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1)

位于西双版纳西双告庄景景区内,有这么一座知青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或许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故事,或许也从未听说过,这是50年前的一段重要历史,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很多人和他们的家庭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2)

上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我国曾发生或一个对社会有着广泛深刻影响的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8年末,结束语1979年,持续了10余年之久。当时全国1700多万初中到高中文化的年轻人,为建设祖国扎根农村,建设农村。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3)

知识青年们来到西双版纳,给当年较为落后的边疆农村带来了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提升了当地各族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增添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边疆的稳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知青馆中留有很多当年知识青年留下的笔记记录,真实的再现了当年他们扎根边疆,在版纳的生活。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4)

据悉当年云南全省动员和接收上山下乡知青达34万人,其中上海知识青年4.6万人,四川(当时含重庆)知识青年4万余人,还有来自北京、昆明的知识青年。热血青年带着对边疆美好的向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远万里纷纷来到这边陲之地,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开始了他们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5)

馆中收藏有十几张60年代末北京知识青年从京即将出发的照片,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只有不到二十岁的光景,怀穿着建设祖国的梦想,离开自己的家乡,扎根祖国边陲,也正应了当时的那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6)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7)

知青馆共有两层,很多展览室的橱窗中都能看到当时扎根西双版纳的知青写的日记或随笔,从他们离开家乡踏上火车的那一刹那,到初到版纳,如何工作,都有详细的记录,如果感兴趣,可以细细的读一下,逐一参观。虽说我们并不生活在那个年代,但仿佛看到他们的文字和图片,很多生活中的场景便浮现眼前。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8)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9)

在10余年的时间里,知识青年与边疆当地各族干部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国家橡胶事业和西双版纳水利事业,为少数民族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为边疆的经济发展进步和民族团结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10)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11)

展馆中有这样的一些场景,生动的再现了当年知青扎根版纳的生活状态,有他们住的民宅、有上课学习的教室、还有专属于那个年代的大轮自行车等等。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12)

在50年前那个特定的年代,对于绝大部分正值青春年华的知青们来说,爱情似乎是个敏感的话题,婚姻更是一个懵懂模糊的概念。他们中的一些人被当地少数民族的热情温柔所动容,或是在同乡同学的帮助下增进了感情,在相互的理解和帮助下产生了真挚的情感,最终走到了一起,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携手共同面对今后的人生道路。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13)

时光到了70年代末,随着十年文革的结束,知青运动也结束了其历史使命,在国家调整了相关政策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离开了他们生活工作了十年的第二故乡返回城镇,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家乡。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14)

50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如今当年初出校门的一代知识青年们,都韶华易逝年近古稀。知青这个词汇也似乎与当今的时代渐行渐远,但是对于亲身经历了那个过程的每一个知青而言,虽然时空推移,虽然自己已不再年轻,但他们毫不后悔,可谓“青春无悔,人生无悔”。

知青下乡的历史资料(你知道上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吗)(15)

知青上山下乡的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仅是一瞬间,但对于在此期间付出人生宝贵青春的每一个人来说,确实他们人生中最重要最珍贵的一份精神财富。随着国家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不少当年扎根版纳的知青们重返第二故乡,与几十年未曾见面的亲人们再次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