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西墙峪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优势,通过文旅融合发展,闭塞的小山村实现了美丽蝶变。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本内涵(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1)

早上四点多,天刚蒙蒙亮,沂水县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就带着村民紧张地装修民宿小院,他们想赶在暑期前开门纳客。沂水县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说:“因为前期几个假期,村里的民宿都已经供不应求了,就想着为了提高村里的接待量,就把剩下的这四套,抓紧装修起来。”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本内涵(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2)

西墙峪村位于沂蒙山腹地,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样板村。而在过去,由于村里青壮年大都进城务工,留守的老年人仅靠几亩荒岭薄地,增收乏力。为了寻找出路,大家想借着原生态的山水资源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但一上来就碰了壁。沂水县西墙峪村村民张德法说:“当时咱村里土泥巴路,所以客流量不是很好,来的人比较少。所以,干了一段时间,感觉也不行,拉倒了,还不如出去打个工舒服。”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本内涵(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18年,临沂市启动“归雁人才工程”,吸引临沂籍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退伍军人、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创新创业。2019年从部队退伍的王成成,通过这一人才招引计划返乡,经过公开选拔,她成为了西墙峪村的党支部书记。寻找破解困局的办法,王成成首先想到了修路。沂水县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说:“我们到县里争取了村村通、美丽乡村等工程的专项资金,对村里的路进行了全面整修,路变好了,人车通行都不成问题了,当时有的村民就说,这下看到咱村的希望了。”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本内涵(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4)

路畅通了,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王成成与村干部们商量,把村里的民宿和农家乐重新办起来。西墙峪村共吸纳政策资金和社会资本1200多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盘活15套闲置宅基地,建起了特色精品民宿,由社会化专业团队负责经营,村民除了保底租金收益,每年还能再拿到5%的分红。沂水县西墙峪村村民张在超说:“我们也想不到闲着的老房子还能换成钱,而且收益也不低,心里美滋滋的,很高兴啊。”丰富旅游资源让游客留下来,村里又投资295万元建设红色记忆馆,发展红色研学,实现了红色游和乡村游深度融合。看到村里发生的变化,外出打工的张德法又回到了村里,重新办起了农家乐。沂水县西墙峪村村民张德法说:“收益就在每年十三四万块钱上,我正在寻思年底用心去把它做好,尽量突破能达到三十万大关吧。”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本内涵(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5)

如今的西墙峪已经形成了集“特色民宿、红色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特色产业。每年有5万多人次来这里旅游、研学,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8万元。沂水县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说:“下一步,我有一个小目标,就是想着和大家伙一块,把我们这个小山村,变得更美、更富、更强。”

编辑:辛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