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有声故事红楼梦(听书笔记倪萍倩)(1)

绘本有声故事红楼梦(听书笔记倪萍倩)(2)

倪萍倩 庞学卿 《珍珠塔》 “赠塔” (http://xima.tv/DBYOlV?_sonic=0 请将这个链接粘贴到百度上,便可收听本回书的录音,边听录音边看我写的笔记。谢谢你的支持!)

【故事梗概】方卿到姑母家借贷,在紫薇堂遭遇姑母势利,丫头讥讽,便赌气回家。陈翠娥表姐得知便赶到花园向方卿赔罪,再三款留也留不住,只得将珍珠塔藏于盒内谎称干点心,送与表弟。方卿身上虽然只剩七个老钱,却断然拒绝。幸有丫鬟采蘋,婉言相劝,推说这干点心乃是甥女孝敬舅母的,公子不可不收,方卿只得收下。

【细节赏析】陈翠娥借口给舅母写信,到闺房中取出两根金条,一座珍珠塔,用一块自己绣的丝巾包在外面,放在锦盒之中。这里有个伏笔,将来邱六桥盗得珍珠塔,托媒婆卖塔,正巧卖到陈家,小姐一看到这块丝巾,就知道这座珍珠塔是自家的宝物。方卿问小姐讨信,小姐拿不出信来,只得推托是自己忘了。我想这里是一个漏洞,明明是为了写信才回到闺楼,怎么结果却又忘了写信?那你到闺房去做什么了?只因方卿归家心切,所以也没有多想。要说漏洞还是有的,一座珍珠塔,两根金条,还有一百两零碎银子,合起来近十斤,一个闺房小姐拿得动吗?

方卿见表姐信没有拿来,倒拿出了一包干点心送给自己,觉得很可笑,心想一包干点心,无非是二十四片火炙糕,状元及第一大包,谅必是表姐把我当成了一个小孩童。于是故意讽刺地说,如此丰隆之礼,令方卿容身无地也。小姐虽经解释也无济于事,只得请采蘋帮忙。采蘋想,你应该先送银子,倘若他银子不收,再送他点心,这样他必然将点心收下。现在你一上来就送点心,他自然不肯收了。听客们正在为主婢俩着急时,采蘋急中生智,她对方卿说,这干点心不是小姐给你的,是她孝敬舅母的,你看该收不该收。这样一来,方卿只能收下了。

本回书的最后,方卿讲到了两个古人,一个是刘骢,他是一个地方官,离任回家时,老百姓都来相送,赠他许多礼物,其中有一件特别的礼物只有七个铜钱,刘骢在诸多的礼物前看了许久,最后只拿了其中的一枚铜钱。并说,我身为父母官,不能收取子民的礼物,为了表达我的心意,谢谢你们送我的礼物,我决定收下一个铜钱。于是“一个铜钱”成为百姓们的美谈。第二个古人叫冯谖,他是孟尝君的门客,因未受孟尝君重用,故三弹其铗(剑)而歌,一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歌:"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听了一一满足其要求,使他食有鱼,出有车,居有家。于是冯全心全意地为孟尝君谋划,成就了孟尝君的事业。"冯谖弹铗"成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的成语。

【方言解读】其一”拎错秤钮绳”,表示误解了别人的意思。从前的木杆秤有大纽、小纽之分,搞错了秤纽,秤出来的东西轻重就不对了;其二“拿我的拳头戳我的嘴”,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三“两眼墨黜黑”,形容眼睛看不清楚;其四“七个里贩马,八个里贩牛”,就是普通话“花言巧语”,骗人家上当的意思;其五“一客不犯二主”,即“帮忙帮到底”的意思,苏州人还会说,“摆渡摆到江边,送佛送到西天”;其六“蜡烛”,形容某人好言相语他不听,非要严厉苛责才听从,这样的人被称为“蜡烛”,因为蜡烛“不点不亮”;其八“阿艮艮,膀牵筋”,这句苏州谚语,是说性格倔强的人,做事常常会遇到麻烦。

【唱篇欣赏】唱篇很长,听写时遇到不少词语听不清,只得用同音一代替。即使这样,我们仍可以欣赏到原作者马如飞先生的文彩。

陈翠娥(庞学卿):“露酒粗肴荐梅君,幌如草草不成文。欠情中表三分义,聊尽襄阳地主情。” 方卿(倪萍倩):“小弟是重九登高离故土,说到临行家母细叮咛。命我是早去早回免盼望,免叫慈母依柴门。可有那未尝忘速速通细日,切记河南方子文。而今我屈指归期难再缓,早归家一日我早安心。恨不得速生双翅飞归去,客地思亲自古云。花落鸟啼都该看,异乡无事不伤神。” 陈翠娥(庞):“姑侄尚是如陌路,况何陌路异乡人。你的饱暖饥寒谁料理,风霜雨雪要自留神。今日里家君有事家慈醉,种种荒唐不可云。不问可知总见怪,虽则我越礼相逢亲负荆,故你胸中闲气还未曾平。”

