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豆打榜听上去简单,其实操作起来相当复杂。一场有豆瓣小组成员的无心发帖引发的互联网行为艺术,让自称为“夕阳红”的80/90后粉丝体会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追爱豆的艰辛。

如何评价饭圈粉丝应援:饭圈打榜潜规则(1)

打榜背后的流量游戏

打榜背后是庞大的流量交易产业链,组合成了一场流量卖家、流量平台、流量明星三方受益的游戏。

如何评价饭圈粉丝应援:饭圈打榜潜规则(2)

对于流量明星而言,好数据意味着能够有更大的机会获得高端品牌代言,从而进行影响力进行变现,比如说蔡徐坤就是Prada的代言人,从商业代言上来看比周杰伦厉害不少;

对于流量平台而言,粉丝为爱豆打榜本身能够提高平台活跃度及粘性,通过把打榜绑定平台积分体系,还可以增加平台付费转化收入;

对于流量卖家而言,打榜产生的数据注水需求让不少玩家赚的盆满钵满,比如今年上半年查封的刷流量APP——“星援”,一年时间通过数据造假获利800万。

粉丝们通过刷数据让心中爱豆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从而获得自身的心理满足,从某种方面来说,粉丝为爱豆的付出确实是“为爱发电”。

如何评价饭圈粉丝应援:饭圈打榜潜规则(3)

微博网友的周杰伦打榜教程

这场“流量游戏”的背后,主要是品牌方金主对明星的判断标准过分注重数据导致。一方面“唯数据论”产生了许多虚假流量,这在广告营销行业也非常常见,根据腾讯灯塔与秒针系统的《2018广告反欺诈白皮书》显示,2018年总体黑产流量占总体流量的15%左右。也就是总体平均来看,品牌方广告费的15%都被黑产薅羊毛了。

如何评价饭圈粉丝应援:饭圈打榜潜规则(4)

图片来源《2018广告反欺诈白皮书》

但另一方面,品牌方无论在选择投放KOL还是选择代言人时,都需要可量化的参考依据,传播数、粉丝数是最能体现明星影响力的指标。如果影响力无法量化衡量,那么品牌方的决策效率会非常漫长,导致市面上涌现第三方数据平台,那样风险其实更大。

不少平台其实在反“唯数据论”上做过不少努力。比如说微博单条信息评论转发高于100万,将只显示“100万 ”而不再显示具体数值;而爱奇艺去年也取消了前台显示视频播放量,从而以“热度值”来进行展示。

如何评价饭圈粉丝应援:饭圈打榜潜规则(5)

爱奇艺热度数据

但只要有量化指标,就避免不了数据作假的可能,爱奇艺等平台的做法只是将数据作假成本尽可能提高而已。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我们其实可以轻松地找到流量数据供应商,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微博小号每个仅售卖1元至1.5元不等,批发还可以打七折。这类流量供应商背后隐藏着庞大的黑灰产产业链,并且四处流窜作案,今年年初拼多多曾出现后台BUG,结果据称一晚被薅羊毛200亿。

如何评价饭圈粉丝应援:饭圈打榜潜规则(6)

流量游戏的价值回归

周杰伦VS蔡徐坤的打榜事件固然拉扯出了“唯流量论”的残酷事实,但事情也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蔡徐坤粉丝团在超话PK之后,申明退出微博各项数据榜单的竞争,专注于艺人的作品与舞台。

这背后意味着粉丝团已经多少发现了榜单背后是一场颇为无趣的“流量游戏”,对艺人真正的个人发展未必是最有效的。而大众舆论对流量明星“没有作品、空有流量”的质疑不断,再加上新生代明星的更迭速度不断加快,流量规则本身也在提前透支明星艺人的个人价值。

如何评价饭圈粉丝应援:饭圈打榜潜规则(7)

另一方面,品牌方也逐渐能发现流量明星法则的失灵,启用流量明星未必就是销量的保障。典型的例子在影视行业,老戏骨逐渐成为票房、收视率的保障,而“流量明星坐镇 大IP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频频在口碑和票房上双双失灵。影视行业逐渐摆脱“流量之累”,行业规则正在回归。

如何评价饭圈粉丝应援:饭圈打榜潜规则(8)

倪大红凭借《都挺好》成为网红明星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有人说天下苦流量久矣,但好在我们正在迎来一场价值回归。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谢绝商用

Empower Creativ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