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感受,每个人都尝试过忍受孤独,每个人又都尝试过享受孤独。

孤独可能让我们痛苦不堪,为了抚平孤独的感受,我们会去拥抱交流,去寻找快乐。但有时候却可能促使我们堕落做出一些错误的举动。

孤独可能让我们精神升华,激发我们的动力、创造力和灵感,迸发出超越自身境界的精神思想。

大概我们的内心中从来没有哪一种感受,能够让我们如此矛盾。

那么孤独到底是什么呢?

孤独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是非物质的,它不是痛觉、味觉、触觉等等这种基础的神经反射现象。而是人类高级的神经反应机制。

孤独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自觉产生的,与他人或环境隔离和疏远的感觉和体验。

当我们感受到孤独时,我们实际上感受到的,是我们是独立的,是存在自我思想的。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400多年前的笛卡尔,为了证明我是真实存在的,说出的这句名言。

是的,我可以怀疑外界的事物是不真实的,我可以怀疑我的肉体是不存在的。但我不能否认,当我在怀疑自己时,我的思考就已经产生了,我的思考证明了我的存在。

是的,当我们知道我们的思想无法完全地和他人共享的时候,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一个完全自我为中心的大脑时,我们就发生了孤独。《青春期如何做到真正的独立|写给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手册》中,我们已经详细的叙述了关于自我认同感和同一性建立的问题,这里就不在复述。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聊,当自我认同感和同一性建立之后,我们将随之产生的孤独感,我们该如何面对和处理它们。

接受孤独适应孤独享受孤独(感受孤独并挑战孤独)(1)

我们为什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孤独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独特性和自我中心的需求,建立了自我认同感和同一性之后,我们完成了证明自己精神上的存在,紧接着我们就要去证明环境上的存在,或者说社会的存在价值。

人本质是一个社会动物,我们需要走出自我的世界,去和别人、自然进行交流的愿望。需要去努力发展自己与别人的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我们希望能在他人的世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希望也希望能感受到他人在我们中的重要性。

就像我们获得了一把宝剑,下一步就是想尝试这把宝剑的威力。

当我们学会自立的,并且充分体会到了自己的力量的时候,与他人建立关系就能够体现我们这种力量。

但是,问题在于,与他人建立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

当我们努力通过在生命中寻找重要的他人,包括配偶、朋友、同事等,去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并不一定能够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方向、答案、信仰和价值。

在以前,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家庭、抚养后代,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但当现代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经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的时候,人们不再是必须组建家庭、繁衍后代,才能生存下来的时候。

当一个人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的时候,家庭更多地分解为个人为单位,孤独感的加强,越来越成为现代人面临的普遍现象。

接受孤独适应孤独享受孤独(感受孤独并挑战孤独)(2)

不能正确处理孤独感的后果

虽然,孤独感是人类情感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感受和审视这种与他人、与社会分离的感觉,来获得力量。但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孤独感,或者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孤独感,将可能产生以下后果:

1.当我们过于沉浸在孤独感之中,我们可能会体验到:除了自我肯定之外,我们无法依赖任何人的时候,我们的孤独感就达到了极致。这种体验如果得不到激励,将进一步打击我们改变自己的动机,阻碍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历程。

最典型的特点是:我们越孤独,越不想和他人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

2.当我们感到自己最终必然是孤独的时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恐慌,有些人可能不愿意接受这种孤独和隔离的状态,并且害怕处理自己的孤独,就会采用一种仪式化的行为,让我们固守在青春期或童年期获得的认同感状态,我们回避自己的成长,让自己一直处在一种青少年的幼稚相处模式之中。

最常见的典型状态是:只要我不成年,我就不用去处理孤独。

3.每个人都有人际交流的需要,当我们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被忽视,孤独感也就产生了。孤独感可能会让我们变得不信任自己。但这时如果我们不能从自身去寻找生活冲突的答案,反而努力去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成根植于他人的预期,而我们将和真正的自己形同陌路。

最常见的特点就是: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而抛弃自身追求,变为父母的替代品。或者为了获得亲密关系,而努力满足别人的要求,变为别人的內摄物。

4.当孤独感来袭之时,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孤独感。就会产生恐惧感。恐惧于发现自己没有核心、没有自我、没有实质,有的只是对别人期望的反应。最常见的状态就是:我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空壳子,自己谁也不是,我的内在一无所有。

接受孤独适应孤独享受孤独(感受孤独并挑战孤独)(3)

如何正确处理孤独感,摆脱孤独的焦虑

1.赋予生活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这是无法改变的。但同时,我们又是与他人存在联系的个体,这也是无法隔绝的。我们不应该存在必然要消灭孤独,或者必然沉浸在孤独之中。我们必须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必须自己决定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独自做出决定,如果我们无法独立地完成这种选择,又怎么能够期望别人因为我们的陪伴而获得充实感呢?

也就是说,在我们试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之前,我们必须先和自己建立关系。在我们真正与别人共同经历人生之前,我们必须学会独自生活。

2.用勇气去接纳生活的责任和挑战。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知觉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将自己有限的知觉放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上。也就是为了证明我们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努力。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勇气用在发现“自己真正存在的根源”。并利用这种存在的价值,去弥补自己的空虚感和孤独感。

什么是勇气?勇气就是当我们面对挑战时,战胜产生的焦虑,而不是逃避挑战去消除焦虑。

我们需要极力去发现、创造并维护自己内在的核心。当我们表达出了自己的勇气,愿意承认自己焦虑的恐惧,并且愿意将这种焦虑的恐惧转换成语言与别人分享,那么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且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3.建立健康且成熟的人际关系。我们要分析自己当前的人际关系,哪些人际关系给了你哪些感受?这段人际关系是否让你感觉到自己被忽略?这段人际关系是否能够使你们双方形成共同依赖、共同成长的作用?这段人际关系是否使你没有收获,而且让你失去了获得平等关系的机会?当我们正确地分析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后,我们就要努力创造出具有健康且成熟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学会自立的同时,又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赋予我们自我实现的感受。”

4.重拾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要进一步审视自己的认同感和同一性。我们是否让别人定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是否将自由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别人,我们是不是因为害怕选择的恐惧,才把这种自由放手交给别人,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应该重拾选择自由的勇气,面对自己的现实,去寻找自己生命的答案。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左上角关注轻松心理知识),这样您就能及时收到我分享的更多心理学知识。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参考资料:

[1] Gerald Core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Tenth Ed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