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最、史无前例、我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首台火星巡视器,中国行星科学领域史无前例的突破、最近距离洞察火星的奥秘,助力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等等。

相信各位在最近的12个小时当中,已经被这颗探测器刷屏了。

没错,这就是天问一号,这就是中国航天的实力。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

根据科研团队收到的遥测信号,天文一号着陆器已经成功登陆火星,着陆地点为火星一个名为“乌托邦”的平原的南部,正式确认这条消息是在5月15日上午8时许。

这条消息对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国内来讲,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圆满展开,而在国际上,这项成就也足以让中国位列,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的第三个,真正“踏上”火星的国家,其背后显现出的航空航天实力与国力都让世界为之侧目。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2)

而就在四方喝彩的同时,有一个国家却又开始“阴阳怪气”起来。

就在登陆火星之前,美国NASA突然致电,呼吁我国航天机构共享相关的火星探测数据,美国专家还“小心翼翼”地发出提醒,说如果天问一号贸然登陆火星是十分危险的。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3)

NASA的意思是,任何航天器,想要在火星上顺利着陆,其困难程度都远比登月,所以,等待天问一号的将是巨大的挑战,随时有可能葬身地外。

而NASA之所以想要天问一号采集的相关数据,以及在软着陆后的数据,目的是为了更深的了解火星这颗星球。

不知道你信不信?

且不说NASA是全球实现软着陆火星最多次的国家,他们对火星的了解应该是最多的,用这个理由来要求中国给出珍贵的数据,也未免太站不住脚了。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4)

国内对于NASA这种“奇葩”的要求,态度也很明确,那就是,想要我们的数据,可以,前提是,你必须公布自己探测火星的相关数据。

而实际上美国也确实给了,但重要的数据一条未给。

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实际上,美国这样“阴阳怪气”的要求他国公布航天探测的数据也不是一两次,但全球的航天大国也就这么几个,所以,这种戏码如今就演变成,美国成天要求中国公布自己的航天探测数据。

比如去年的嫦娥5号,在采集进行月球采样的时候,他们就公开喊话,站在道德高地上说,希望我们和全球分享嫦娥探月的研究成果,堂而皇之的说是为了帮助全人类加深对月球的了解,他们还拿自己国家的阿波罗计划和阿尔忒弥斯计划举例。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5)

那我就想反问一句,你们当时阿波罗计划采回的381公斤月壤,为什么当初就给我们1克?这就是你说的“帮助全人类加深对月球了解”的做法吗?

他们怕是选择性遗忘当初的《沃尔夫条款》,这是一个在2011年提出,目的旨在“彻底切断两家航天交流合作”的条款。

除了沃尔夫条款,大洋彼岸对我们航天事业的阻挠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要求所有应用他们技术的他国航天器,都不允许经由我国火箭发射。

而对比十年前的封锁,到现在的“呼吁”,他们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终究是要靠实力说话。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不信抬头看,那是CHINA空间站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6)

正当国力强大的中国建设“常驻型”天宫之际,整个国际航天科研界都眼红不已,截止到2020年6月,一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已经成功入选我国天宫第一批实验项目。

这也是中国首次通过联合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航天合作,所以,大洋彼岸的那位,联合国是这么用的。

在一共28个国家的申请中,中国只答应了其中17家,其中并不包括美国。

理由:美国太菜。

那你不禁要问,中国航天实力已经这么强了吗?

没错,就是这么强,具体到这次的天问号火星登陆。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7)

还记得上文讲到美国NASA“阴阳怪气”地说,“天问一号贸然登陆火星是十分危险的”吗?

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天文一号环绕火星达3个月之久,为什么这么久呢?

总结来看,天问一号在这三个多月,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变轨,二是探测,做好登陆准备。

天问一号通过点火,逐渐将之前椭圆型的轨道变为绕过火星两极点的圆形轨道,同时,在这三个月中,环绕器所携带的诸如中分和高分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设备一刻不停的对火星进行多维度探测。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8)

重点对预定降落位置进行勘察,收集该区域的详细地形,地貌,以及着陆附近区域的大气情况等等,为着陆器与巡视器的组合体进入火星大气做好准备。

这一阶段的数据收集至关重要,所以,NASA那句话,颇有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意味。

最终,着陆器顺利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这个平原也是火星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9)

火星这颗球比较奇葩,南北半球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表面及次表面岩石矿物等差异很大,

南部主要为高地,60%的面积遍布着“瘢痕累累”的陨石坑;

北部则是被熔岩冲出的低矮平原,地形平缓,地壳较薄,陨石坑较少且地质年龄较轻。

所以,大家一听就认为选定这样的平原当然是为了着陆方便,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如果想要着陆安全,稍稍选一个大一点的空地就好了,何必选一个最大的平原地区呢。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0)

