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文写于2018年6月期间,彼时《君临天下高能版》刚刚完结不久,本人看过两个版本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便写下此文。正如内容创作大佬木鱼水心曾说过的一句话,“影评某种程度上,是让看过这部片的人不那么孤单的东西”。也许,我还不能做到让人“不那么孤单”,但希望不是让人浪费时间。

【正文】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1)

【多图警告;

本文为个人一家之言,有异议者请移步评论区理性文明发言讨论;

图片均来源于个人视频截图或网络图片,侵删】

一小时前,我看完了《君临天下》。

近日闲着无聊,花了将近三天时间,将《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看完了。刚刚看完最后一集最后几个镜头,我内心的情感是百感交集的,有看到蓉姐姐苏醒后的欣喜,有看见明月相聚时的感动,甚至在全片结束之后,我还激动地鼓起了掌。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2)

端木蓉苏醒

其实之前知道小五完结的时候,我就打算一口气看完的,但当时心情一直比较低落,希望找个好时间认真看完,以免负情绪影响我对小五的评价。

从14年开播以来,到如今,我从每次更新都立马下载到手机上看,到后来渐渐积累一口气看十几集,再到这几年的逐渐淡忘。还记得两年前我还在知乎的“秦时明月”相关话题下回答疑问,甚至为天明和月儿的感情路线写过一篇文章,而这几年每每在知乎上讨论起秦时明月,我总以一种“早已弃坑”的姿态去面对。实际上,我对秦时的感情一直都不曾衰减,只是觉得自己一直面对一些苦闷之事,无暇顾及那些故事罢了。如今看完小五,我发现其实我还是当初那个我,对秦时明月还是那般喜欢。

不得不说,看完小五之后,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对于这IP能延续至今,并且故事线逐渐铺开,故事布局越来越大,可见玄机科技的实力与野心;另一方面,一些本不应存在的瑕疵实在太多,包括故事发展,叙事方式,配音配乐,人物动作等等,虽说瑕不掩瑜,但总觉得有点难以启齿。总之,于我而言,又爱又恨。

先说说优点之处。

一、故事布局开始扩大

个人认为,小五中后期引入农家线,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决定。

从第一部到第四部,墨家、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都一一铺展开来,唯独农家和名家都只有一个代表人物,其背后的组织构成、分布,都没有细细说明。名家倒还好,毕竟公孙玲珑还没有比较主动积极地加入到政治斗争之中,不说倒也无妨,而农家作为弟子人数众多的门派(小五中的设定是弟子人数最多的门派),仅仅只有胜七一人,实在太不合理。

然而,这么一个大门派,前四部丝毫没有提及,小五又要强势引入,其导线就必须足够有话题性。而“神农令”让农家的登场显得相当合情合理。群龙无首的农家因为一枚本应是侠魁发布的神农令的现世,加剧了农家内部矛盾,从而使这个一直未曾提及的门派轰轰烈烈登场,这种方式,个人认为处理得极为巧妙。而后期农家线一直以一种悬疑的色彩持续下去,最后的真相又是那么出人意料且情理之中,令人不得不感叹编剧脑洞之大。

这里不得不先说一下田蜜这个角色——她也是我认为小五中人物形象塑造最完美的角色之一。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3)

魁隗堂前堂主田蜜

田蜜的存在至少有四点作用:

1、将英布这一角色比较适当地牵扯到农家内斗之中,从而引出包括“英布和季布之间的嫌隙”,“季布的自暴自弃”,“小女孩和涟衣是昌平君之女”等等副线,间接丰富英布和季布两个角色。

