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接触CT的过程中

常常会听到临床医生、技师

总是会这样子亲切地称呼某台CT为

诸如16、64排CT

或者是32层、128层、256层CT

如果你对CT这种医疗设备不甚了解

是否会产生疑惑

同一台CT为何有不同的叫法?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增强ct与高分辨ct区别(怎样看待CT的排与)(1)

自1971年,Hounsfield在英国发明第一台用于人体检查的CT以来,经过50余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深入人们生活,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检查设备。

对于很多人来说,很容易混淆这两者,其实“层”和“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排”是指CT探测器在人体长轴(Z轴)方向的物理排列结构,即探测器实际数目,是CT的硬件结构性参数。

而“层”是指CT数据采集系统同步获得图像的能力,即同步采集图像的DAS通道数目或机架旋转时同步采集的图像层数,是CT的功能性参数。

日常我们所说的某医院CT是64排的,其实是说64层。因为探测器数目对描述CT性能没有多少意义,而X线球管扫描一圈所得图像数即“层数”,才有实际意义。这也就是很多影像学业内人士强烈要求放弃“排”这个提法的原因了。

图片

“排”是指CT扫描机探测器的阵列数,一般排数越多,探测器宽度越宽,一次扫描完成的宽度越大。有人将多“排”CT称为多“层”CT(multiple-slice CT,MSCT),在多数情况下两者的含义相同,即有多少“排”探测器,一次扫描即可完成多少“层”图像的采集。但也可以不同,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排数小于层数且两者为倍数关系;另一种就是排数大于层数且层数、层厚可人为设定。

不同厂家采用不同设计原理,根据自身对市场把握,从而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但CT图像清晰度和探测器排数关系不大,主要是和X线剂量、矩阵数、扫描视野和重建算法有关。

CT探测器排数越多,决定了扫描时间就越短,越有利于运动部位的检查,比如冠状动脉扫描。但是对于其他部位来说,检查结果差别不大,都能满足诊断需要。

多排CT的研发经历了2排、4排、16排、64排直到256排,主要就是解决冠状动脉检查的,因为心脏是不能停止运动的。扫描速度越快,运动引起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冠状动脉检查肯定是256排要好于64排。

因此,对于CT检查各种疾病来说,除了冠状动脉病变外,采用64排/层以下的CT,即可满足临床需求。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