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1597年-1666年),明末清初人。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

他本人陪伴清开国四代君主,是清初一代声名卓著的开国宰辅、文臣领袖,被列为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一。

范文程为什么不配享太庙(范文程其人)(1)

其智谋韬略堪比诸葛亮,但声名远不及诸葛亮宏远。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军下抚顺,大肆掳掠,并将所得人畜三十万分别赏赐给有功官兵,降民编为一千户。范文程即在这被掳降民之列。他有幸未被杀掉,编入满洲八旗镶红旗为奴。

范文程被掳之后,忍受歧视和百般凌辱,他在郁郁中度过了近九年的漫长岁月。后因投奔努尔哈赤命运始得以改变。

范文程因文才见长,被努尔哈赤用于掌管文案,并参与战事谋划事宜,行军打仗伴随左右,因谋划多中,受到努尔哈赤的善遇并日渐重用。

历史公认他为大清立国做出了贡献,贡献之大非一般冲锋陷阵的武将可比,他的贡献绝不是坐而论道式的止于口头笔端,绝非所谓的“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类的酸楚文人所能比。他出的招数不但屡屡见效,且对大明来说基本招招致命。

第一招,是劝毛文龙手下孔有德、耿仲明二将来降。

此二人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因为此二人来降,造成明朝的军事形势从此开始逐渐逆转,此后节节败退一发而不可收拾。

孔有德、耿仲明是东江总兵毛文龙部将,因袁崇焕督师蓟辽,毛文龙对袁崇焕不是太顺从,性格桀骜不驯。袁崇焕借阅兵将毛文龙处死。

范文程为什么不配享太庙(范文程其人)(2)

此时山海关内外有袁崇焕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皇太极被困在关外,无计可施。

这两位降将向皇太极建议,关内外无法突破,可从“龙井关攻入”。龙井关是明都东北的长城口,此去经过蒙古,沿城入关。此关若入,便可向洪山、大安二口,直入遵化,遵化一下,明京便摇动了。

皇太极采纳了他的建议。太宗亲自带兵出征,龙井关仅几百个守军,轻松拿下。一路长驱直入,朝野震动,亚历山大。

明各地奉诏勤王,袁崇焕奉旨,派赵率教、满桂等率军入援,自己亦带领祖大寿、何可纲两总兵,随后启程。各路援师,渐渐云集。有袁崇焕,明庭暂且基本无忧。

范文程的第二计,除掉袁崇焕。

大军进到遵化城下。袁崇焕调来援军,两军相持,明军更有优势,满军劳师远征有给养不足之忧。于是范文程设反间计欲除掉袁崇焕。

一天北京德胜及永定门外,地上遗失有两封议和书,系是满洲太宗写给袁崇焕的。

明京两门外的议和书,都是范文程编造,派人放在那里。守门的兵士,得了此书,飞报明帝。

明帝因袁崇焕此前擅杀毛文龙,就已经对他不满,又听袁崇焕自作主张,擅自议和的消息,忍耐不住,立即召见崇焕,指责他种种专擅,目无尊上,命锦衣卫将他下狱。

他的下属总兵祖大寿、何可纲,闻主帅无故下狱,唇亡齿寒,心灰意冷,率兵奔回山海关远行避祸。

大明这次果然计了。

袁崇焕被关在监狱里并没有立即杀害。一年以后才杀害。

此次回去之后,皇太极先集中兵力剿灭了朝鲜。然后考虑全力拿下山海关这个障碍。

当时山海关由洪承畴率重兵把守。两军相持多日还是难以攻下。这次范文程献第三计,

就像历史上的曹操和袁绍的乌巢之战,攻其粮草。

不出所料,结果数百车粮草被攻击缴获。因此明军元气大伤,十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洪承畴被活捉,几个副将自杀而亡。

自这一战以后,明朝能打仗的将官几乎损失殆尽了。

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52岁时去世,摄政王多尔衮主事。

范文程向多尔衮建议,献出第四计。

范说明帝已经自杀身亡了,现在是李自成坐镇北京。建议他立即出兵。理由是群龙无首,李自成在京只知道烧杀抢掠,人心并未归附。

趁此一盘散沙之际出征可一举得手。多尔衮采纳了他的建议。范文成向他建议出行策略,必须严明军纪,禁止烧杀掠抢,以收买民心。

清军长驱直入,路遇吴三桂这个劲敌,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降了大清。稍费周折终于定都北京。

清军攻占北京之后,多尔衮面临一个异常复杂的政治局面。明朝的京师,在短短的43天里,先后被李自成和清军夺取。

明朝的忠臣遗老、投降李自成的官吏、未来得及撤走的起义军、饱受战祸的黎民百姓,几百万人混杂在北京,这残局不好收拾。

多尔衮听从了范文程的建议,下达了“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的命令。一时间初步稳定了民心,百姓悦服。

同时宣布“本朝定鼎燕京,天下罹难军民,皆吾赤子”,言行一致,以安定民心。

多尔衮忙于军务,范文程被推到了前台。他以政治家的胸怀,抱着治世的夙愿,化敌为友,争取大批汉族官吏和民众的信任,宣传施以“仁政”,并且“颇爱百姓”,自己现身说法。

范文程当时“每日坐午门右决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范文程一生历经四世,为清朝开创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对清朝功绩可与汉之张良、明之刘伯温相提并论。

他韬略过人,又能以高超的技巧说服人主接受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巧妙地转变为现实,不愧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初二日,范文程因病去世,终年70岁。

范文程为什么不配享太庙(范文程其人)(3)

康熙帝知范文程病故,亲撰祭文,遣礼部侍郎黄机参祭,赐其墓葬于河北怀柔县红螺山。

《清史稿》评价他:文程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

本文参考资料《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