2、由她的往事,将胜七当年的故事引出来,一方面,使胜七的人物形象相较前几部更加立体,另一方面为我们埋下“罗网已经渗入农家”这一条暗线。

3、田蜜作为魁隗堂堂主,她的立场几次决定了农家内斗的局势——甚至连最后她被弹劾都间接决定了农家最后侠魁的角逐。

4、由第二点引申,使她最终成为“惊鲵”的替死鬼——虽说最终还是被纵横双剑识破,但这一波泼脏水足以让人不禁感叹编剧之才华。

记得两年前小五更新到田猛被杀前后——当时我还是追更的——当看到田蜜出现之时,我便怀疑此女子是否是幕后黑手。前几日看小五时,我也数次怀疑。若不是提前在网上看了剧透,我估计自己也免不了在七十多集的时候被编剧打脸一番。

然后农家线一直提到一个阵法:地泽二十四阵法。英布初看此阵法时说过,如果这个阵法运用到军事之上,想必是相当一股力量。虽然后期龙且等人用硫磺火药之法,诈退了两千多人的地泽二十四,但个人认为,这个阵法很可能为后期陈胜(即胜七)吴广(即吴旷)的起义埋下伏笔。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4)

地泽二十四阵法

此外,短短四十多集的时间(如果按照前四部的每集时长估计只有二十多集)内,将农家的历史、思想成就、组织构成、势力分布、关键人物、组织决议方式、组织独到之处等等都一一展现,且令人印象深刻,相较之前花巨大篇幅介绍墨家和儒家,编剧之水平真的已经提升了许多。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5)

农家六堂&神农令

再说远点,小五除了农家内斗一线之外,还有三条伴随剧情而出现的明线和一个为小六或小七埋下的伏笔。

明线1:扶苏被谣言篡位,并发配到边疆,参与蒙恬讨伐胡族的战争。先不说这条线中罗马人与蒙恬对战是否显示,但至少这条线对于扶苏、蒙恬的刻画是相当深刻的。而且这条线也为咸阳胡亥和罗网的谋逆埋下伏笔——胡族女子和胡亥一样双瞳异色。不过我也有点佩服编剧的脑洞,居然能把胡亥和胡族联系在一起,就因为都姓“胡”?我胡必烈第一个不答应。

明线2:影密卫借由白屠,深入了解了罗网的阴谋,并且开始了与罗网的斗争——这条线其实想远一点,便是朝堂上的政治斗争,拥护始皇帝的一派和暗中拥护胡亥赵高一派之间的斗争。该线的发展虽然在小五里并非主线,但个人认为这条线的重要性,却是小五里最高的。

明线3:天明少羽石兰三人的蜃楼冒险之旅。虽然这段冒险一直给人一种游离于主线之外的感觉,且时间线模糊,剧情松散,但整体而言我是十分满意的,下文也会详细点评一下。

最后是一个伏笔:天人两宗比武论道争夺雪霁。个人猜测,小六前期——也有可能是前半部分——关于农家最后的危机解除之后,应该就要重点开始讲述道家的那些故事了。虽然道家从第三部开始就已经一点一点展现出来,但其整体面貌,现在还不明朗,因此小六肯定会着墨于此。其实,这也是秦时一贯的风格,一二两部加上第三部前期着重讲述墨家的三两事,然后小三后期直到小五前期以儒家为主,墨家为辅,小五后期则是重点聊聊农家。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6)

天宗晓梦&人宗逍遥子

关于天明少羽石兰三人的蜃楼冒险之旅这条线,个人的评价为剧情松散,但整体属于优秀范畴,且填上了许多前作挖下的大坑。

依稀记得小四最后天明少羽石兰三人乘坐零式白虎飞上蜃楼的时候,网上有人感叹,时光荏苒,当年骑乘白虎的三人,换了一个。看了小五之后,我都有些怀疑玄机的编剧是不是刻意提醒我们——小二的时候,三人小组是先经历过重重试炼,之后乘坐白虎回归,小五的时候,三人小组却是先乘坐白虎,飞向虎狼之地,然后又一次经历重重试炼。

