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家族史论文(一位李姓男人的亡国日记)(1)

来源|喜马拉雅精品课程《凯叔&马未都:给孩子听的中国史》编辑|王萌萌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在政治上是个笑话——他是个亡国之君,但是在文学领域,他却是一个神话——他写的词,唯美至极,千古难觅。

想必大家已经猜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南唐帝国的末代皇帝李后主,著名词人李煜,也是中国文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词宗。

李姓家族史论文(一位李姓男人的亡国日记)(2)

李煜的词作有很多,这些词都是他心情的写照,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些词就算是他的“日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李煜的日记里都写了些什么?

皇位?没有兴趣

公元959年夏季的一个傍晚,郑王李煜的府邸里蝉鸣阵阵,蛙声片片。此时,书房里亮着一豆灯光,一人端坐桌前,双手捧着一幅画,正细细打量。此人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朝气和浪漫,他便是李煜。

什么叫一目重瞳呢?就是他有一只眼珠里有两个瞳孔。在中国历史记载当中,有很多牛人都是重瞳,项羽、重耳、王莽,都是如此。

此时,李煜手中的画,是一个朋友白天送来的,请他在画上题词。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按说,皇子都会对皇位虎视眈眈,可是这位李煜偏偏对做皇帝毫无兴趣。

他自幼长于深宫,热爱琴棋书画,如今,他是个养尊处优的王爷,整日里写写画画,与志同道合之人吟诗作词,这样的生活,好不快哉。

晚风掠过庭院里的兰花香草,阵阵幽香透入窗棂,再夹杂着书房里的檀香、墨香,令人心旷神怡。

李姓家族史论文(一位李姓男人的亡国日记)(3)

李煜端详画作许久,这幅画里,一个老翁坐在河边钓鱼。李煜越看越喜欢,半晌过后,他把画作在案几上铺好,用紫檀镇纸压住四角,提笔思索片刻,以《渔父》为题,在画卷左边写了一阕词:

一棹(zhào)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zhǔ)

酒满瓯(ōu)

万顷波中得自由

初春,晴空碧蓝如海,白云松软若棉。花草相间的浅滩上,停靠着一叶扁舟,老渔翁悠然自得,端坐船头,一边垂钓,一边品酒,飘飘然如同神仙。

逍遥自在,快意人生,这不就是李煜想要的生活吗?这阕词刚写完,松木铺就的走廊里,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几个太监来到了书房门口。

“陛下口谕,郑王接旨!”

始料未及的太子

李煜放下笔,赶忙走到门口接旨。可他还没有来得及跪下,领头太监就一把把他扶住:“太子如此,真是折煞小臣。”“太子?!”李煜愣住了。

李姓家族史论文(一位李姓男人的亡国日记)(4)

领头太监谄媚地笑道:“陛下今日召集重臣商议立嗣,决议立殿下为太子,请太子这就随小臣入居东宫,明日好举办册封大典。”闻听此言,李煜一脸震惊,迟迟没有动静。

领头太监以为他是欢喜过度,连忙弯下腰笑道:“小臣先行恭喜太子,贺喜太子。”郑王怎么突然变太子呢?原来,李煜的几个哥哥先后因病去世。如此一来,李煜就成了太子的唯一人选。

他沉默半晌,卷起铺在案头的卷轴,苦笑摇头道:“闲云飞于长空,野鹤游于林间,做太子只是牢笼,何喜之有?”

太子乃国之储君,于他人而言,三生难求,而于李煜,却是避之不及。时值五代十国末期,南唐帝国气息奄奄,李煜自知没有治国理政之才,也只得硬着头皮做了太子,并在一年多以后继承了帝位。

李煜登基之初,雄霸江北的大宋帝国就不断施加压力,迫使他投降。亡国之君是千载骂名,李煜承受不起,可是南唐只是偏居江南的弹丸小国,根本无力与大宋一较高下。最终,亡国的悲剧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李姓家族史论文(一位李姓男人的亡国日记)(5)

公元975年冬天,赵匡胤挥师十万南下。李煜倾全国之力抗敌。但双方的兵力对比判若云泥,李煜的军事才能又与赵匡胤有天壤之别,宋军长驱直入,轻而易举就杀到了金陵城下。

城池将破之际

城池将破之际,李煜以南唐皇帝的身份,召开了最后一次朝会。百官到齐之后,只见李煜端坐在皇位上,却穿着常服,无神的双眼,怔怔望着殿外的飞雪,一句话也不说。

寂静无声的大殿里,众人静默而立,只听得到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半晌,李煜起身,走到大殿门口,长舒一口气:“众卿,随朕去太庙吧。”

此时,城外是漫天的厮杀声,城内,李煜率领百官,穿过风雪,默默向太庙行进。

途径教坊的时候,李煜无意中听见了乐工整理乐器的声音。

他苦笑一声:“国亡了,我就是亡国之君,戴罪之身;但乐工还是乐工,只是换个朝廷而已。世人都说做皇帝好,可他们哪里知道,到了亡国之际,皇帝连乐工都不如呢?”

教坊里乐器的撞击声,在此时的李煜听来,分明就是别离之歌。当李煜到达宗庙的时候,宫女们已经备好了祭祀的一应物品。两三天之后,金陵城被攻破,李煜率领百官投降,随后被押送到了大宋国都。

李姓家族史论文(一位李姓男人的亡国日记)(6)

后来,李煜在一首名为《破阵子》的词中这样写道: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gē)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我们常常说诗词诗词,诗和词是并列的。实际上,在李煜生活的那个时代,大家普遍认为诗比较高雅,而词比较通俗,甚至有人觉得词是低俗的。

换句话说,在那个年代的诗,有点像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而词属于流行歌曲,甚至是口水歌。

宋词之所以后来能够与唐诗并驾齐驱,变成与唐诗交相辉映的双璧,秘密就隐藏在这首《破阵子》当中。大家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吧。

主播:

王凯,原央视财经主持人,辞职后创办亲自教育品牌“凯叔讲故事”。

关于喜马拉雅: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