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和我一起梦回前朝

描写立秋最恰当的诗句(立秋这7首古诗词)(1)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不知不觉,夏天已经接近尾声,但是炎热还没有过去。

因为“三伏”还没有到来。

不过没关系,今天我们用7首古诗词,提前感受一下秋风瑟瑟。

以及秋天那令人心旷神怡的韵景。

.....

....

...

..

描写立秋最恰当的诗句(立秋这7首古诗词)(2)

(第 1 首)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摘自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笔下的好诗句太多,哪怕是关于秋天的,比如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但是在这首诗里,杜牧写得已经是9月重阳之深秋了,诗人张祜到池州来看他,两个人一起登齐山,杜牧作诗留念。

公元845年,是杜牧仕途的困顿期,张祜同样如此,所以两个人惺惺相惜,都略有些惆怅。

描写立秋最恰当的诗句(立秋这7首古诗词)(3)

(第 2 首)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摘自晏几道的《鹧鸪天》

晏几道这一生,风流不羁,父亲本是前宰相,可自己却执意游风尘,所以经常出入秦楼楚馆。

也因此结交了很多歌妓,他有很多词,都是写给青楼歌女的,包括这首《鹧鸪天》。

这首词晏几道写得很是伤情,为离别后之慨叹。

这就是人心的矛盾之处,他本知歌女无情,却还是眷恋不舍。

俨然秋叶对树木的依恋,最终都会堕于北风中。

描写立秋最恰当的诗句(立秋这7首古诗词)(4)

(第 3 首)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摘自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谢朓楼”为著名的“送别楼”,所以很多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过经典诗篇。

李白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53年秋,此时他客居宣州不久,有友人来访,临别之际李白设宴送行,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

其实此时李白的日子过得并不好,离开长安后,他再次飘蓬江湖,所以诗中悲凉之意尽显。

描写立秋最恰当的诗句(立秋这7首古诗词)(5)

(第 4 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这首诗,是一首“怀人诗”,崔雍、崔衮为他的表弟。

公元833年,令狐楚调任京职,所以李商隐离开了太原,曾在玉阳山悟道4年,但期间曾客居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

仕途的不如意(之前数次落榜),让他开始怀念故人,以及表兄弟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所以落笔伤秋,吟风叹晚。

描写立秋最恰当的诗句(立秋这7首古诗词)(6)

(第 5 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摘自刘禹锡的《秋词二首》

古人提起秋天,皆有伤怀之意,唯独刘禹锡喜欢秋日的晴朗,所以他是“诗豪”。

刘禹锡这首诗,作于他贬官朗州期间,由此可见他豁达的心胸。

万里晴空之下,几只仙鹤冲开云浪,乘风而去,刘禹锡见此景诗意已成,便随着鹤迹一起扶摇直上。

这自然是一种比喻,同时也展现出了刘禹锡乐观的人生态度。

描写立秋最恰当的诗句(立秋这7首古诗词)(7)

(第 6 首)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摘自元稹的《咏廿四气诗 立秋七月节》

元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把“二十四节气”都作了诗的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最重要的是,每一首他都写得很好。

因为全诗有24首,所以无法确定是写于哪一年,更不知道是否是在同一年完成。

从这首诗的意境中看,唐代的旧历和今天的节气变化相差不大,同样是七夕刚过。

所以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真的是上可观星,下可玄地。

描写立秋最恰当的诗句(立秋这7首古诗词)(8)

(第 7 首)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摘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王勃的《滕王阁序》素有“千古第一骈文”之美誉,其辞藻之精炼华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王勃的这两句诗,自可谓是这篇“千古奇文”中之最“甲”诗句。

也是描写秋天最美的诗句。

虽然《滕王阁序》是骈文,但这两句亦可谓是“诗句”,因为上下句平仄交替,对仗工整。

遗憾的是,王勃27岁英年早逝,所存作品不多,否则他的成就当不止如此,甚至有人说,堪比李、杜。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