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历史最伟大10人(地表最强12人最真实)(1)

3月3日,升级为“地表最强12人”的国乒直通赛将在深圳拉开帷幕。“直通赛”是国乒总教练刘国梁的创意。已被打造成国乒每年世乒赛前的品牌赛事,在老球迷心中已是耳熟能详。但在里约奥运会之前,和乒乓项目一样,仅仅被铁杆的乒乓球迷所关注。

里约奥运会后,国乒团队从队员到教练,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明日开战的“地表最强12人”也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最为明显的是,一向“嗅觉灵敏”的黄牛们纷纷出手,乒乓球市的火爆可见一斑。而本次直通赛腾讯体育作为主办方之一,更是将时尚的互联网思惟融入其中,将这项赛事的包装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再炫丽的赛事包装,也无法抹去“直通赛”残酷的事实: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最终男女队分别产生两个2017世乒赛的参赛名额。在日本、德国等国外强队队员已开始备战世乒赛的时候,国乒队员们却还要为争夺参赛资格“你争我夺”,这或许就是国乒幸福的烦恼。

“直通赛”对于球迷们来说,无疑是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世界顶尖球员的精彩对决,尤其是教练组设计的3局2胜制,使比赛进程更加扣人心弦;但对于队员,尤其是年轻队员来说,这无疑是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直通赛”,在参赛人员安排上,论技战术实力还是大赛经验,主力队员无疑会受到优先考虑,年轻队员很难有出头之日,但恰恰因为有了“直通赛”,给年轻队员抢班夺权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马龙、张继科都是在曾经的直通赛中脱颖而出,将老将们挑落马下。

面对这样的“直通历史”没有人是轻松的。年轻队员们渴望在直通赛上一战成名,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他们晋升主力层的一条“捷径”,曾在队内大循环第一阶段比赛中排名第一的于子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自己非常渴望能获得世乒赛的参赛机会,因为如果今年没能获得参赛机会,就要再等待一年甚至更久。但遗憾的是在第二阶段比赛中,于子洋未能冲击进最终的12人名单。这种“等待”对于年轻队员的心理来说,便构成了巨大的考验,在煎熬中,如何重新建立自信?如何面对不断涌现的队友调整自己的位置?与提高自身的技战术能力相比,心理上的重建,看不见,摸不着,却往往让极具潜力的队员倒在这一关口。

如同国乒总教练刘国梁所说,主力队员的位置不是靠给,而是要抢的。马龙、张继科、许昕、樊振东,这4位国乒主力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段过五关闯六将的血泪史。然而,主力位置却在国乒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永远坐不稳当。面对自身,要完善自己的技战术,因为任何一点瑕疵,都有可能成为对手战胜自己的机会;常年累月的伤病,虽然是他们曾经胜利的印记,但同时也是再次踏上赛场的拦路虎,在面对强劲对手时,很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内心中,既要存有成功经验的信心累积,又要将自己的心态放低于对手,这样的反差定位,是常人难以体会的。真正想做到心态平和,更是主力队员格局的提升和修炼。

功劳、苦劳、疲劳,一个都不少,但在竞技体育赛场上,都代表着过去,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连球迷都会渐渐遗忘,甚至不能成为失败的理由。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他们只能拼尽心血,期望在顶峰驻足更久。

鲜花和掌声永远是准备给胜利者的,而他们却要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承受着身心的伤痕。“地表最强12人”无论用再高科技的手段,也无法呈现他们内心的复杂。而这场互联网背景下的直通赛,或许还会告诉我们,科技可以引领、改变世界,但永远完全呈现人类的全部。这场史无前例的“真人秀”带给你的,将是最为真实的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