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笔

信仰的美文(散文信仰)(1)

依稀记得儿时母亲内心的一种信仰——至高的信仰,在我的记忆里。我们那个地方就是地道的土农村,谈到思想这块那就更不用说了大家一致尊奉的都是纯金派—佛教,还不是那种简单的拜拜就OK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是不变的祈福的日子,家家户户大鱼大肉敬奉香堂告慰神灵,至于神灵能否收到来自世界角落杂乱的心声那就不得而知啦。但我总能在家里的佛堂里见到母亲跪拜的形影,闭目凝思、心无杂念、唯有一片赤诚的笃信之意。偶尔还听见嘴里念叨着什么密语之类,手里拿着神木子举起然后轻轻落地,在她的脸上我看见有一丝遗憾,然后第三次的落地声再次响起,而这次终于打开了神灵的心门接纳了这次笃诚的拜念。那时我并不怎么在意母亲当时的举动,只是想着案桌上放着的供奉之物。还记得十五岁那年母亲带我到隔壁村进行一次成人的洗礼(对了忘记说的是我小时候可是让人躲而不见,家里的人每次都给我十足的电力让我浑身寒战)母亲听说通过这样的洗礼可以让以前肮脏的灵魂获得新生。当时在我看来觉得十分好笑但是迫于家里汹涌的舆论压力我也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说也奇怪自从上次转晕了头之后我的性情来个360度转弯,在家人的眼里我不再是那个只会偷钱的贼,开始会帮家里干农活、做家务,一副忠厚老实的乖乖相。直到现在我也很难理解那次简单的洗礼教我彻底的脱胎。

信仰的美文(散文信仰)(2)

那次好像听我二姐说起母亲要加入信奉基督的行列,至于母亲那时经过什么反复的考虑过后做出的决定我也不得而知。但我支持母亲内心世界里选择的信仰,我也不愿意见到之前母亲各种离奇的神灵事件。母亲的观念里依稀有着旧封建时代的影子,然而一切可以见到的内在都是存在缺陷的。那次回家看到家里挂满了耶稣的神像,房间里传来阵阵的赞美耶稣的美曲,令我惊诧的是母亲居然能听懂歌词里传达的心声,还能逐字不漏的跟着音响翻唱。如果不是当时那个年代的艰辛让母亲连小学都没读过,或许今天在我面前的母亲该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啊。想着都让我有点辛酸的痛楚,对于母亲的朴实还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是我唯一安慰的借口。母亲都会在周末骑着一辆属于她的自行车到县城参加例行礼拜会,值得一提的是母亲能在晚年自学成才,学会了骑自行车往返每个遥远的村落,为此我是经常在外人面前夸耀自学的母亲。母亲的虔诚感化了耶稣的圣恩,于是大家决定在我家设立驻会点,每个礼拜天晚上七点集体感受耶稣的圣恩。虽然母亲大字不认几个但每次看她安静的坐在角落和大家一起虔诚的祷告,在她无比自豪的心界里耶稣是她唯一永恒的信仰,只是在她认识的领域里由于先天不足难以顿悟耶稣至真的神念。她的祷告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的话语,却夹杂着那份对家人虔诚的祝福、对耶稣无比敬爱和尊崇的信念,有几次我在母亲祷告结束和她说起这事她却不知道自己说了哪些重复的话语,我把说过的话跟她说了一遍但过后她还是出现重复的祷句,以后我再也没提起过这事因为我只要母亲有这份纯洁与敬爱的虔诚的心就足够了。

有时我会很厌烦的发起母亲的牢骚,太过神经式的信仰会让灵魂失去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觉母亲对于耶稣的膜拜接近水深火热之中,她会一天24小时都在默念耶稣的神恩、她说只要祈求内心的祷告耶稣就会化解世间所有的病痛和仇恨,对于她的观点我一直站在反对者的立场和她对峙,以致每次见到她在祷告我都避而远之。我是觉得耶稣是活在人的心里,而生活是外在的物质,精神是永远替代不了物质的贫瘠。母亲还是年复一日的按时祷告在她的心里耶稣早已生根发芽,主宰命运的神灵。

信仰的美文(散文信仰)(3)

直到毕业多年以后我也走进了耶稣神圣的殿堂聆听它的福音,感受在一片纯洁的海洋的怀抱下虔诚的祷告。那时耶稣告诉我们:信仰无所谓真假,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坚持这种信仰使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寄托。于是我已不再强求母亲那些祷文里面有多少重复的字句,这是母亲那片纯净的心湖上唯一的涟漪,也只有耶稣的福音溶化她内心的恐惧和疑虑。信仰是一个人的自由,活在这珍贵的世间我们的心灵需要一份坚贞的信仰,在这充满爱恨情愁、物欲横流的都市星空下再也不是纯洁的脸,那是戴着一副伪善的面具如同行尸走肉的生活。

我想要的信仰,就像我的母亲一样朴实的心灵里有一朵正在开放的灵魂之花。

《信仰》

走不完的路

留下半片断去的印迹

再一次

做最后的祷告

时间的背后没有尽头

就像她温柔的水

洗净男人和女人的心房

她像一朵无处不在的花

谁也没有见过她的灵魂

却在人性的深底看见了

她 庄严而神圣

世界都在聆听她

和平的祷念

从灵魂注入的瞬间

飞翔的白色

化作一片纯洁的浮云

归去吧!

她是我们唯一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