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澎湃新闻「有戏」栏目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1)

前不久,李若彤以1995年版《神雕侠侣》的「小龙女」扮相出现在某综艺节目上,一度引起众情怀粉刷屏晒回忆。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部经典作品。

《神雕侠侣》,是金庸作品中被翻拍成影视剧最多次的小说。先是1960年,由金庸参与编剧、峨眉影业出品的谢贤南红版,接着,1976年,香港佳视推出了第一部电视剧版本,由罗乐林、李通明主演,而后邵氏还诞生了两部电影版,分别由傅声(1982,这版没有小龙女)以及张国荣翁静晶领衔(1983,片名《杨过与小龙女》),与此同时,TVB也有刘德华陈玉莲(1983)及古天乐李若彤(1995)两个版本,并大获成功。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2)

当年为对抗刘版「入侵」,1984年,台湾中视版也拍了一部,由孟飞潘迎紫主演,再加上任贤齐李倩莲的台湾台视版(1998)、李铭顺范文芳的新加坡版(1998)、黄晓明刘亦菲主演的内地张纪中版(2006),以及2014年由陈晓陈妍希主演的于正版,还有2003年tvb和日本联合制作的第一部金庸小说动画,总共十二个版本。

(悄悄告诉你们,其实《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也都改编过十二次……)

期间刘德华还分别拍摄了电影《九一神雕侠侣》、《九二神雕侠侣》,孟飞杨钧钧另有一部《神雕英雄》,不过是援引了名字,剧情好比《东成西就》、《东邪西毒》电影,与原著就毫不相干了。

当我们浏览豆瓣、时光网等重要的影评网站时,往往会发现,在以上版本中,得分占据翘楚的,不外乎是古天乐与李若彤的那部作品。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3)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毕竟当年活跃于90年代荧幕前的青少年观众们,现今已成为了互联网踊跃发声的主力,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但是,撇去先入为主因素,不可否认,它仍是一部经典之作

原著因缘

金庸于《大公报》任职时期,于《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于《香港商报》连载《碧血剑》,声名鹊起,再以《射雕英雄传》,引起满城轰动。后来因为政治立场关系,他离开《大公报》自立门户,与沈宝新一同创立《明报》。

当时随《明报》创刊号一并连载的,便是《神雕侠侣》,可以说,这部作品伴随金庸先生度过了创业最艰难的时期,它对于作者而言,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4)

「金学」最知名的评论家之一陈墨老师,曾经将神雕比肩于《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同列「金庸四大名著」林列,这当然见仁见智,而他说神雕是一部纯粹的「言情之书」,却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神雕侠侣》以充满离愁别绪的《蝶恋花》词开篇,又以触景伤怀的《秋风词》收尾。期间一以贯之,处处情爱、种种虐恋。

小说开场是什么?是武三通思恋义女,是道姑李莫愁心怀情郎,匪夷所思的不伦序曲,伏下了与世俗相悖的巨大引线。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5)

之后杨过、郭芙、武氏兄弟、程英陆无双等少年相逢,亦埋藏了情爱纠葛的种子。紧接着,王重阳林朝英好事不谐,霍都求婚难得,尹志平寤寐思服,杨龙怀春、表露心迹。再后来,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公孙止、柔儿、裘千尺孽缘情长,郭芙与耶律齐喜成佳偶,作者也让武氏兄弟和耶律燕、完颜萍进行粗放式配对,还有一灯、周伯通与瑛姑比邻而居、了却心事,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郭襄却为了心上人,误了终生。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6)

除了言情,《神雕侠侣》还可以说是一部离经叛道的小说,它承接《射雕》而来,却摒弃当时梁羽生天山派「主角的后人还得是主角」的流行写法,虽然延续了《射雕》的设定,却全然是不同的套路与立意,主角杨过,竟是反派杨康的儿子,而且这个主角性情自卑又偏激、轻浮又孤傲,他离开桃花岛,叛出全真教,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娶自己的师父为妻,之后,甚至一度徘徊在「反派」的边缘。

