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succulent plant)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其至少具有一种肉质组织,这种组织是一种活组织,除其他功能外,它能储藏可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状况恶化、植物根系不能再从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时,它能使植物暂时脱离外界水分供应而独立生存。 [1] 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分类上隶属100余科。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1)

色彩搭配、植株分配是制作出漂亮多肉植物盆栽的关键技巧!

用自己喜欢的多肉植物打造出不同风格的造型,看着它们错落有致,充满艺术感,注入了情感的多肉植物盆栽也会变得意义非凡。...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学名

多肉植物

拉丁学名

succulent plant

别 称

肉肉、肉质植物、多浆植物

植物界

分布区域

世界各地

英 文

succulent plant(s), succulents

目录

  1. 1 形态特征
  2. 2 分布范围
  3. 3 主要价值
  4. ▪ 药用价值
  5. ▪ 园林应用
  6. ▪ 孤植
  7. ▪ 配植
  8. 4 繁殖方法
  9. ▪ 叶插
  10. ▪ 嫁接
  11. ▪ 扦插
  12. ▪ 不定芽
  13. ▪ 播种
  14. ▪ 分株
  15. ▪ 生长点截取
  16. ▪ 根插
  17. 5 栽培技术
  18. ▪ 配土
  19. ▪ 浇水
  20. ▪ 日照
  21. ▪ 开花
  22. ▪ 虫害
  23. ▪ 病害
  24. 6 植物学史
  25. 7 涵盖科属
  26. 8 科属及类群
  27. 9 保护现状

形态特征

编辑

多肉植物(succulent plant)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2)

多肉(15张)

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其至少具有一种肉质组织,这种组织是一种活组织,除其他功能外,它能储藏可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状况恶化、植物根系不能再从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时,它能使植物暂时脱离外界水分供应而独立生存。 [1] 有时候人们喜欢把这类植物称为沙漠植物或沙生植物,这是不太确切的。多肉植物确实有许多生长在沙漠地区(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景天科、大戟科、夹竹桃科、独尾草科、天门冬科等50多个科的部分植物),但却不是都生长在沙漠,沙漠里也还生长着许多不是多肉植物的植物。 [2]

由于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仙人掌类和多肉植物的营养器官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本的叶片在大多数仙人掌类植物中已退化为针状叶,在大戟科多肉植物中也常仅成痕迹或早落;但在其他大多数科的多肉植物中仍存在,只是已程度不同的肉质化了;茎在仙人掌类中不仅已代替叶成为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且由于变化万千使其具极高的观赏性。但很多其他科的多肉植物茎却不存在或仅具极短的茎。此外,仙人掌类还具有独特的器官刺座。因此,在叙述形态时必须将仙人掌类单独列出,以便于叙述。 [2]

具有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多为多肉质植物,它们在夜间通过开放的孔吸收CO₂,然后借助PEP羧化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结合,形成草酰乙酸,再在苹果酸脱氢酶(NADPH)作用下还原成苹果酸,进入液泡并累计变酸(从pH5~3);第二天光照后苹果酸从液泡中转运回细胞质和叶绿体中脱羧,释放CO₂被RuBP吸收形成碳水化合物。

贮水组织主要在叶部。茎一般不肉质化,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3)

Aptenia cordifolia 花蔓草

部分茎稍带木质化。按生境干旱程度的不同,叶的肉质化程度有所区别。不太干旱的地区原产的种类叶较大较薄。如番杏科的花蔓草的原产地南非纳塔尔省,由于比起南非其它地区较为湿润,花蔓草的形态因此具有较大较薄的叶,株形为蔓生,形态和一般草花区别不大。随着环境趋向干旱,当地多肉植物的茎越来越短、叶质越来越厚;而一些分布于极度干旱地区番杏科种类,整个植株只由一对或两对叶组成,茎已全部消失,叶则高度肉质化。

共同的旱生结构

由于科属的不同,尽管叶多肉植物的叶有共同的旱生结构——叶肥厚、表皮角质或被蜡被毛被白粉等,但叶的类型相当多。这种多样化的叶型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其中大多数是单叶,但也有不少是复叶。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4)