然而,这次的冒险,天明不再是那个在墨家禁地什么都不懂的傻小孩了。当他身受毒针之后,他懂得了什么叫做“牺牲”;在大家为谜题困扰之际,他拼命动脑破解玄机;面对强大的对手时,他不仅没有退缩,而且还奋起反抗,创造烤鸡九式。当然,他还是最初那般天真烂漫,咋咋呼呼,但他也不再是当初那个靠着运气和主角光环走过险境的傻小孩了。最后,天明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凭自己的实力,将月儿找到并且带回来——找,是找到了……

而关于少羽和石兰的感情,我觉得至此终于可以让我有所感动。之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讨论天明和月儿之间感情的发展。文中也表明了我对其他感情线的无视或者不能感同身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那些感情线都有点太顺其自然了,没有太多的波澜。少羽和石兰的感情线,在小五之前,我就是觉得发展太突然,而且后期大多是含蓄而内敛的。直到小五少羽双目失明,石兰牵起他的手愿意成为其双眼的瞬间,我才真正为这对苦命鸳鸯而感动,我也开始希望秦时明月的故事写到火烧秦皇宫或者楚王分封天下就好了,后面太虐,我不敢看。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7)

石兰&少羽

此外,该部分还比较详细描述了阴阳家的构成和其法术的分类、境界的分层等等,还是借教授姬如千泷(月儿)说明的,也不算太生硬。

软肋便是故事松散,明明是差不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剧情,被分散在将近二十多集之中,片段式讲述,若不是一口气看完,真的很容易忘记前面的剧情。

总而言之,现在秦时的布局逐渐扩大,人物越来越多,各大门派也逐渐走上动画历史舞台,给人一种动画版《权力的游戏》的既视感,恢弘磅礴。

二、人物刻画能力逐渐提升

这部分,我不谈那些在小五之前就登场的人物,而谈谈几个个人认为刻画得十分完美的新人物。

1.章邯

记忆中,最早知道秦朝末期名将章邯,是通过高希希指导的电视剧《楚汉传奇》。里面曹卫宇饰演的章邯让我有点印象,从一开始的郁郁不得志到后面的反秦投楚。不过当时章邯的确算是一个小人物,我也没有太过在意。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8)

《楚汉传奇》章邯(曹卫宇饰)

而小五的章邯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惊艳。华丽的登场,加上对事物明锐的洞察力,还掌管着始皇帝的贴身影密卫,简直可以算是高富帅了。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9)

《秦时明月》影密卫首领章邯

尤其是小五第一章节噬牙狱的故事,真的让我看到什么叫做斗智斗勇,什么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把反派写得智障,只是没能跟上主角团队的思考才落败,这样的反派才是比较有血有肉的。

加之后期他两次对峙罗网,让我反而有点心疼这位孤身战斗的将军。虽说影密卫和罗网都是帝国的武器,但罗网高手林立,影密卫归了包堆有名的就章邯和韩信,其他的都只是无名小辈,送命的货色。不过就这样,章邯还能和罗网拼个你死我活,虽没占上风,却也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此外,章邯后期还有一次和纵横双剑的密会,也是耐人寻味。至少让我觉得这个人物并非一味地对抗反秦实力,该合作交流的时候也要合作交流,这样的“反派”,才是真正让人觉得真是可信的存在。

现在想想,恐怕也正是这段时间他对抗罗网,才导致后来胡亥上位之后,他备受冷落吧。

2.钟离眛

除却上面说的田蜜和章邯之外,小五里形象比较立体,且不是由其回忆支撑,而是有小五里发生的一切所刻画出的人物,个人认为便是这位钟离眛了。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10)

兵家 钟离眛

钟离眛的身份设定很特殊,一方面,他作为非秦人的帝国军官,为人正直,不与白屠这般鱼肉百姓残杀无辜的败类同流合污,另一方面,他又是未来反秦势力的中流砥柱之一,“风林火山”中的“其疾如风”,可谓是矛盾的结合体。