那个自幼求学时就习惯被开除的金庸,那个父亲被判刑的金庸,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投射了自己的遭遇与心境,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反叛者之书」。

改编钥匙

因此,《神雕侠侣》这部作品虽是「武侠」,实则文戏远远重过武戏,谈情说爱远远大过行侠仗义,选角的重要性,也远远胜过布景武指服化道等等,这也是古天乐版本之所以经典的原因。

归根到底,《神雕》的文本,外在格局并不大,它不像《射雕》:郭杨忠烈到全真七子、江南七怪、黑风双煞直至天下五绝,草蛇灰线、伏笔千里,重要角色层层递进,次第登场。

也不像《倚天》——两代恩仇,祖辈父辈戏份,占据了极大篇幅。

更不像《天龙八部》:视角繁复,一副悲壮雄浑的史诗气派。

它也没有《笑傲江湖》诸多门派纠缠,诸多市井风情。

更不似《鹿鼎记》这部讽喻著作,历史人物走马灯般,粉墨上演,又匆匆退场(所有金庸小说里,《鹿鼎记》的出场角色最多)。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7)

总而言之,它非常纯粹,开头郭靖黄蓉主角交棒之后,就基本以杨龙视角交替叙事,整体架构、剧情设置的逻辑也很简单——不过是杨龙二人的翻翻覆覆、分分合合。

有人说,《神雕》明明不只谈情说爱啊——自然,它还有《射雕》响奏襄阳的余音,但不过是薄暮夕照,郭大侠夫妇殉国的苍凉意象,隐藏在《神雕》至《倚天》消失的百年之中。

它深入勾画人性本源的情感,不用承载历史的厚度。叙事的地理重心,也不用像《射雕》《倚天》,诉以家国,既要驰骋塞外荒漠,又要浮槎河汉远洋,闭上眼睛,你就可以想到那些标志性的场景——终南山、绝情谷、襄阳,最多,再加个风陵渡,屈指可数。所以,即便是在环境逼仄的香港,对于95《神雕》而言,也丝毫说不上有什么先天的短板。

改编《神雕》的钥匙,在于抓准扮演几个梯队的演员。

第一梯队的主视角杨过、小龙女、郭襄

第二梯队的郭靖、黄蓉、李莫愁

第三梯队一见杨过误终生的众女配: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郭芙

再往后,老五绝、金轮法王、公孙止、裘千尺、尹志平赵志敬、耶律齐武氏兄弟等等。

有些版本之所以评价不高甚至恶评如潮,诸如歌好颜不够的杨过、黑衣小龙女、包子脸小龙女,那是在第一梯队的选角,就已经完全落了下风。

缔造神话

回到95版《神雕》,可以说,王牌监制李添胜在有限的投资资金里,把选角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他主角大胆启用新人,配角则以经典甘草陪衬。

饰演郭靖的白彪曾在佳视版《射雕》、《神雕》两度扮演过郭靖,他浓眉大眼,一脸正气,这就不消多说,扮演黄蓉的魏秋桦更曾以《霍元甲》的樱子火遍大江南北。

米雪的妹妹严慧明(即雪梨)扮演李莫愁,跟后来的康敏一起,为她贴上了狠辣与怨毒的标签。

金轮法王刘家辉,是80年代邵氏的王牌打星。

五绝一代,是承继张智霖版《射雕》一脉的演员,刘丹的洪七公、黎耀祥的老顽童,在多部电视剧频频出现,自也得心应手。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8)

而最重要的杨过一角,简直就是为古天乐量身定做,他气质桀骜不驯,兼且年少轻狂,坐过牢又浪子回头,经历是不是与杨过极为相似?至于相貌,白色古天乐的时期,有目共睹,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剑眉入鬓,凤眼生威」,以至多年以后,再多古装小鲜肉也无法撼动其颜值地位,无数网友对着黑古扼腕叹息,甚至于,白古主演的《圆月弯刀》中,某路人对丁鹏长相评价「平平无奇」,也成为了火爆一时的段子。