多肉植物(5张)

叶的排列方式有互生、对生、交互对生、轮生、两列叠牛、簇生等。海拔较高地区原产的种类叶排列成莲座形,整个株形非常紧凑,是家庭栽培观赏的理想种类。高度肉质化的番杏科种类,整株常只有一对叶连合成解服体,形状有球状、扁球状、陀螺状和元宝状等。由于其种类多、株形小巧,中国多肉植物爱好者收集栽培的“热点”。[2]

①有叶的种类占相当大的比例,如番杏科、景天科、独尾草科的多肉植物。其中以番杏科形状奇特的变态叶最有代表性。

②刺的特色没有仙人掌类那样鲜明,很多种类如虽有强刺但被叶掩盖,只在落叶期时刺才显得突出。

按贮水组织在植株中的不同部位,多肉植物可分为三大类型:叶多肉植物、茎多肉植物和茎干类多肉植物;但此分法并非严谨的植物学分类。

复叶的类型有三出叶、掌状复叶、一回羽状复叶和两回羽状复叶。单叶的形状有线形、细圆柱形、匙形、椭圆形卵圆形、心形、剑形、舌形和菱形等。叶缘多为全缘,有的叶缘和叶尖有齿、毛或刺。少数种类叶顶端透明俗称窗。

④大戟科、夹竹桃科和牻牛儿苗科等科的多肉植物的贮水部分在茎部,称为茎多肉植物。它们之中的很多种类的茎和仙人掌类相似,呈圆筒状或球状,有的具棱和疣状突起,但并不具刺座,尽管也有一些种类具刺。刺有皮刺、针刺和棘刺之分,少数种类刺很强,如福桂花科(实际上是硬化的叶柄)、龙树科和夹竹桃科的棒棰树属种类。

很多具粗壮肉质茎的种类通常不具叶,有的在幼嫩部分有细小的叶但常落。不过也有一些类群,例如刺戟木科 [3] (龙树科)的马齿苋树和景天科的燕子掌既有粗壮的肉质茎又有肉质化的叶,而且叶一般不随季节脱落。

⑤植株的肉质部分主要在茎基部或仅主茎肉质,形成极其膨大的形状不一的块状体、球状体或瓶状体。无节、无棱,而有疣状突起。有叶或叶早落,多数叶直接从根颈处或从突然变细的几乎不肉质的细长枝条上长出。在极端干旱的季节,这种枝条和叶一起脱落,例如薯蓣科的龟甲龙。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5)

龟甲龙 Dioscorea elephantipes

但也有一些种类,在膨大的茎干上有近乎正常的分枝,茎干通常较高,生长期分枝上有叶,干旱休眠期叶脱落但分枝存在。整体上看株形和一般乔木类似,只是主干较膨大,贮水较多。如木棉科的猴面包树、纺锤树,辣木科的象腿树,漆树科的列加氏漆树,梧桐科的昆士兰瓶树,夹竹桃科的沙漠玫瑰、橄榄科的白皮橄榄、羽叶橄榄等。但是这些种类的扦插苗通常很难形成膨大的茎干,播种苗的情况略好一些,但在潮湿地带长大的株形无论如何也没有原产地成株那样典型。

很多草本植物具鳞茎,鳞茎是膨大的,半埋在地下或贴地生长。按照茎基膨大的原则它们也应列入茎干类多肉植物。但有些专家不承认,因此石蒜科的虎耳兰、天门冬科的绵枣儿属等种类在算不算多肉植物上有争议。但有些鳞茎植物绝对没有争议,如天门冬科的苍角殿、大苍角殿、油点百合是多肉植物中的著名种类。 [2]

分布范围

编辑

非洲

非洲是全球最炎热的大陆,但是人们不要据此认为多肉植物都是喜欢炎热的。事实上,非洲只有三个不大的地区分布着较多的多肉植物种类,分别为南非和纳米比亚,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以及马达加斯加岛和东非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南非和纳米比亚

