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八月的秋风埋住了一个人的悲欢(秋天里的那只雄鹰)(1)

生鹰是需要驯化、训练,才能听人使唤的。

驯化过程很辛苦,一般人,没毅力,怕吃苦,别想进那行;训练,啥不得钱财,也干脆要躲得远远的。

鹰的驯化、训练是件苦差事。(本人不在行,只凭回忆,将见过或听说过的过程向朋友们叙说)

熬鹰,这是最辛苦的,也是开始的第一步。

白天黑夜,人和鹰,24小时相伴,整宿整夜,整个白天,最初几乎都不能睡觉,鹰被专用的牛皮条儿拴了腿儿,另外一端系在架子上,那架子,就是鹰临时的家了。

熬鹰之前,需要把鹰称重。

鹰的脖子上,也会被系上一个小铜铃儿,动就响。

这个铃铛,会一直陪伴鹰。

架子很简单,一根细木棍儿,约两米长,悬空横亘在屋里,就是熬鹰的架子了。然后,熬鹰人的手里或身边,也会有一根两米开外的细长木棍,那是拨弄鹰,不让鹰睡觉用的。

熬鹰的目的,是为了让鹰减膘儿,还有,就是磨它的野性。

人和鹰,困到一定程度儿,眼皮睁不开很自然。

熬鹰的人,就得格外受罪了,需要时时观察鹰是不是打盹了,睡着了,发现苗头,就用手里的长木棍儿拨弄鹰几下,反正就是不能让鹰睡觉,这样一来,人也就没法儿睡觉了。

伯父平时沾枕头就着,但是熬鹰的时候,可以三四天不睡觉,不知道那精神头儿,是哪儿来的。

熬三天左右,鹰瘦了,膘儿下来了,和人也有点儿熟悉了,可以戴上皮帽儿,也叫眼罩儿,出来透透气儿,眼罩儿是羊皮的,把鹰的头全罩进去,保持让它啥也看见。

熬鹰的人,也瘦了一圈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