荒地废土的风格。

为什么受人瞩目,在当时红火一时的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会成为了烂尾楼呢?

01 地基

一座大厦要挑战高度,就得打好结实高楼的地基,而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背后的投资人,就是这栋高楼大厦的地基。

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投资人名叫潘苏通,是香港高银集团主席,也是香港高银集团前身,松日集团的创办人。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2)

虽然潘苏通有了之后的成就,但是他的一生把起起落落贯彻到底。

因为潘苏通的父母忙于生意和工作,所以照顾潘苏通的成长的重担就落到了他奶奶身上。可在他13岁的时候,含辛茹苦养大他的奶奶去世了。

在国内无依无靠的潘苏通在父母的带领下,移居了美国。

虽然说丰富的经历和时间带来的阅历,总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眼界和想法,而年纪轻轻的潘苏通从小就体验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人文,这应该让他有更多的想法,更广的眼界。

但是在舞勺之年的潘苏通,刚经历了亲人的离世,面对忙碌的父母,陌生的祖母,陌生的环境,不通的语言……一切都如同大山一般,压得潘苏通喘不过气来。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3)

在美国,他没有坚持念完初中,就辍学了。之后,潘苏通重回故土,但却恍如隔世。

成年后,潘苏通虽然学历和经验上都有所不足,但是得益于家人的帮助,他成为了一名司机。

虽然得益于职业能近距离接触领导,总能跟着学习很多东西,但是每天的点头哈腰,随叫随到的生活,让潘苏通那颗极具野心的心难受至极。

“做司机得看领导脸色,打工得看老板脸色,不工作得看父母脸色,那不如直接自己创业。”潘苏通这么想着辞去了那份很多人都艳羡的稳定工作,开始了自己的追求。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4)

卯足劲的潘苏通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做得小生意一直都有很大的成效。得益于开车结识的人脉,在一定的积累下,他于1993年在香港成立了松日集团,开始生产家电。

2002年,潘苏通更是收购了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将其冠上了“松日”的名,拓宽了产品种类,在当时更是红红火火了一把。

靠着物美价廉的产品,潘苏通渐渐囊括了全国电器市场的多数份额,占据了中国电器市场的重要位置。

随着21世纪,房地产以惊人的利润和发展,惹来了诸多颇有积蓄和名望的人,潘苏通也不例外。他以那较为前沿的眼光,在房地产中的业务也有所成就。

因此,潘苏通一跃成名,成为了福布斯排行榜上全球第365位富豪。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5)

02 主体

给予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最大的荣耀是“中国结构第一高楼”,而作为当时的这第一高楼,也是潘苏通在房地产行业,给予最高厚望的另一个顶峰。

2007年,潘苏通在天津陆陆续续买下了不少土地,总面积高达189万平方米。

丰厚的利润让他在房地产行业大展身手,于2008年将松日通讯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高银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彻底决定大力发展房地产相关业务。

更是拿出了一幅“新京津·高银天下”的蓝图,其中计划涉及了将天津的地产建成一处包含了办公大楼、高级公寓、独栋豪宅和购物中心的综合商业区。

其中的中心就是当年,立志成为中国第一高楼,据规划,其高达597米,规划设计了117层。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6)

而在舆论方面,更是将“潘苏通要投资700亿建造全中国最高的大楼”这一话题捧上了巅峰,高银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价和潘苏通的身价因此大涨。

但是,公司高层想法一时间难以统一,他们各抒己见,在一个月里就开了4次董事会。

造势已久,但是计划迟迟不得展开。潘苏通一看事情不成,在第5次董事会中直接说道本次会议是这次计划的最终决议,斩钉截铁地将事情定了下来。

就这样,在2007年2月,潘苏通用20 .62亿元,买下了位于天津海滨高新区中心的一块地皮,规划投资700亿元打造蓝图项目。

为了项目的促成,潘苏通请来了巴马丹拿集团主席兼首席建筑师,李华武先生负责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修建。

在不断地计划规定中,在2008年9月10日,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正式开工,并计划于2017年竣工交付。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7)

有了这等规模的人力支持、物力支持,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每个传奇建筑往往在很多技术方面都能有所突破,在外形方面都有所成就,在历史上都有所留名。

而需要成就以往不曾成就的,就会面临以往不曾突破的技术和难题。

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建设安装了ZSL2700和ZSL1250动臂式两种塔吊,用来解决部分建材垂直运输问题。除此之外,还建造了一个与大厦同步建造的垂直升降通道塔,解决了人员上下问题。

随着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高度的不断拔高,问题也是接踵而至。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8)

解决了大部分垂直运输问题之后,混凝土的输送也摆到了台面上。

中建三局、中建西部建设、全国技术人才以及国际领域的专家联合了起来,誓要打破技术壁垒。他们建造了一个千米级别的混凝土超高泵运送管模拟基地,实验混凝土在运输中出现的凝结、堵塞、运输动力等问题。

团队每天进行着高强度的实验,不断研制着更优质的混凝土。最终成功投入工程时,不仅仅将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高度冲上了更高的高度,更是在中国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运输技术领域,实现了前无古人的突破。