不像“风林火山”的其他三位,他从一开始就是效忠于帝国的。然而,正是这么一位效忠帝国的军官,却亲眼见证了帝国的腐败,和所谓叛逆分子的抗争。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11)

“风林火山”

因此如何将他从一个效忠帝国的军官,发展成最终的反秦将领,是我最为期待的。不过就小五最后“风林火山”四人在山间纵马的镜头,我是比较不满意的,毕竟还没有从根本上让钟离眛感受到帝国的腐败,并决心为百姓的福祉而奋斗,所以那段戏显得有些突兀。

除了这三人之外,自然还有不少人物形象比较丰满的角色,但我不想细细评论,因为那些角色的故事都是由他们的“曾经”所构造的,虽然小五中发生了一些事儿让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但终究还是不能体现编剧之水平。

此外,典庆和梅三娘的人物设定,虽然“催人泪下”,但由于他们的感情故事都发生在过去,而且提及之时有点过于紧凑,令我比较难以融入其中。换句话说,他们之间的“兄妹情”有些唐突,不够顺畅。当然,他们的形象也是比较立体的,希望梅三娘在后期能够有更多的表现。

说完优点,我再仔细批评一下小五中的一些瑕疵。

这些瑕疵,根据其原因(个人猜测),分为两大类:

一、编剧水平的不足。

二、为了迎合观众而采取的赶工现象。

一、编剧水平的不足

我前文说了“现在秦时的布局逐渐扩大,人物越来越多,门派也逐渐登场,给人一种动画版《权力的游戏》的既视感,恢弘磅礴。”然而,我还有没说的便是,这仅仅只是既视感。小五还是很难从故事整体的叙事方面达到《权力的游戏》的高度。

其实从第一集开始,着墨于一位罗网刺客的自述,从而展开故事,让我不禁想起《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原著小说)第一卷的开篇。冰火的开篇是以三位守夜人的视角开始,引出了长城、守夜人、塞外之王、异鬼等等众多贯穿全文的设定。小五第一集的暗杀行动,除了牵扯出帝国内部的斗争,似乎就是以章邯为首的影密卫的首秀。

很明显,小五的叙事方式,也从前几部以天明为主视角,转为POV(Point of View)模式。诚然,这种模式在现在秦时布局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然而,小五给我的感觉似乎就有点学得还不是很到位的感觉。尤其是中后期农家内斗线开始引进,墨家、道家、纵横、兵家、罗网、影密卫等等卷入其中后,天明三人的冒险线,以及蒙恬那边的抗胡线便相对淡化甚至直接长期掉线——要知道在《冰与火之歌》中,哪怕龙妈前期几乎没有太多和维斯特洛大陆之间的交际,却也一直没掉线。

然后是某些桥段的感情转折相当突兀。具体便是盗跖的三段悲情戏和后期典庆梅三娘的“兄妹情”。

盗跖总共三次悲情戏,一次是在噬牙狱内和看守聊天,第二次是在看守舍生取义后的突然动情,第三次是在玄武内部回忆此事时的悔恨。个人认为这三段处理的相当尴尬。

先不说流泪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放在一个成年人身上是否合适,仅从感情转折来看,没有丝毫铺垫,不能让观众融入其中,便显得有些尴尬。

我之前在某处讨论秦时的文章(也可能是某处评论吧)中说过,秦时中最能让我落泪的,不是别的时候,而是天明的每次落泪。天明哭我就哭,为什么?因为我能够感受到天明每次落泪背后的情感基调,这是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所铺垫而成的。相较小五之中盗跖的三次悲情,就有点太过唐突。一来我们本身对盗跖这个角色的“家国感”就相对较弱,墨家的其他人物都有回忆去填充他们的家国,而盗跖在这方面一直处于空白。再者,盗跖本身属于乐天派,哪怕是在危险之地都能保持乐观,就因为自言自语的几句话便潸然泪下,相当没有说服力——哪怕中间先铺垫几句两人的对话,都比直接落泪来得顺畅。