南非气候相对冷凉,是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此地每年有一个明显的较长的旱季,因而成为世界上多肉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番杏科和阿福花科中的绝大部分多肉植物种类都分布在这里,景天科(青锁龙亚科、伽蓝菜亚科)、夹竹桃科和大戟科中的许多类群也分布于此地。南非又是地形和小气候十分多样的地区,大体上以东经25度为界,东部年雨量超过500毫米,旱季在冬天;西部年雨量少于500毫米,越向西越干旱,旱季在夏天,但南部沿海一带则较湿润。因而原产南非的多肉植物在习性上很不一样,栽培上简称为“夏型”种(夏季生长,冬季休眠)和“冬型”种(冬季生长,夏季休眠)。如景天科的青锁龙属、马齿苋科和回欢草科(Anacampserotaceae)就可严格地分为两种类型,回欢草属的“冬型”种和“夏型”种甚至在外形上也有明显的区别。而通常认为夏季休眠的生石花属中,有日轮玉、紫勋和李夫人3个种,因分布在南非东部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夏季不休眠。

纳米比亚的气候则比南非更为干旱,濒临大西洋的沿岸地区由于受强大的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少雨多雾,气候特殊,形成一个很大的冷性沿岸沙漠———纳米布沙漠。当地分布的多肉植物,例如百岁兰、夹竹桃科的亚罗汉属(Richocaulon)和夹竹桃科的棒棰树都是栽培繁殖非常困难的珍稀濒危种。

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

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原由火山构成,土质肥沃。但由于附近有加那利寒流的影响,雨水不多。岛上的多肉植物主要是景天科的莲花掌属、魔南景天属、爱染草属(Aichryson)。这三个属共约119种 [4-6] 植物,在其他地区没有分布,属于这两群岛的特有种。此外,夹竹桃科的吊灯花属有部分种类分布在此。大戟科的墨麒麟、天门冬科的龙血树(Dracaena draco,而非印度洋索科特拉岛的D. cinnabari [7] )也是当地的特产,株形高大,往往一株就可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

马达加斯加岛及东非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马达加斯加岛虽离非洲大陆仅400千米,但岛上的动植物构成了独特的体系。该岛的气候东北部和西南部截然不同。多肉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在植物分类上,和仙人掌科有亲缘关系的龙树科植物是该岛特产。景天科伽蓝菜属植物分布广泛,但以该岛最为集中,有50余种。夹竹桃科的非洲霸王树,高达8米的树干挺拔、株形优美,和棕榈科植物一起构成了该岛独特的风景;同属的亚阿相界和惠比须笑也均为该岛特产,但更为稀有。葫芦科的多肉植物在国际上很流行,其中的两个属:沙葫芦属(Xerosicyos)和史葫芦属(Zygosicyos)是该岛特产。

而东非各国(肯尼亚、坦桑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也是重要的多肉植物分布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分布着天门冬科的大苍角殿,葫芦科的睡布袋以及大戟科翡翠塔属植物等,都是很奇特的种类。索马里全境是比较平坦的低高原,年降水量200—500毫米;当地分布的多肉植物有芦荟属、沙漠玫瑰属(Adenium)、鸭跖草科的蓝耳草属、夹竹桃科的苦瓜掌属和凝蹄玉属等。埃塞俄比亚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冷凉,其特产的多肉植物,例如大戟科的峦岳(Euphorbia abyssinica)等,株型非常高大,很稀有。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用价值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勿在无相关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服用任何可能对自己有害的植物。

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类)中有不少种类具药用成分。例如,人们会选用刺少肉厚的仙人掌属植物茎片去皮捣烂后外敷,能治痈疖等皮肤病,该属中的金武扇和宝剑掌也对腮腺炎有明显的疗效。一种球形仙人掌——乌羽玉的茎和粗大肉质根都含有一种称为墨斯卡灵的生物碱,具致幻麻醉作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常边喝用龙舌兰酿制的蒲儿甘酒,边食用乌羽玉(当地人称为‘peyote’)在这种彻夜狂欢中,乌羽玉的消耗非常惊人。他们似乎也很懂得保护资源,在采集这种植物时从不连根挖而是用刀贴地割取,这样土中的肉质根能很快长出新的球茎。另有两种稀有的观赏植物:月世界和岩牡丹属植物,因含同样的成分而被当做代用品。 [8]

