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1)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2)

掌握加法交换律,能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归纳运算律、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符号意识与计算能

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3)

【教学重点】

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加法交换律的探究过程。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4)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5)

三、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6)

(一)导入新课

展示春季运动会的情景图,提问学生:你能够读取到哪些信息?

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可以得到:跳绳的男生有 28 人,跳绳的女生有 17 人,踢毽

子的女生有 23 人。

教师说明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这节课将探寻运动会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加法交换律》。

(二)讲解新知

结合情境图中的信息,教师提问:跳绳的有多少人?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学生可能回答 28 17=45(人),也有可能回答:17 28=45(人)。进一步提问学生

你是如何列出这个算式的?

2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学生根据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或者女生人数加男生人数得到跳绳总人数。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这两个算式,并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得出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

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接下来,提问学生:你能仿照这个式子再写几个吗?

组织学生进行仿写,并进行追问: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用文字语言总结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接下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示在自己的发现。

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 △或者用文字表示为甲数 乙数=乙数 甲数。教

师引导学生用字母进行表示,得到 abba =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三)课堂练习

练一练:填空,并说明应用了什么方法。

82 8 82 = ( )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 1,2 题。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7)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8)

四、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9)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案试讲(小学数学面试加法交换律教案)(10)

注:本文由中公小编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