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彩的方法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跟着鲁迅、茅盾、茨威格几位大师来学一下欲扬先抑吧,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王帆老师精讲初一语文阅读与写作?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王帆老师精讲初一语文阅读与写作(跟着名师学写作)

王帆老师精讲初一语文阅读与写作

文章出彩的方法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跟着鲁迅、茅盾、茨威格几位大师来学一下欲扬先抑吧。

欲扬先抑的写法就是想要发扬凸显某种事物,就要先压抑、控制这种事物。或者说,在表扬、褒奖一样事物之前,先批评、贬抑这样事物。描写的时候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欲擒故纵,拐弯抹角。通过欲扬先抑,能够使作者的感情抒发得更加全面与具体。让读者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在儿时的作者看来,长妈妈是个令人厌烦的人。她“常喜欢切切察察”,没有知识,礼节多,规矩多,可以说是一个粗俗愚昧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给“我”购买了《山海经》,使“我”大受感动,“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以至于对过往所有的抱怨,“从此完全消灭了”,并且对长妈妈“发生新的敬意了”,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正是这种感情转变,使长妈妈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得到了彰显。

再看文学巨匠茅盾先生写的《白杨礼赞》文章在描述完黄土高原黄绿错综的景色后,接着写这样的景色带给作者的感受:先是感受到“雄壮”,接着又觉得有一些“单调”,为接下来写猛然见到白杨时“惊奇地叫了一声”作衬托,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蓄足气势,这是欲扬先抑。再如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紧接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也是先抑后扬。此文欲扬先抑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也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再如奥地利小说家是茨威格先生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文章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后半部分话锋一转,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出“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我的拙作《“败走麦城”》也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文章前半部分写“我”赢了前三局球后是如何骄傲自满、不可一世的。在第四局上“我”开始输球,然后是一败涂地,败走麦城。文章这样写就把“我”因骄傲而先赢后输的原因形象地写了出来。

再如我的拙作《我爹的故事会之“我不吃药”》,文章前半部分写李龙池得了病,疼死也不吃药,家里人谁劝龙池看医生,他就骂谁。读者读到这儿,以为龙池手里没钱,或是性格古怪,在文章最后,我们看到龙池临死前家里还有很多钱,原来他有病不让请医生是为了大家庭,为了子孙后代省钱啊!文章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李龙池省吃俭用为家操持一生的形象写了出来。

大家看,在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很不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