而选择火星上最大的平原为着陆区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适合开展研究,适合火星车到处跑,而不至于面临经常遭遇跌落,卡进缝隙这样的风险。

就拿这个关乌托邦平原来说,最近的科学探测发现,在平原1——10米深的浅层地表下,很可能含有丰富的水冰,其储量相当于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所以,如果火星上有生命,这里的概率最大,这也是人类的终极疑问之一,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1)

当然,能开展这一切的前提,都要归功于天问的安全着陆。

有人肯定听说过,登陆火星的过程被称为“黑色七分钟”这种说法。

实际上,人类所有针对火星的登陆行动,都可以用“黑色XX分钟”来形容,而在人类有过的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中,能安全渡过这几分钟的,只有9次。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2)

我们具体拿祝融号登陆来说。

首先,天文一号的着陆器,它进入火星大气层的角度要合适,

如果角度太小,则会被火星大气层弹开,这就像石子高速切过水面一样;

如果角度太大,则会因为因为短时间隔热层接触到过多的大气,外壳加热过度而烧毁。

再者,火星虽说和地球是邻居,但实际上距离在5500万千米到4亿千米之间变化,按照通讯速度为光速计算,这意味着从地球与发出信号与火星通信,至少有6-45分钟的双向通信延迟。

所以,这一切登陆操作,在7分钟之内完成从2万公里/小时到3公里/小时的减速,需要着陆器自行完成,其难度可想而知。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3)

但好在着陆器成功着陆,祝融号也开始工作,我比较反对有人在这个时候就说“探测火星圆满成功”,现在才算刚刚开始。

那之祝融号还需要面对什么难关呢?

首先,最危险的就是沙尘暴,因为祝融号是由太阳能光电板供能,如果火星上的沙尘覆盖到祝融号的太阳能板,轻则让供能效率下降,重则整个探测活动将会被迫暂停。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4)

之前美国的勇气号就遇到过类似的麻烦。

再者沙尘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强度剧烈,还有可能将火星车掩埋,从而失去行动的能力,类似的经历美国火星车也经历过。

我们经常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放在祝融号上再合适不过。

有时候,一张清晰的照片,就可以为我们揭开诸多秘密,比如祝融号,它拍摄的携带的多光谱相机,就助力中国科学家探索火星地表演化的历史,以及推测火星的未来;

微成像仪能够将火星砂砾放大到微米级别,探索微生物在火星上存在的蛛丝马迹;

次表层探测雷达能够探测火星地下的结构;

表面磁场探测仪能够探测火星磁场,推测火星地质演化的历史;

气象测量仪能为我们掌握火星大气“呼吸的脉络”。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5)

与此同时,与祝融号分离的天问一号,在太空上也没闲着。

它除了为祝融号提供中继服务之外,自身也可谓是全副武装,其身上的7项仪器,能在高空对火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探测。

最后再讲讲这次探测对人类星际移民的重要性。

如果要问,火星和月球,哪一个各个适合成为人类第一个外星永久移民地?

火星完胜。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6)

由于火星和地球是相同时期形成的,它们拥有类似的地质结构,火星保留着稀薄的大气和淡水资源,南北极冠顶部蕴藏的水冰超过地球的格林兰岛,大气中95%以上是二氧化碳,所以,人类赖以生存的碳,氢,氧,元素一应俱全。

表面积为地球的28.4%,基本与地球陆地面积相当,对于建立一定规模人口的移民地而言,火星基本可以实现原位资源利用,自给自足,且人均资源占有量会极为惊人。

其次,由于火星处于宜居带内,温度较为合适,不会像金星一样表面400多度,也不会像冥王星那样,冷的连氮气都冻成了冰。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7)

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39分钟,昼夜更替与地球类似,自转轴也与地球接近,四季分明,人类几乎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火星更适合作为“迈向星辰大海的跳板”。

火星处于地球外侧,是离开太阳系的必经之地,靠近内太阳系的宝藏地带——小行星带,这里拥有海量的利于开发的资源,例如灵神星就有对于人类而言近乎无限的金属资源,是建立星际航口的理想地带。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8)

此外,火星之外就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引力弹弓——木星,无论是电影《流浪地球》里,还是现实中的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亦或是新视野号,它们都通过木星的引力弹弓,获得了更利于宇宙探测的速度。

相信未来的人类远征舰队,也将利用木星征战更远的深空。

回望2021年5月15日,站在太阳系的尺度上,人类目前还处于婴儿时期,但这个婴儿正在飞速成长,即将向更远的星空探索,相信等人类准备好的时候,中国,一定是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着陆火星NASA索要天问一号(19)

更多内容价值请关注@硬核Deeper主页,超优质文章和视频都在里面。

#全能创作家##我们距离移民火星还有多远##天问一号着陆的“惊魂九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