其他科的多肉植物中也有药用植物,如有部分青锁龙属的植物就对心血管疾病十分有效。墨西哥原产的大穗花薯蓣(Dioscorea macrostachya),由于能制造可的松和其他激素便在美国和波多黎被大片种植,它还可以成为制造某些避孕药的原料。原产摩洛哥的大戟科的白角麒麟(Euphorbia resinifera)自古代就被作为药用植物,其白色汁液可制作治疗皮肤病的软膏,还能治腹泻和粘膜炎。而芦荟是被应用最广的药用多肉植物,芦荟有上百种,根据其他文献记载,其中最有药用价值的芦荟有埃塞俄比亚芦荟、木立芦荟、贝氏芦荟、五重塔、龙角草、翠叶芦荟和赤鳄芦荟。芦荟叶中富含芦荟素,芦荟大黄素和八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其他有益营养成分。可治疗疥癣、痤疮及烧伤、切割伤、擦伤、冻伤、撕裂伤、灼伤且不留疤痕,还对便秘、痔疮、胃溃疡、肺结核和高血压有效,同时能控制肿瘤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在化妆品工业、食品和制药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8]

园林应用

多肉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奇特,在园林造景上能够展示出浓郁的异国情调,营造出优美的园林艺术效果。有关其园林应用,北京植物园对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室内装饰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大众的室内绿化提供适宜的养护管理办法及造景方法。而肉意浓多肉植物引种基地也通过实际栽培造景,积极探索不同的造景方法。一方面,地栽以牙买加天伦柱、金琥等高达柱状和硕大球体以及大型木本类植物昆士兰瓶干树、象腿树等作为骨架种类构建主景框架,同时搭配株型相对较小,株型各异的类群以辅助主景,丰富植物景观。另一方面,景箱栽培或盆栽,多肉植物中许多种类非常适宜于现代家庭种养,探讨多肉植物室内装饰和布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9]

孤植

孤植植物种类体型优美、奇特,一般由高大的柱状和硕大的球体组成,它们用于构成主景框架,给人以雄壮、威武的感觉。如大戟科的帝锦、仙人掌科的牙买加天伦住、仙人掌科的金琥、夹竹桃科的非洲霸王树等均可成为景观的点睛之笔。 [9]

配植

配植植物主要用于辅助主景,在确定好主题植物后,其它植物根据植株大小、形态与色彩,遵循“三五成群、色彩各异;或聚或散、或偏或离;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布景原则,合理搭配。这类植物种类较多,株形奇特,个体相对较小,造景时宜于归类集中展示。如在高大的黄花仙人掌下种植仙人掌科星球属、乌羽玉属植物,在昆士兰瓶干树下种植仙人掌科、瓦苇属、马利筋亚科的植物。 [10]

繁殖方法

编辑

多肉植物的繁殖比较容易,因为其分生组织发达。常用的方法有嫁接、扦插、播种、根插、分株、叶插、截取生长点,其中播种繁殖在番杏科中较为普遍;叶插在景天科的繁殖中效率最高,被多数人所采用;截取生长点对于瓦苇属的多肉植物最适宜;而嫁接繁殖在仙人掌科中应用最多。

叶插

  1. 将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厚叶草属、风车草属等植物的新鲜成熟叶片左右摇晃轻轻摘取,不可破坏叶片基部生长点。
  2. 将一扁平盆内盛入介质,表面需铺面。
  3. 将新鲜摘取的叶片轻轻放于介质上。注意:只能叶面朝上平放或斜靠盆壁,切忌将叶片插入土壤中,否则将造成叶片腐烂
  4. 依不同品种而定,大约2-4周后叶片基部便会萌生出小芽,待小芽长出根部时或是无叶的小芽长出叶片时就算叶插成功。
  5. 等母叶完全干瘪,其营养均被新叶吸收走后便可将其摘除,此时便可将幼株再植。 [11]

