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由于《神雕侠侣》很好地衔接了《射雕英雄传》,加上书中的杨过、小龙女的爱情故事深入人心,即便《神雕侠侣》落下帷幕,依旧有许多读者妄图在后续之作的《倚天屠龙记》里再一次追寻杨过和小龙女的身影。

还有一些武侠迷们对神雕时代的郭襄念念不忘,郭襄的明丽动人、豪爽开朗让很多读者记忆犹新,可就在杨过和小龙女转身走下华山之际,16岁的郭襄望着杨过离去的背影哭得伤心欲绝。郭襄后续的情感之路会如何?她能否忘了杨过找一个如意郎君共闯江湖?

襄阳大战杨过为何不去帮助郭靖(难怪黄衫女精通九阴白骨爪)(1)

一、让人眼前一亮的黄衫女子

让人遗憾的是,看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会知道,相对于射雕和神雕,倚天并没有很好地衔接前两部作品,而且在人物的塑造以及剧情的铺设上,颇有些青黄不接和拖泥带水的味道。原来,金庸仅仅写了两章就匆匆地将郭襄从19岁写到离世。至于郭靖、黄蓉为何会战死襄阳城?杨过、小龙女到底身在何方?金庸也没有点明。

可圈可点的是,倚天时代出现了一位黄衫女子,史红石称呼她为“杨姐姐”,加上黄衫女子飘然而去的时候说了一句“神雕侠侣、绝迹江湖”,更坐实了她就是杨过的后人。至于黄衫女子是杨过的孙女还是曾孙女,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黄衫女子的出场方式也颇有特色。相比于低调内敛的杨过和小龙女,黄衫女每一次的抛头露脸都非常讲究排场。原文写道,每逢黄衫女子登场之际,都会传来一阵悦耳的琴箫合奏之声,在四位白衣侍女、四位黑衣侍女的簇拥之下,黄衫女子和八位侍女脚踩卦位,犹如仙女下凡一般从天而降……

襄阳大战杨过为何不去帮助郭靖(难怪黄衫女精通九阴白骨爪)(2)

二、黄衫女子身上的谜团

一些读者认为,黄衫女的琴箫合奏象征“续弦”,暗示小龙女早已死去,杨过不是娶了郭芙就是娶了程英为妻,否则黄衫女的风格为何和杨、龙二人格格不入?

更有意思的是,黄衫女子制服周芷若的招式也并非古墓派武功,而是《九阴真经》里的九阴白骨爪。这一点让黄衫女子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她到底从哪里学来的这门武功?

需要指出的是,杨过、小龙女当年在古墓的时候曾遭遇了李莫愁的偷袭。原来,李莫愁和小龙女本是同门师姐妹,只不过李莫愁叛逆不羁被前任古墓派掌门逐出师门。

被扫地出门的李莫愁心有不甘,她偷偷潜入古墓,为的就是一窥《玉女心经》里的奥义,却不料撞上了练功走火入魔的小龙女。

襄阳大战杨过为何不去帮助郭靖(难怪黄衫女精通九阴白骨爪)(3)

杨、龙联手也敌不过李莫愁,小龙女却借助古墓的机关密道带着杨过暂时逃离了李莫愁的追杀。随后,身受重伤的小龙女被杨过抱进了古墓的石棺里,从而发现了石棺背后的秘密。

其实,林朝英死后,王重阳曾偷偷潜入古墓,将一部分的《九阴真经》刻在了古墓的石壁之上。王重阳为何要将《九阴真经》留在古墓的石室里呢?原来,林朝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武学奇才,为了克制全真教的武功,她自创了古墓派的玉女心经。

王重阳潜入古墓发现这个秘密之后,他借助《九阴真经》里的精妙招式又破解了林朝英的《玉女心经》,并将破解之法刻在了古墓的石室上,这就有了那一句“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从以上的剧情分析来看,王重阳留在古墓的《九阴真经》并非完整,只是包含了一些解穴、闭气、移魂大法之类的修习之法,但对于《九阴白骨爪》却是只字未提。

襄阳大战杨过为何不去帮助郭靖(难怪黄衫女精通九阴白骨爪)(4)

既然如此,黄衫女子作为杨过的后人,她为何却能将九阴白骨爪练得炉火纯青,并于电光火石之间击败周芷若,最终再一次化解了张无忌的江湖危机?

三、杨过的后续行踪

有一种可能就是,杨过、小龙女在归隐之后又再一次和郭靖相逢。在《倚天屠龙记》里,金庸写道:黄蓉聘得高手匠人,将神雕大侠杨过留赠给郭师祖的一柄玄铁重剑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铸成了一柄屠龙刀;又以当时最为锋锐的两柄宝剑,杨过大侠的君子剑与杨夫人小龙女的淑女剑,熔合而铸成一柄倚天剑。

通读《倚天屠龙记》我们能知道,郭襄后来再也没有见到过杨过,那杨过又是怎么将玄铁重剑以及君子剑、淑女剑赠给郭襄的?

大家注意金庸的一个用词,那就是“留赠”。杨过怎么留赠的?有可能是杨过又去了一趟襄阳城,将玄铁重剑交给郭靖,也就是转赠给郭襄。

襄阳大战杨过为何不去帮助郭靖(难怪黄衫女精通九阴白骨爪)(5)

对于杨过,郭靖一向将他视若己出,早就想将降龙十八掌等神功尽数传给杨过。可杨过时运不济,不是被大小武排挤,就是被黄蓉针对,杨过甚至还被郭芙硬生生斩掉了一条手臂。

痛失一臂的杨过这辈子终究和降龙十八掌无缘了,但郭靖心念一动之下,将烂熟于胸的《九阴真经》倾囊相授,也算了却了一番心愿。

杨过得了《九阴真经》之后,再一次带着小龙女退隐江湖。过了几年,蒙古的忽必烈厉兵秣马、卷土重来,他率领十万铁骑踏平了襄阳城,郭靖、黄蓉战死沙场,而郭襄则远在西川逃过一劫。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就能解释黄衫女为何会九阴白骨爪了。至于黄衫女的奶奶是小龙女还是郭芙、程英,恐怕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