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属于人文重地,地名中的生僻字较多,一般人难以认识。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1)

为了便民,后来作了修改,如:盩厔县改为周至县,郿县改为眉县,郃阳县改为合阳县,鄠县改为户县,雒南县改为洛南县,邠县改为彬县,鄜县改为富县,葭县改为佳县,沔县改为勉县,栒邑县改为旬邑县,洵阳县改为旬阳县,汧阳县改为千阳县,醴泉县改为礼泉县,商雒改为商洛。

盩厔县(zhōu zhì)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2)

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县址设在今陕西周至县终南镇,以"山曲曰盩,水曲曰厔"而得名,属右扶风。

东汉建武三年(27),撤销盩厔县,并入武功县。

太平真君七年(446),复置盩厔县(县址仍设在终南镇),属扶风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为终南郡治所。天和二年(567),废除终南郡,置恒州,盩厔为恒州治所。

同年迁周至县址于今陕西户县甘河乡附近。

建德三年(574),县治从甘河附近迁周至县城,废除恒州,置周南郡。盩厔为周南郡治所。

隋大业三年(607)属京兆郡。

唐武德三年(620),盩厔属稷州。

贞观元年(627)废除稷州,盩厔县同属雍州。

贞观八年(634),复置稷州,盩厔又属稷州。

大足元年(701),撤销稷州,盩厔又属雍州。

天宝元年(742),更名盩厔为宜寿县,属雍州。

至德三年(758),改宜寿县为盩厔县,属京兆府。

乾宁二年(895 ),盩厔属乾州。

天复元年(901),盩厔改属凤翔府。

五代(907~960),梁时盩厔属大安府。

唐光和元年(923)属京兆府。同光三年(925),改属凤翔府。

宋大观元年(1101),属京兆府。金代(1127~1234),盩厔属凤翔府。元属奉元路。明洪武九年(1376),属西安府。清因之。

民国三年(1914),盩厔属关中道。

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盩厔属陕西省直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陕西省下设行政督察区,盩厔属第九行政督察区(区治设宝鸡)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盩厔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区治设咸阳)管辖。

1949年5月30日周至解放后,盩厔县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

1950年10月,盩厔属于咸阳专区。1953年元月,盩厔改属宝鸡专区。

1956年,撤销关中各专区,盩厔直属陕西省。

1961年,恢复咸阳专区,盩厔县归其属, 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盩厔县改为周至县"。仍属咸阳专区。

郿县

周郿邑,《诗大雅》"申伯信迈,王饯于郿,"汉置郿县,故城在今陕西郿县东北,后魏改置平阳县,西魏改县曰郿县,北周改置周城县,隋改县曰渭滨,又改曰郿,唐徙今治,元初升为郿州,寻复为县,明清皆属陕西凤翔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38年,改隶陕西省第九督察专员公署。1964年改名眉县,今属宝鸡市。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3)

南朝宋置,南齐因之,今阙,当在湖北旧襄阳府境。

南朝宋置,南齐因之,今陕西南郑县南。

郃阳县

魏文侯十七年(前429年)于黄河西岸合水(亦称洽水,清初断流)北岸筑城,取名"合阳城",西河之地始称合阳。

秦惠文八年(前330年)魏献西河之地于秦,秦置"合阳邑",属内史。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西楚霸王项羽划秦腹地为塞、雍、翟三国,号称"三秦",合阳属塞国。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4)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灭塞,合阳归汉,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年)改属内史。

景帝二年(前155年)改"合"为"郃",始设"郃阳县",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属左冯翊。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并郃阳。

郃阳县志及百里村戒香寺入夏阳县(今陕西韩城市)。

明帝永平二年(59年)复设郃阳县,且将汜爱县(今陕西澄城县)并入,属左冯翊郡。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西晋愍帝建兴三年(3150)年,郃阳属冯翊郡。

十六国时,郃阳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大夏等国占领,县置流废。

北朝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又设郃阳县,属华山郡。

西魏文帝大统六年(540),调整郃阳县属武帝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并宫城县及五泉县的乳罗山地区入郃阳县,属澄城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郃阳属同州。

十六年( 596),县治由黄河西岸迁至县中部(今县城),改同州为冯翊郡,郃阳属之。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郃阳复属同州。

八年(625 ),郃阳县属西韩州,至太宗贞观八年(634)复属同州。

玄宗天宝元年(742),郃阳县属冯翊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同州之称,郃阳县属之。

五代初期,郃阳属河中府,后同属同州。

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郃阳划属桢州。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复属同州。明代,仍属同州。

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同州改府,郃阳为其辖。

1913年,郃阳县隶属关中道。 1933年,直属陕西省。1939年,划郃阳县归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所辖。

鄠县(hù)

西汉初年,置鄠县,故治在今户县北一公里。属右扶风;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5)

高帝九年属内史。

武帝太初元年至东汉,均属右扶风。三国、魏,属雍州三辅之始平郡所辖。北魏、西魏属雍州之京兆郡。北周,属雍州之京兆尹。

隋朝,属关中京兆郡。唐初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属京畿道。五代、梁属大安府。

唐、晋、汉、周属京兆府。北宋时,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所辖。

金代,隶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属丰元路。

明代,属西安府。

清代沿用明制,隶属无变。

1912年,属西安府。

1913年,属关中道。

户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世界地质公园秦岭终南山,北临渭水,是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画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鼓舞之乡"、"钟馗故里"、财神"刘海故里"和"财神之乡"。

雒南县(luò)

1949年5月,雒南县城解放,隶属陕南区商雒专员公署领导,10月,隶属陕南区商雒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商雒区专员公署)领导。

1955年4月为陕西商雒专员公署领导。

1964年9月,因“雒”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遂复名“洛南”。

1968年9月,隶属商洛专区(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8年6月,隶属商洛地区行政公署领导。