嫁接

  1. 嫁接应在生长期中进行,最适季节是初夏生长旺季,选温湿及湿度大的晴天嫁接,空气干燥时,宜在清晨操作。
  2. 选择砧木与接穗时应选健壮无病的,均不用木质化的太老部分,但太幼嫩的也不适合。
  3. 砧木接口的高低,由多种因素来决定,无叶绿素的品种要接的高些,以保证有足够的光和产物供给。
  4. 仙人掌类的嫁接操作比较简单,用较薄的刀刃操作。
  5. 需2周左右精心管理,接后放阴处,不能日光直射,在完全愈合前也不能使接口处沾水,成活后由砧木生出的侧芽,侧枝均应尽早除去,以免影响接穗的生长。 [11]

扦插

扦插繁殖具有生长快,开花早,保持原有的品种特性,由于其多肉不易枯萎的特点,不仅扦插成活容易,许多种还能用叶插繁殖。

扦插时注意事项:最好以春节开始生长时扦插,从健康的植株或部位取材,消毒处理,以免切口受感染,选择成熟的植株取材料,刚刚采下的不易立即扦插,应放在干燥通风,温暖和有散射光照射的地方,使伤口产生愈伤组织封闭后再插入基质中。扦插基质应选择通气良好,即保水又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的材料,如珍珠岩蛭石等。扦插后应注意控制基质的湿度,少浇水或不浇水。 [12]

番杏科的舟叶花亚科、独尾草科的瓦苇属、天门冬科的龙舌兰属中的部分种类由于茎脆弱或无茎,无法进行扦插繁殖。

不定芽

景天科伽蓝菜属落地生根组(Bryophyllum,原落地生根属)的植物,例如棒叶落地生根、窄叶落地生根、宽叶落地生根、掌上珠、玉吊钟等,会在叶片边缘生出小型的不定芽,落在介质上可生根发芽。可于春季将健壮的叶片平放在沙床上,与沙紧贴,避免阳光直射;插后1周左右即能从叶缘齿缺处长出小植株,生根后可增加介质湿度促进幼株生长。也可将从叶缘齿缺处长出的、已生根的小植株从母叶摘下放置于土上,使其自成一株。

播种

最好在春天进行播种。播种前种子,用具和基质先杀菌处理。播种需要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6)

多肉盆景

专门的育苗盆,盆上蒙一层塑料膜并在上面戳数个小洞,以保证透气,播种期间要注意空气凉爽、适度阳光、通风和保持湿润。多肉植物不同品种播种方法不同,在此仅供参考

分株

取群生的景天科、瓦苇属、仙人掌科、生石花属等多肉植物,将其已经根部完全分离的侧芽卸下。或用清洁的刀片将其为分离的侧芽割除。待母株和侧芽的伤口均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将母株再植,将健壮且已经有根的幼苗直接栽种,将无根的侧芽插入微微润湿的土壤中诱发根系生长。对于景天科的多肉植物还可将需要长出根系的部位晾于空气中,诱发其生气根,待气根生出后再植即可。 [13]

生长点截取

对于未徒长的植株:将瓦苇属(包括玉露、寿、玉扇、万象和其他类型的瓦苇)、景天科的植株用鱼线绕其生长点一圈(最好是在生长点外留1-2层叶片),随后抓住鱼线的两端,迅速拉一下,此时其生长点就被完整的截取了。随后将母株和截取部分的的伤口杀菌晾干,待截取部分的伤口干透后再植即可。

根插

此方法仅适用于独尾草科瓦苇属的玉扇类(包括万象)。

  1. 取成年植株的粗壮营养根一条,一定要完整,最好带一点叶部组织。
  2. 将根上的毛细根剪除
  3. 随后插入湿润的土壤中。4-5周后,便会看到幼芽的萌生。