方卿(倪萍倩):“我是终天抱恨年还幼,只不过是终日含悲三四龄。黄口个个无见识,而今长大始认人,却见非比恨不能。今朝我是见姑娘如见家君面,她是金玉良言训几声。不应该怂恿婢子欺瞒我,冷言冷语讥笑人。我是河南人听不出襄阳话,只不过是粗语虚虚辩不清。斯文扫地何如此,都是重富欺贫势利形。说我是翰墨林中难立足,鄙贱远离苦凄深。说我是浅还薄,命经如屈蛾,说我在末万年穷无知可题名。说我是千不报,万不灵,逢姑丈,作后尘,衣冠落拓少文彬,贻笑人家富贵宾,我穷姑娘没有你好亲情。说我是文不就,武不精,思想功名永不成,稳稳是个云中伸手的大将军。小弟是由人讥笑由人骂,恨我寒酸恨我贫。纵使方卿贫彻骨,始终宰相的旧王孙,众丫头欺负我不该应。我心中妄想都无有,只不过是到一到襄阳探一探亲。倘使仰仗周旋我,主是如此欺瞒如此形,教我穷秀才何处可容身。我是故作姑爹五十寿,正遇来岁再登门。而今不及到堂前见,为只为赤手空囊羞不深。他是深深一揖匆匆别,区区连声急急行。” 倪老先生录音时已年近八旬,但仍旧能听出他演唱中的儒雅之气,庞老先生的琵琶伴奏得乃师薛筱卿先生真传,虽无太多花俏,听来仍觉清脆悦耳。

陈翠娥(庞学卿):“小姐是无计却留无计缓,眼前主婢欠调停,幸而有未雨绸缪这包干点心。你登山涉水尘途远,渴飲饥餐当点心。本则要你临行合谈简装物,孝敬年高的舅母身。只为你是行李一件走千里路,轻包快马追行程,岂宜身外带零星。要在岁底专差奴仆辈,多情送到太平村。”

采萍(倪萍倩):“小姐是孝敬河南贤舅母,只不过是相烦携带到太平村,并非送你方公子,你末何必推辞不领情。 陈翠娥(庞学卿):“今日家君称寿诞,轿夫船夫都赏金银。代米代茶皆折席,脚夫不见略人问。你是未带从人临舍下,去赏给行装是有人。” 方卿(倪):“我是未带从人临此地,无舟船一径到襄城。影只形单无伴侣,何劳姐姐赏金银。” 陈翠娥(庞):“欲使往处无有往,适或停时不肯停。一叶扁舟千里路,要行要止称人心。” 方卿(倪):“不是我今朝夸大口,我是返河南勉力够支撑。” 陈翠娥(庞):“你是小小行李迢迢路,冒雨冲风未归经,况且初次出门庭。只袄单衫秋间月,你的寒衣都在太平村。下来是雨雪风霜渐渐冷,你御寒衣服还未调停。虽然是御寒尚有天上日,到处欺负这行路人。 ” 方卿(倪):“欲被姑娘闻此事,众丫头背后要笑方卿。说我是不在关山千里外,莫非为此远投亲。想当初刘骢何其洁,他是尚留人间钱一文。我好比当年刘骢有其洁,不受人间钱一文。弹铗冯谖无妄念,何劳姐姐做孟尝君。” 陈翠娥(庞):“薄薄诚意休提却,你在乡场会试赶功名。” 方卿(倪):“我一生名节终身志,岂肯断送襄阳百两银。”

【演员介绍】

倪萍倩,十九岁师从钟笑侬习《珍珠塔》,后与庞学卿拼档在苏、沪一带演出。其间受沈俭安先生指导,故而其表演风格,既具钟笑侬说表的特点,又有沈俭安演唱的特色,时有“小沈薛”之美誉。令人可敬的是倪老先生年届八旬还与女儿一起整理、弹唱了62回前《珍珠塔》的录音资料。经他亲手抄录的《珍珠塔》唱本,交给了陈希安,陈后来又交给了高博文,不知将来此稿是否会被送进评博馆?今日头条名人“评弹小刘(刘佳盟)的外婆就是倪老先生的女儿倪怀瑜,所以小刘自称是《珍珠塔》的第七代传人。自马如飞老夫子算起,经过姚文卿、魏钰卿、钟笑侬、倪萍倩、倪怀瑜,到刘佳盟确实是第七代。

庞学卿,弹词演员。江苏吴江人。17岁师从薛筱卿学《珍珠塔》,次年与倪萍倩拼档演唱,任下手。两人的艺术风格颇似名家沈俭安、薛筱卿,故曾有“小沈薛”之誉。1949年后与倪拆档,曾先后参加苏州市实验评弹团与常州市评弹团,有徒庄振华、刘敏等。庞学卿有弟庞学庭(即庞婷婷父)也是弹词名家,庞学卿的儿子有子英、子雄、子豪、子杰,皆承父业从事评弹事业,成为评弹界一段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