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没事的时候,在有阳光的午后, 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李麻花说,喝茶,有几大境界。

第一重,是初始喝茶,刚入茶的门槛,看茶不是茶,是名花荟萃,风光无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是喝了一段时间,或者三五年之后,愿意为好茶买单,愿意尝试更多的名贵茶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是喝了十年以上,走遍各地,喝遍名茶贵茶,茶桌上早已经千帆过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文化了啊,你居然知道借用王国维!”村姑陈笑歪在茶桌上。

李麻花一边剥着红心“抛”,一边得意:“那是,我早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看来读书真是有用,李麻花这个ABC不仅学会了古诗词,已经知道用成语了。

但是,李麻花的总结,遭到了蓝小笛的无情驳斥。

蓝小笛传达了来自他爷爷的观点:茶叶,不就是几片叶子一壶水吗?喝茶品茗的根本就是修身养性!

SO,蓝爷爷的观点是,买茶,不必太好,能喝就行。注重的是情调,是环境,是心境。

这一团信息太爆炸了,李麻花和村姑陈喝了三杯去年的寒露牡丹,才消化过来。

喝茶,可以修身养性,这无可厚非。

然而,喝茶只是为了修身养性这么简单吗?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2)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3)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4)

《2》

修身养性,可以喝茶,也可以吃水果,甚至抄经书。

或者到终南山去,头上扎个揪揪,远离人世,苦居修行,达到身心灵、人与自然的极致统一。

总之不管做什么,只要能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都可以。

其实,若单论修身养性,完全可以不必喝茶,喝水也能达到效果。

高僧辟谷时,甚至只吃一颗土豆维持身体日常所需,要不要喝清水?好像要!但没有说一定要喝茶。

可见,喝茶,真的不是修身养性的必需品,清水才是。

既是如此,那就好办了。

基于修身养性这个目的,基于情调比喝的茶汤口感重要这个价值取向,咱们可以布置一个这样的场景,用于修身养性——

首先,是一块大石头,边上要有竹子。对了,就是竹林七贤那种做派。

其次,要有一只壶,粗陶的壶,晋朝那会儿,还没有白瓷盖碗,咱们就将就,用把粗壶吧。

第三,要有可以烧木柴的炉子。像那些古装剧那样,随时坐着一把咕咕冒着热汽的水壶的陶土风炉。

第四,要有几只粗陋的杯子。最好是泥巴随意捏就的。不能像妙玉那样的名贵的“绿玉斗”,“(ban)瓟斝”,“点犀(qiao)”。

这样就齐活了。

找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洒扫庭除,沐浴更衣,焚香祭拜之后,就可以烧水,喝水,修身养性了。

最好可以抚一曲琴,吹一曲笛,或者,舞一次剑。

相象自己是阮籍嵇康,立马就仙风道骨起来。

肯定有看官要问,只有茶具,没有茶吗?

当然不用。

修身养性,有场景,有情调,有情怀,就够了。

至于茶,还是留给村姑陈这样的俗人喝吧。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5)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6)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7)

《3》

但是,如果认为,喝茶只是为了修身养性,香气与滋味不重要,那就不对了。

那可就太对不起那些认真制茶的技师、潜心钻研制茶技术的师傅了。

知道茶是怎么来的吗?

它们从生于茶树开始,直到出现在我们的茶桌上,是无数的人,付出了无数的心力所就。

并非像孙猴子一样横空出世。

先是管理。

它们生在茶树上时,需要有人除草,浇水,修剪。

台风来临之前,需要有人检查,固土,堆砌茶园。雨季的时候,要防止山体滑坡。日光太强,要作好洒水降温。

夏末秋初,大量的人出现在茶园子里,手工拔草,不让杂草与秋白茶争抢养分。

次是采摘。

采茶,是有季节的。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到了季节,茶叶生长到了适合采摘的标准,如果不采,会让茶叶变老,等级变低。

于是,我们便能看到,在采茶的季节,一堆的采茶工,有男有女,大多数是老妇,全副武装,戴着帽子,围着围脖,披着蝴蝶披,戴着半截指套,身上是防水布的长袖长裤,在茶园子里采茶。

一整天,弯着腰,低着头,手不停歇地,采茶。

茶园子里有蚊子,有小虫,并且,很晒,很闷热,很饿,只能啃干粮。很渴,但不敢喝水,因为大多数茶园里没厕所,就算有,也远。

茶青们,便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被采下来,运到茶厂。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8)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9)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10)

《4》

三是制作。

茶青被运到厂里,要大量的工人,才能实现及时摊晾,及时萎凋,薄摊薄晾。

另外,还需要有经验的技师,随时观察茶叶的萎凋情况。

比如阳光正好,可以做一批日光萎凋白茶。

那制茶师就更辛苦,不停要观察茶叶萎凋的情况,要有丰富的一线经验,知道在哪种光线条件下,可以晒,在哪种光线条件下不能晒。

这些,都有严格的规定,需要实时观测,并及时做出调整。

阳光太猛了,就要把茶收起来。

阳光正正好,就要把茶摆到院子里,让温和的日光,温和的轻风,缓缓带走茶青当中的水分。

四是储存。

经过了上述精心的,繁琐的,人力物力大量投入的采茶制茶阶段,最终,进入储存。

白茶的储存,也是一项技术活。

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要密封,空气还不能浑浊......

SO,具备了上述的这些条件,一款茶,才千里迢迢,来到我们的茶桌。

奉献出它的香与味。

这般费心费劲做出来的优质好茶,我们如何好意思管它叫“几片叶子一壶水”呢?

我们要管它叫做,仙叶。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11)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12)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13)

《5》

另外,如果需要喝茶来修身养性,需要达到极佳的修身养性的效果,茶叶的口感与品质,还是很重要的。

并非像某些观点认为的,“随便喝喝就好”那么简单。

如果真是要求如此之低,那么,一杯又苦又涩的茶,喝到嘴里,能让人产生美好的感受吗?

当然不行。

只会让人咂舌,再也不想喝第二杯。

喝了品质不好的茶,便是这种感受。而在这种不舒服的感受之下,又如何,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结果呢?

修身养性,需要心情的平静与安宁。

万一喝到一杯带着酸梅味的,臭味的,怪味的茶,那心情还平静得下来吗?只怕马上要跳起来,冲去刷牙了吧。

因而,几片叶子一壶水,指代的,并不是几片普通的叶片, 几片做坏了的茶叶,几片没有存放好生成怪味的茶叶,而是精心加工制作,精心储存的茶叶。

只有好的茶叶,管它是几片还是几十片,才能泡出好喝的茶汤来,才能让人心情愉快。

有了好心情,才修得了身,养得了性。

就像唐宋,国富民强,才有大批的好诗文作品现世。

若是花大价钱买回来一批臭茶,喝一口,只所骂娘的心都有,还哪里来的平静恬淡从容不迫?

所以,要修身养性,茶,必得是好茶。

劣质茶,它只会让人口腔难受,心情难过,再也修不了心,养不了性。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14)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15)

10种喝茶的智慧(听说喝茶品茗的根本)(16)

《6》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喝到好茶后,令心情愉快。

所谓的修心也好,修身也罢,终究要归结到一个字,爽。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喝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当然,喝到好茶,喝到香清甘活的优质茶,感官舒适了,心情自然更愉悦,修身养性的效果,当然就更好。

世间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

好茶,才是好情绪的营养液。

劣茶,只会让人暴躁,愤怒,砸了盖碗。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里修得共枕眠。

世事纷扰,愿心絮如茶。

让我们,共同喝一泡好茶,让身与心,都得到最好的修整。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