此方法虽然较慢,但是不会像其他方法一样破坏植物的株型,所以在瓦苇繁殖栽培中被应用的较为广泛。

栽培技术

编辑

【多肉植物种类繁多,科属之间习性各不相同。以下方法建议仅供参考。】

配土

最常用的配土方法:泥炭土 珍珠岩(1:1)

一般生活在野外的多肉(某些喜水多肉除外),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最大,然后才是碎石及泥土。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野外的多肉有大部分生活在沙子 碎石70% 比例以上的地区。

但是我们买回家的多肉几乎都是大棚里刚出锅不到一年的苗苗,好一点有一年多的大苗,但是相比野外的多肉来说,生活在大棚的温室环境里完全经不起折腾。所以买回家后有的多肉两周甚至一个月状态都不见好转,这个与土壤的使用有很大关系。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7)

多肉

有很多花友误认为多肉植物喜欢沙质和颗粒的土壤,所以一开始就使用比例超过80%的沙子与颗粒。对于苗苗们来说,短时间内基本都不会生长,甚至有的直接就慢慢枯死掉。

1、刚买回家的多肉,最好使用松软的泥炭土(对于不同习性的多肉要随机应变)先生根。

植物都是靠根系吸收营养的,根系生长是否健壮与多肉们的状态是有直接关系的,泥炭土因为松软,非常利于生根。不过使用100%的泥炭土又会出现积水太多,或者干透后结板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多肉直接腐烂。

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总结,我认为对于苗苗类多肉,比较合理的配土方法为:泥炭土60% 沙子20% 颗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换成颗粒也可以;颗粒可以是珍珠岩、火山岩、蜂窝煤、陶粒、石子等

2.对于成年老株(一般指2年以上的多肉,根据品种差别略有不同),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颗粒的比例加大一点:泥炭土 沙子 颗粒 1:1:1这样的比例就很合适了~如果想让多肉长得更肥,就需要换更深更大的花盆。

多肉的个头与土壤深度有直接关系,使用又深又大的花盆,或者直接地栽,多肉往往会超出正常大小生长。

3. 颗粒增多后,水分流失较快,多肉吸收能力下降,就会消耗自己的叶片来供应养分。所以这时候最底层的叶片就会慢慢干枯脱落掉,时间一长自己就长成小树桩了。

又因为底部叶片一直不停的脱落,造型上越来越接近椰树。

这时候的配土比例是:泥炭土10%~20% 沙子20% 颗粒60%~80%。

对于番杏科和瓦苇属的多肉植物,由于其原产地的环境用纯粗砂介质能最好的模拟,所以比较推荐完全使用颗粒介质

比例并不要求太严格,总之就是加大土壤中颗粒的占有率,但是对于除瓦苇属和番杏科以外的多肉植物也不太推荐完全使用颗粒。土壤含有的养分,对其生长有益。 [14]

浇水

注意控制好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要注意到是干湿程度。

所谓"见干",是指浇过一次水后等到土面发白,表层及内部土壤水分消逝后,再浇第二次水,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很久才浇水。一般的方法是把手指伸进土壤内部感受干了再浇。如果内部是湿的就不宜连续浇水,容易造成土壤下部积水,严重的导致烂根。

所谓"见湿",是指每次浇水时都要浇透,即浇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不能浇"半截水"(即上湿下干),因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其根系大多集中于盆底,浇"半截水"实际上等于没浇水。

采用"见干见湿"方法浇水,既满足了这类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又保证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有利植物健壮生长。 [15]

日照

多肉植物在其原生地环境下每天都会接收到至少3-4小时的日照,有些品种甚至会受到6-8小时的阳光照射。由于日常居住条件的限制,一般家庭不可能每天接收到长时间高质量的日照,但是只要保证有一个朝南的窗户,每天至少2小时的日照,也是足够的。

