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保存青饲料的最好方法是青贮技术, 这种技术能将青饲料中的营养价值进行长期保存, 牲畜食用时也能较好适应, 容易消化吸收。运用青贮技术可有效拓展饲料来源, 将一些牲畜本来不喜欢食用的无毒青料转化为喜欢食用的青贮饲料。相较于干草饲料而言, 青贮饲料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有青饲料的营养价值。

青贮饲料制作要有几个步骤(青贮饲料要做好)(1)

1 原理分析

通常情况下, 青饲料上依附着包括乳酸菌和酵母菌在内的多种有益菌, 密封环境下, 这些有益菌通过生长和繁殖可以让青饲料充分发酵, 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量的乳酸, 这些乳酸能有效阻止霉菌、腐败菌和酪酸菌在内的有害细菌的繁殖, 这样能让青饲料长久保存。另外, 有益菌中的乳酸菌产生的酸度达到4左右时, 乳酸菌自身也就会停止生长和繁育, 这时饲料保存的状态就是静止的, 再也不会产生多余变化, 因此, 青饲料保存过程中不会出现变质问题。

2 制作方法

2.1 建窖

建设青贮窖对于地势选择有特殊要求, 一般选择较高位置建设青贮窖, 还要保证青贮窖干燥, 对土质的硬度要求较高, 建设时必须注意排水功能设施的修建。选址上要尽量选择与牲畜栏舍相距较近的地方, 根据青贮饲料的数量合理确定青贮窖的大小, 通常每平方米可以储存300kg左右的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制作要有几个步骤(青贮饲料要做好)(2)

2.2 装窖

装窖时必须尽可能地将时间缩到最短, 必须要按照规定程序持续不断地装窖。在装窖时必须要用专业的铡刀将较长的青饲料切割, 长度一般保持在4cm左右, 在铡的同时就要装窖, 每一层都需要铺平并压紧压实, 不留空隙, 阻止空气进入。每一窖装满之后都需要将薄膜覆盖在上面, 然后再将稻草覆盖在薄膜上面, 最后采用大约60cm厚度的湿土进行密封。数天后覆土有所下榻, 此时需要用土进行修补, 确保雨水不会浸入, 隔绝外界空气。

2.3 取料

按照规定, 装窖完成40d就能完成发酵, 可以取料喂养牲畜。发酵完成后的青贮饲料最上面有一层发黑的部分, 将这部分去除不用。质量上乘的青贮饲料颜色是黄绿色, 带有青饲料特有的酸香气味, 汁水丰富, 牲畜喜欢采食。如果取料时发现青贮饲料颜色发黑、发褐, 且带有霉菌腐烂的气味时就不能给牲畜食用, 以防中毒。从青贮窖中取出来的青贮饲料一定不能与空气长期接触, 务必要在当天让牲畜食完, 以防饲料变质。

青贮饲料制作要有几个步骤(青贮饲料要做好)(3)

3 技术要点

3.1 空气

在制作青贮饲料时, 乳酸菌的繁殖和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青贮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将空气排干净, 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 不仅乳酸菌不能得到有效生长和繁殖, 还会产生大量好氧的霉菌等有害菌, 使青贮饲料质量不过关。所以在制作青贮饲料时, 要尽可能将饲料切短、压实, 并充分做好密封, 制造一个适合乳酸菌生长的厌氧环境。

3.2 温度

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除了需要厌氧环境, 还需要合适的温度。青贮窖内的温度一定要保持在25~35℃,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乳酸菌能很好地生长, 并快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使青贮饲料的质量得到保障。如果青贮窖内的温度超过37℃, 饲料中的蛋白质会遭到破坏, 维生素也会大量流失, 严重时还会造成饲料腐败变质, 不能有效完成青贮。青饲料切割长度、装窖时的压实程度及切割和装窖时间都会对青贮窖内的温度产生影响, 必须要进行准确把握。

青贮饲料制作要有几个步骤(青贮饲料要做好)(4)

3.3 含水量

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必须要保障适当含水量, 以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保障饲料营养价值。通常情况下, 70%左右的含水量是保障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含水量, 如果含水量过高, 饲料中的糖和胶状物浓度达不到要求。如果含水量太低, 会导致青饲料在装窖时不容易压实, 空气也不容易排出, 最终造成青贮效果不好。如果饲料含水量过高, 可以晾晒到合格时再装窖, 如果饲料含水量不够, 可以加入一些含水量高的青饲料一同装窖。

3.4 含糖量

根据乳酸菌生长要求, 青贮饲料中的含糖量必须要保持在1%以上。如果青贮饲料含糖量过低, 在装窖时需要添加含糖量较高的饲料进行补充。除了含糖量, 还需要准确把握饲料中糖和蛋白质的比例, 最好保持在0.6:1。

结合以上分析, 青饲料贮存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其制作过程中注意的细节有很多, 需要相关人员认真对待, 以促进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