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由多个小国并存的割据时期,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因为利益和领土争夺的战争。直到后来秦始皇一家独大,灭了六国,才使得中国归于一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事实上,彻底“灭六国”实现华夏统一,是汉武帝最后完成的。而不是秦始皇。这是为什么呢?

秦始皇灭六国的真实想法(彻底灭六国实现华夏统一)(1)

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秦始皇消灭六国只是从军事上打败了六国的军队,并没有消灭作为六国的王室直系血亲和六国的贵族。这些人从以前过得高高在上的富贵生活一下子跌落到过着得受别人压迫和统治的屈辱生活,心中肯定不服!所以他们会想尽千方百计来搞复辟。

像韩国的韩王成和韩王信;赵国的赵王歇;魏国的魏王咎和魏王豹;齐国的田荣和田横等等。不要小看这些人,他们在其它地方或许算不上什么,但若是在他们以前的旧封地,可是能“登高一呼百应”的人物。历史上的“田横岛”五百壮士的义举,足可证明这种号召力的威力。所以秦始皇即使统一了六国,但这种复辟的政治态势却无法根除。

秦始皇灭六国的真实想法(彻底灭六国实现华夏统一)(2)

二、在民间百姓的意识形态中六国的阴影依然存在。他们仍然私下认为自己是以前的某个诸侯国的子民。就像我们现代人在外面打工对老乡的认同一样,这种旧封地观念在百姓中一时是无法消除的。所以只要有人站出来说要复辟自己以前所属的诸侯国,那肯定会得到旧诸候国时的子民们的拥护的。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他后来也推行了很多霸道的统治,像“焚书坑儒”等,但是也无法坑埋六国后人的信念。楚汉相争时期的项羽实行大分封,实际上就是这种诸候国的“复活”,只不过项羽一下子多封了12个诸侯王国。而且所封诸候国王并不全是以前六国的王室血脉和旧贵族,很多是出身低微的将军。

秦始皇灭六国的真实想法(彻底灭六国实现华夏统一)(3)

这也从另一角度慰藉了秦未农民起义时,陈胜吴广提出的抗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来的刘邦打败项羽,裁撤了多个异姓诸侯,其中还包括一生战功显赫的韩信。但是在这种封王和裁撤过程中,可没有旧王族和旧贵族跟平民的差别!只要是当权者认为可行,就会分封和裁掉任何人!

这就慢慢磨灭了以前六国的旧王族和旧贵族在百姓心中的权威形象。所以,可以这么说,到汉高祖刘邦时,六国的灭亡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在渐渐认可,但是仍然有人拿六国时的地域来区分汉朝百姓。即使是被大汉皇帝封下的皇室血脉的“刘姓”侯王,也常被各地旧诸候贵族煽动谋反,复辟象旧六国一样的诸侯王国。

秦始皇灭六国的真实想法(彻底灭六国实现华夏统一)(4)

像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若是说彻底“灭六国”,让老百姓从心里认可六国已经不存在了,只有统一的大汉朝。那可能要追溯到汉武帝时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汉武帝时期,他推行了一项特别的政令,这项政令便是“推恩令”。推恩令将汉朝时期的各诸候王国的很多权力给收回到朝廷,特别是军事领导权,只保留了地方诸候国独立的经济权。

秦始皇灭六国的真实想法(彻底灭六国实现华夏统一)(5)

从那以后,人们渐渐地觉得自己不用效忠于地方诸候了,而是只要效忠于朝廷就可以了。因为诸侯国没有军事权,无法对他们造成威胁或给与保护,这或许应了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伟人的一句名言吧!这句名言便是:枪竿子里面出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