仅从原著的外貌描写来看,小龙女清冷脱俗,却是不谙世事的少女模样,甚至偶见天真调皮的神态,其实06版的刘亦菲扮相更为贴切——但那版受制于男主角的浮夸表现,使得这个情侣档失色不少(尽管06版杨过尊重原著断了右臂)。李若彤的美貌确实与古天乐相得益彰,她的不食人间烟火,流露出的甜蜜与凄苦,都足以让人接受这个姑姑的形象。

94年的港姐选美,贡献了郭襄与程英的扮演者,前者的表演甚至让你忘记,这个叫李绮红的演员,其实有着将近170cm的御姐个头,年龄也与古天乐的相仿,却出落得明丽大方,娇憨活泼,活脱脱成了一个天真的邻家小妹妹。扮演程英的张可颐在港姐比赛里拿到的是「最具演艺潜质奖」,2003年凭借《九五至尊》拿到TVB视后,证实当时评委眼光不虚。她的程英戏份不多,温婉可人,正如她对角色的理解:感性、冷静,有刚有柔。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9)

当年有多少人想掐死傅明宪的刁蛮郭芙?她本就是家学渊源的名门千金,父母傅奇、石慧是影坛耆宿。又有多少人知道陆无双的扮演者简佩筠毕业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公孙绿萼的扮演者苏玉华本就是香港舞台剧的红星……这些演员的资质表现,都远非如今流量小生可比拟。

可以说,95版《神雕》每个梯队角色的契合度,是平均水平最高的一部。珠玉在前,哪怕后来者如何花重金打磨,如何拍摄九寨沟实景如何构建特效,也难以望其项背了。

剧情设置上,它不像任贤齐版篡改得七零八落,也不像83版《射雕》、《神雕》一样,添油加醋增了毫无意义的拖沓情节(《神雕》原著40章,83版50集而95版32集可见一斑),而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删繁就简。不过偶尔剪辑过于凌厉,致使某些镜头语言的呈现,会仓促得让观众不明所以。

短板自然还有,台词浅白现代,「混账」、「岂有此理」二词,竟重复了数十次之多。另外,尽管贡献了《神话·情话》、《归去来》两首大热主题曲,由于制作紧迫,它跟当时许多电视剧一样,还是缺少正经的OST,你总会听到到处挪用的种种配乐,如宗次郎《故乡的原风景》、赵季平的《西天取经路遥遥》等等。

我说这版《神雕》缔造神话,实则它诞生之际,反响并非如此。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10)

金庸先生在各大访谈,仍倍加推崇刘德华陈玉莲版本,起初香港媒体舆论,也仍以刘版马首是瞻,而且当年,许多观众对古天乐等新人的出演颇不以为然,争议之哗然,如同今日的每一部翻拍。那时香港的收视率,在同年TVB的电视剧里,《神雕》还排在《刑事侦缉档案》等作之后,固然成绩不俗,却还远称不上「神话」二字。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11)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12)

直到引进大陆,它才真正迎来了火爆反响,更在亚洲其他地方,获得了新生,并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它越来越被更多人所认可。

你看,《神雕侠侣》影视剧有这么多版本,偏爱哪个版本,本是一件很主观很私人的事,有些人容易陷入「厚此薄彼」的误区,以为认可一个版本,就是否定另一个版本,其实花开并蒂本是常事,漫说群星荟萃的刘德华陈玉莲版,孟飞潘迎紫和李铭顺范文芳的版本也曾经取得了收视佳绩,他们一定也是某些人心目中,最合衬的杨过小龙女。

时光固然自带滤镜效果,会以情怀替过去的作品加分,时间也是一张滤网,千帆过尽,总会有真正经典的作品,留待后人讨论、铭记。

古天乐版神雕谷底相见(古天乐版神雕为何经典)(13)

◆往期回顾

扫描二维码,关注言少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