而典庆和梅三娘的“兄妹情”,我上面也说过了。个人认为那段回忆明显就有“为了凸显典庆之死的悲壮”,而在短时间内强行加上去的。如果前期能够铺垫一下木头老虎等等象征性物件,或者铺垫一些两人之间观念的碰撞,那后面的感情爆发也就顺其自然了。

接着是几段由主角团队人物描述大背景的旁白,还是那个词:突兀。

其实从那几段旁白之中,我们是可以窥探到玄机的野心,一方面希望能扩大布局,另一方面又想使故事更加文艺。然而在表现方面却不禁令人失望。

毕竟像秦时这般长篇动画,本身其商业性和艺术性就很难兼得。我们沉浸在武侠豪情的欢愉之中,猛然插入一段鸟瞰时局的文艺旁白,就好像我们正在酒吧里尽情歌舞,突然有一人跳出来要义正言辞给我们来一段共产党宣言一般——两者从本质上都没错,但终究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突然交叉真的让人猝不及防。

好在小五后期这样“尴尬”的旁白几乎没有,不然真的会让人心生厌恶。

此外,小五最致命的一点便是时间线的模糊。这点其实在之前几部已经有所表现。例如小三中名家诡辩儒家那段,天明在对阵公孙玲珑时已经衣冠端正,而在事后却又是和少羽正在穿儒家弟子的衣服。那时的时间线虽然很模糊,但至少都还是讲得通。但小五中天明三人冒险的时间,明显和外部的时间有所出入,对于考究党而言,这简直是致命的。

可能会有人说,你上文各种夸编剧,这里又说编剧能力不足,这不自相矛盾吗?我想说,很明显小五中后期的农家内斗线和前期的故事,编剧应该不是同一个人,或者说编剧的水平忽高忽低。再者,这些“能力不足”之处都只是小瑕疵的表现,总体而言小五的编剧还是挺优秀的。

二、为了迎合观众而采取的赶工现象

1.配音问题。

认真看剧的小伙伴应该都听出了小五中不少配音的瑕疵。譬如班大师有数集配音演员更换;包括高渐离、田猛等演员的某几段配音并非专业配音设备录制,后期更是毫无修饰直接配上去;包括头曼单于、田猛在内的配音演员在某几个时期内配音水平极低,尤其是头曼单于在中期刻意加上外国人说中国话的口音,显得特别不自然。

其实现在很多人看剧也好,看动画也罢,只要是国语影片,大多都是“先听后看”的。换句话说,演员或配音演员的台词和配音首先决定了大家对所看的影片的第一印象。虽说就小五整体而言这种瑕疵属于少数,但这少数的瑕疵分布之均匀,是我很难理解的,几乎从前几集到最后几集,这种配音的问题都存在。

有人会说,可能是配音演员临时有事儿,或者状态不佳造成的这种瑕疵。个人认为,这种理由很难说服我,尤其是当我看了《君临天下高能版》之后,发现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我的心情就更复杂了。

我不苛责于配音演员,毕竟这些年国内优秀的配音演员越来越多,但终究还有些供不应求,一个演员同时配多部动画影视作品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我认为,既然你们做了,就要好好做,哪怕在连载期间这些瑕疵没有处理好,在后期的高能版里就应该好好解决一下。现实却是没有处理,真心让我怀疑当年玄机可以花费巨资重制《百步飞剑》时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哪儿。

2.日常动作的自然感

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存在于小五,从《百步飞剑》开始一直到如今的《天行九歌》,日常动作从来都很少让人感觉到自然——越是次要角色,其日常动作之僵硬程度就越明显。

之所以这个问题我在之前几部的评价中都没有明确指出,就是因为现在《秦时明月》已经连载到第五部了,而这种最基本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以解决。不是采访的时候都说了自主研发的软件使动画制作流程更加快速了吗?既然有这么多时间,就好好打磨一下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我可不希望自己看小六的时候,那些群演还像第一部里那个呈递军报的太监那般,动作生硬。