充足但适度的日照可以使多肉植物变得健壮,株型更紧凑,颜色更鲜艳,状态更健康,且不易被真菌感染,染上虫害的可能性也会更小。特别是在春秋这两个生长季节,要尽可能增加日照时间。 [16] 多肉植物分冬、夏型种,冬型种冬、春、秋生长,夏季休眠,而夏型种夏天生长,冬天休眠。日照时间包括浇水频率都要依休眠情况而定,一般休眠时,日照不能过强,浇水频率要稍微降低。

开花

在狭义范围内(即不包括低等植物),所有多肉植物都会开花。开花是植物生长周期中必不可缺的一环;目的是为了结种子,繁衍后代。花友们大可不必因多肉开花而惊慌。

多肉植物开花时会消耗许多养分。对于景天科和瓦苇属的多肉植物,如果不是有杂交育种的打算,尤其是在多肉本身状态并不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剪刀将花茎剪掉。当然也可以留着花朵欣赏。

如果花朵还未开便枯萎了,就说明多肉养分不足或养分吸收不良,此时就应检查植物的根系是否健康,以及土壤的配比、养分对多肉是否合适。

一些科属的多肉植物开花时,由于花朵所分泌的花蜜和散发的味道,可能会招来虫害。例如景天科植物的花蜜有时会吸引蚜虫,原萝藦科(现并入夹竹桃科) [17] 的部分多肉植物开花时散发的气味会招来苍蝇,甚至花心内生蛆;此时一般只需剪掉花朵就可以根除虫害。

需要注意的是,有个别科属的多肉植物,如景天科的瓦松属、长生草属、瓦莲属等属,及天门冬科的龙舌兰属、凤梨科的大部分种类等,开花后会死亡,景天科的莲花掌属植物在开花后会单枝枯萎,但不会整株死亡。

虫害

红蜘蛛

主要危害马利筋亚科、大戟科、菊科、独尾草科等科的多肉植物。以口器吮吸幼嫩茎叶的汁液,被害叶会出现永留不退的黄褐色瘢痕,甚至枯黄脱落。可查看叶背面是否有蜘蛛网,一般伴随细小的红色/白色/暗色的虫子;如果有就可以基本判定为感染红蜘蛛了。

防治手段:可以通过加大环境湿度减少、避免蔓延。可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吸杀,或使用阿维菌素。

介壳虫

多肉植物最常见的虫害之一,喜欢附着在叶背面和叶片中心,危害面很广,常危害叶片表皮相对薄且水分含量大的多肉植物,例如景天科和仙人掌科,但是对番杏科、独尾草科、原萝藦科及其他科的多肉植物危害较小。介壳虫吸食茎叶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出现枯萎死亡,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昆虫。它的高发期比红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时就已开始大量繁殖。 [18]

防治手段:数量少时,可用牙签、镊子等尖锐物剔除,或是用湿棉签将虫体连带其分泌物擦除。当数量多是可用护花神按其说明书比例调配好喷洒于叶面,叶片无法喷到的死角用棉签沾药水擦拭。此外,也可用速扑杀800~1000倍液或阿维菌素喷杀。在培养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预防作用,但药效只有3个月左右。 [18]

根粉介壳虫

俗称根粉蚧,体型比多肉植物小,白色,极其不易被发现。常附着在植物根系上吸食根系水分,对所有多肉植物均有威胁,一般较常见于景天科、番杏科等无毒品种,独尾草科有轻微毒性而故较少见。根粉蚧基本不露出土表,所有活动包括产卵繁殖也在土壤内部进行,当浇水较多时其部分成虫和卵会从花盆底部的洞顺水流出,危害其他植物,这也是它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根粉蚧的成虫口器带刺,吸食植物汁液时会造成许多伤口,从而诱发黑腐病,由于其防治困难,也是危害极大的虫害之一。 [19]

防治手段:将感染根粉蚧的土壤全部更换,将花盆用钢丝球刷洗干净(针对于盆壁粗糙的瓦罐、红陶盆及水泥盆),随后用消毒液浸泡,在不损坏花盆的前提下越久越好,可将一般方法无法杀死的虫卵也根除。同时将被感染的植物的根系全部剪除,伤口干燥愈合后重新发根,可使用生根粉。再植时将花盆刷洗干净,配以全新的介质即可。 [19]