邠县

3500年前,周族部落首领公刘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叫做"豳"(音与"邠"同)的小国。这可以看作是邠州名称的起源。

著名的《诗经》"十五国风"中的《豳风》所描绘的就是邠县一带的风土人情。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6)

秦朝时在这里设置漆县,东汉时设置新平郡,北魏时改为白土县。西魏时在这里设置豳州,唐开元年间改称邠州(古邠州的管辖范围大约在今旬邑、淳化、邠县、长武四县区域)。民国初年撤销邠州的建制,在原州治所在地设立邠县。

因"邠"字属生僻字,在中国文字学上"邠"与"彬"又是相通的,1964年文字改革时,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彬县"。

201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彬县,设立县级彬州市,以原彬县的行政区域为彬州市的行政区域,彬州市人民政府驻城关街道西大街51号。彬州市由陕西省直辖,咸阳市代管。

鄜县

战国时期,秦、魏"雕阴之战"后,魏献黄河以西15座城池于秦,秦在境内设雕阴县。西汉初在境内设雕阴、直路二县。

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置,故城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七十里。属左冯翊。东汉初废。

隋开皇三年(583),分三川、洛川县地北部,于五交城(今鄜县城)设洛交县。唐设三川、直罗、洛交三县均为鄜州辖地。

宋代裁减三川县,属地并入洛交县。元代撤销洛交、直罗二县,属地归鄜州直辖,开始奠定今鄜县之疆域,直到清代。

1912年废鄜州设鄜县。陕甘宁边区时期,今黄陵县双龙等地归鄜县所辖。

958年并入洛川县。1961年复设鄜县。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7)

1964年汉字改革时期,因"鄜"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复,改为富县。

葭县

明洪武七年 (1374) 降葭州置,属绥德州,十三年又升为葭州。

1913年复改葭县,次年属陕西榆林道。

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改为佳县。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8)

沔县

西汉置沔阳县,是一个有近2000年历史的古县,隋省,元置铎水县,移沔州来治,后省铎水入州,明初改州为沔县,清属陕西汉中府,今是陕西汉中勉县。

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改“沔县”为“勉县”,也是建国早期古地名改易读字的典型代表之一。

栒邑县

栒邑古称豳,秦孝公时置栒邑县;

秦、汉、三国因之。晋易名邠邑县。

西晋曾分为邠邑(后魏改名为三水)、爰得、高平三县。南北朝时期,爰得、高平并入三水县;隋、唐、五代、宋到元朝初年,仍沿用此名。元至元七年(1270)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并入淳化县,三水县不存。

明成化十三年(1477),复置三水县,沿袭到清末。

民国三年(1914),因县名与广东三水县重名,遂复为栒邑县。1964年9月,因汉字改革,改名为旬邑县。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9)

洵阳县

南朝宋析郧乡县置洵阳县,属广福郡。洵阳县治所约在今丹江口市百二河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废县。

洵阳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安康市以东,古因旬水得名。秦时设旬关,汉以旬关置旬阳县,

552年,西魏改旬阳为洵阳县,为洵阳郡治。

隋大业三年(607年)洵阳属西城郡。武德元年(618年)属金州,不久为洵州治。

武德五年(624年)复属金州。

1279年,南宋灭亡。元朝灭宋之后,因洵阳县境民居寥落,遂废县,设洵阳巡检司,隶于金州。

洪武三年(1370年),复置洵阳县。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属兴安置利州。

兴安州于1782年升为兴安府,洵阳县属之。民国初年,洵阳县隶属陕西省汉中道。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废道,直隶于省。

1935年设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为陕西省安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洵阳县属之。隶于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 察专员公署。195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阳县改隶于陕西省安康分区专员公署。

1959年改属陕西省安康地区。

1964年汉字改革,经国务院批复,改为旬阳县。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10)

汧阳县

北周天和五年(公元570年)于马牢故城设汧阳县,为汧阳郡治,因在汧山之阳为名(《太平寰宇记》汧阳县:“以在汧山之阳为名。”),建德四年(公元575年)汧阳县移治今千阳县西北5里千河之东。

元至正二年(1342年)又移治今千阳县城关镇西北5里。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县治遭洪水淹没徙今千阳县,属凤翔府,清因之。

1914年属关中道。

1928年直属省。

1949年属宝鸡分区。

1950年属宝鸡专区。

1956年直属省。

1958年撤销县制,并入陇县。

1961年以原区域复设汧阳县,属宝鸡专区。

1964年因汧字生僻,改汧阳县为千阳县。

醴泉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境内有醴泉,泉水味如醴而改名为醴泉县。

《辞源》说:“醴,酒也,酿之一宿而成,有酒味而已也”“醴泉,言泉水味甘如醴也。”故有“天降甘露,地出醴泉”之说。

《元和郡县志》卷1京兆府醴泉县:“以县界有(后)周醴泉宫,因以为名。”清康熙《陕西通志》卷3:醴泉“在县东南三十里,周数十步,深不可测。汉宣帝时涌出,闻其味如醴,故名。隋置县取此”。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11)

商雒

历史上商洛道(亦称商於古道)为秦驰道的主干道之一,为“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

商洛历史悠久,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期,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沿岸,先民在此聚居,繁衍生息。

《史记·殷本纪》载,契(xiè)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商,国名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引《括地志》载:“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出土文物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之封邑。

《水经注》曰: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契即帝喾之子。

虞司徒契佐大禹治水,以功封商,是为商国。随着朝代的更替,地方建置先后为郡、州、路、道、区、分区、专区、地区,称谓不一,隶属各异。

鄠邑和周至比较(盩厔鄜县葭县)(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