而这样大量技术投入、人才投入的项目往往是很烧钱的。

2013年6月竣工的“富国高银”住宅区推出,但是当时附近都是产业园和荒地,平常人买不起,富豪们又嫌距离市中心较远,周边设施又不够。导致大量房子都空置,陷入了无人购入的状态。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9)

该项目并不太愿意和房地产门户网站及各市场研究机构合作,销售情况也很不透明,无论是天津市房地产综合信息网还是一些机构网站上的销售数目都不准确。

高银地产官方网站也只是总结了企业年度营业额,对项目具体的营销情况均采取“保密”。

唯一能得到的信息就是天津市房管局的销售数据。直到2015年9月,“富国高银”住宅区仅售出了12套,所占比例不到2%。还有631套住宅愁于销售,困于手中,资金问题就这样难住了潘苏通。

虽然一旦“高银天下”项目建成,这一片自然能成为天津新的中央商务区,成为天津整个城市的中心,这百套住宅自然是人们手里的香饽饽。可是严重的资金短缺让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的股价断崖式下跌,潘苏通元气大伤。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10)

03 封顶

历经七年,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一高楼”的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以596.5米的结构高度封顶,在当时全世界的高层建筑中,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

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碰撞。其底方方正正,有四平八稳之意。其顶呈现钻石状,有天圆地方之理。其外形美观大方,四个里面微微弧度的设计,外立面的简约相得益彰。

得益于突破的技术壁垒和各方的努力,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虽然最终没能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但是已经创下了11项中国和世界之最。

遥想当年,谁不希望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建设完成,携手家人能在这个世界上最大面积的摩天大楼,通过世界上最高的电梯通道,在世界上最高的室内泳池中游泳,在世界上最高旋转餐厅里吃饭,在世界上最高的观光厅里观光。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11)

而其中的水管压力不仅突破了超高层建筑的限制,实现了在顶楼也能随意用水的安心。

可这些都还没能实现,幻想如同泡影,消散了。

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共累计获得了国家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国家发明专利,但是这些成就依旧不能填补上资金上的空缺。

在众人瞩目的位置笑容满面的潘苏通,参加了大厦封顶完成仪式,虽然自豪,但是只有他知道他心中的愁苦。

“117大厦是一个艺术品,我希望它可以经久不衰,一直流传下去。”

他是这样期盼着,也是这样努力着。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12)

2015年5月21日,潘苏通的期盼和努力终究付诸东流。因为“富国高银”住宅区的销售惨淡,以及多次经济周转的捉襟见肘,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股票跌至六成,几乎一夜之间,就蒸发了上千亿港元。

潘苏通的个人财富也随着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股票的跌落,急剧缩水。其他投资人们心中也不断敲响警钟,纷纷拒绝了继续投资的协议。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13)

直到2016年3月,潘苏通搭上了中国信达和信风投资,成立了合资公司,两公司借给了潘苏通高达90亿的投资额,希望助其一举完成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建设。

这个期限3年的交易,成为了潘苏通建成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完成“新京津·高银天下”中心的最后的希望。

如果能建成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并开始盈利,逐步完善这一地区的打造,销售出“富国高银”这一片住宅区。那么一切危机都将化解。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14)

可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终究停留在了债务缠身和没有接盘的投资公司中,如果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继续建设,将会伤了高银集团的根本。

直到2019年,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一直在停工与复工中难以完成建设,潘苏通也依旧欠下中国信达和信风投资15亿元。中国信达和信风投资也自此对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建设失去了信心。

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也从人们心中期盼,跌落到了烂尾的泥潭中。为了止损,潘苏通亲自宣布了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停工的消息。

可很多时候都祸不单行,潘苏通虽然停止了在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上砸钱建设,及时地将目光转到了自己快垮掉的公司上,但是依旧没能摆脱资金上的问题。

2019年,高银地产退出了价值111亿港币的启德地块的项目。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15)

2020年,高银地产以34.77亿港币卖出了旗下一处住宅也没能补上四处欠款,中国信达更是因潘苏通未按时偿还借款,将其告上了法庭。

同年8月,德意志信托公司也将高银金融起诉,要求对其清盘还债。

潘苏通为了保住公司,高银地产不得不以143亿港币的价格将手中高银国际金融中心的项目折现,用来偿还有关债务。

仅仅三年的光景,潘苏通在胡润富豪榜中跌到了第802位。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可见,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未来,不知归处。这投资了700多亿人民币,耗时7年的项目就此没入无声的海洋。

而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在17年竣工,上海中心大厦也投入了使用当中。“中国第一高楼”的噱头,在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身上失去了价值。

70年代国内第一高楼(广东富豪斥资700亿建)(16)

所以即使潘苏通要完成当年的承诺和理想,也没了当年的冲动和其具备的意义,即使在政府的建议和期盼中,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的问题也没能有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高楼大厦往往是城市的象征,这一个个象征更是一座座隐形的“吞金兽”,太多投资商对资金投入的缺乏、预估的错判和销售不景气的资金链断裂,成就了一座座这钢铁森林中的“烂尾楼”。

深圳市东门大厦、石家庄祥云国际、广州水中大厦、北京中弘大厦……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的。

春去冬来,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依旧矗立在那等待着一个,自己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