3.关于配乐的问题

小五的配乐主要有这么两方面的问题:

一.许多背景音乐在切换镜头之后戛然而止,而且往往是在曲子的高潮或准高潮部分停止,特别生硬。这个问题和“日常动作的自然感”一样,属于几部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了。

二.虽然有不少新的配乐,比如在蜃楼上偏和风的几首背景音乐,以及后期偏摇滚的背景音乐,但总体而言,小五的大部分音乐都还是当年《诸子百家》时的配乐——当然,也许是我个人对音乐的敏感度不是特别高,没有察觉出更多的新配乐。但参考日本动画的每一季都能出一张全新的原声带,秦时在这方面就稍显薄弱了。

4.部分对话时说话者的尴尬行为

这点属于极少数,但的确存在。即说的时候,包括发言者和倾听者在内,似乎都只是站着不动,甚至没有太多的走位,显得特别僵硬。可能制作组也察觉到这点,所以很多对话时,都给发言人以特写镜头,模糊其行为动作。

举一个例子,钟离眛和韩信在巷道碰面时的对话,钟离眛即使和韩信打趣说话,身体却没有多少动作(比如用手搭在韩信肩上,或者用拳头捶他肩头这种比较能体现朋友关系的动作)。相比后期同样的情况,另外一对关系不错的人的对话,其中的肢体语言就相对丰富了——具体哪对我有点忘了。

以上四点我之所以归类于“为了迎合观众而采取的赶工现象”,就是因为我感觉现在玄机有点太纵容观众了。从小五开播初期的月更,到半月更,再到周更,后来又回到半月更,我真心看出玄机科技为了观众的付出。然而,影视作品类最不能做的便是被不懂行业运行发展流程的外行人所指导,这些人就包括投资商和观众。毕竟国内现阶段没有一个适合所有动画制作团队的动画制作模式,不能达到每部动画都周更,所以既然实现不了周更,就好好半月更或者月更,或者全部制作完毕之后在上映。

再者国内并不流行DVD或者BD这种光碟的发行模式,动画制作过程中的瑕疵如果不能用别的方式(比如高能版这样的总结篇)去解决,那就基本定格了。

最后在说一点不知道应该分类到优点还是缺点之中的问题,那便是武功对决。

必须承认,小五的每场武功对决,基本都可以说是艺术性极高,动作极度流畅。毫不客气地说,每场对决甚至都合情合理到可以拿来分析其中对决双方的武功差距。

但个人认为问题就在于这些武功对决次数有些太多了,多得每场都很好,但也每场都让人记不清太多细节。怎么说呢?比如前几部中的武功对决,由于技术问题,很多对决时的细节很难呈现,所以其中不少的意识流呈现,譬如《诸子百家》中盖聂和卫庄的对决就属于意识流多于细节呈现,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之感,同时也让人印象深刻,堪称前三部武功对决的巅峰。而小五却似乎每场对决都是巅峰,那每场对决便都是普通了。

此外,小五的武功对决,也越来越趋于“神仙打架”。尤其是梅三娘、骨妖之类的以一敌百,我真怀疑以后要是诸子百家联合起来,秦军是否能够抵抗。

———————分界线———————

这篇文章整整写了将近一周,其中断断续续许多次,又深思熟虑地矫正了许多用词,不想说什么辛苦,只希望看到的人能够明白我对秦时明月的热爱。

也正是这种坚持了将近十年的热爱,所以在看《君临天下》之时,我是又爱又恨,对于优点极力夸赞,对于瑕疵深恶痛绝。只希望自己这小小的点评,能够为还在踌躇是否入坑的小伙伴提供一点建议,能够为那些对小五有所感触的人提供一些思路,可以的话希望官方也能够看到这些文字,并且在未来的小六上付出更多的心血,给我们呈现更加优秀的《秦时明月》。

以上。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清晰版(秦时依旧明月)(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