玄灰蝶

一种蝴蝶,其幼虫对多肉植物危害较大且不易被发现。常见于叶片较小或呈棍状的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如乙女心、虹之玉等,而对于叶片大、薄或是带有绒毛的则没有危害。啃食叶片时时钻到叶片中心从内而外啃食,故被发现时经常是植株全部叶片受损濒临死亡的状态。 [20]

防治手段:使用浓度为1:1200的蚧必治喷杀,效果较好,可以完全杀灭当批虫卵及幼虫。对于成虫蝴蝶也一样可用相同药物杀死。当幼虫、虫卵及成虫均处于微量时则可通过捕虫网、镊子统一集中杀死。但是最好的避免方法则是防止蝴蝶产卵,可通过将植物移入室内,或在植物外套高透明高透气的塑料网。 [20]

病害

腐烂是多肉植物常出现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浇水过多或养殖环境过于湿润而引起的真菌感染。有些昆虫比如粉蚧也会引起腐烂,尤其是根粉蚧。这些害虫吸食植物汁液时造成的伤口会引起真菌感染。

腐烂的表现形式很多,而且早期不易察觉。要时刻警惕植物上褪色的区域,以及变软、变糊状的茎和叶子。

一旦多肉植物上有地方褪色并变软发糊就是烂了,烂了就要立刻切掉,刀具和人手前后都要消毒以免传染其他植株,真菌性感染要用杀菌剂喷洒植株,伤口必须完全干燥后才能入土。

在处理腐烂的植株时务必保持器具的干净无菌,在碰其他植株之前务必仔细洗手。

冠部腐烂:用消毒的刀具削去感染部分,然后往伤口里塞入碎木炭和硫磺,伤口应当完全干燥。

颈部腐烂:切掉腐烂的部分,剩余的可当做是扦插。要在伤口完全干燥后才能入土。

真菌性腐烂:用干净的刀具切掉受损部分,覆上硫磺。用苯来特(一种杀菌剂)和代森锰锌的混合溶剂喷洒植株。

黑腐病:用干净的刀具切掉感染部分,以苯来特喷洒,覆以硫磺。

化水:多肉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化水,这是一种影响多肉整体健康情况的病害,要注意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如发生,及时将出现化水的部分摘掉。否则,将会使整个植株死掉。

没有上述药剂的用一些平常用的消毒杀菌的药物也可以。最重要的是把腐烂的部位切除,然后将植株放在通风处,等待伤口干燥愈合。只要将腐烂部位切除,以多肉植物的顽强生命力一般都得以存活,一些较难培育的珍稀品种不在此列。

植物学史

编辑

世界有关多肉植物最古之文献,为英国王室植物园图书馆收藏之纪元前约350-287年间,希腊博物学家提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原著之英译本《植物之探究》(Historia Plantarum,希腊文:Περὶ φυτῶν ἱστορία)一书。该书曾对大戟科(Euphorbiaceae)多肉植物有所描述,其英译本原意如下:“基督罗西亚之木;一种带刺植物,有叶及根,各枝均披锐次,枝叶折伤处流出大量乳液,此乳液与人类及其它动物之乳汁相似”。公元1175年 [21] ,宋代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所著《桂海虞衡志》“志草木”一篇中,曾提及“龙骨木”之名(“龙骨木,色翠青,状如枯骨”) [22] ,是东方最早提及多肉植物的文献。十八世纪,瑞士植物学家奥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于1716年完成巨著《多肉植物之历史》(Plantarum Historia Succulentarum)三卷, [23] 始确立“succulent plant”一词,为多肉植物名称之由来。德·堪多以后,复经过一系列之植物学家,研究发展而臻进步,如乔治·边沁,约瑟夫·道尔顿·胡克,Charles Edwin Bessey,约翰内斯·戈特弗里德·哈利尔(1868-1932),史蒂芬·恩德利希,奥古斯特·威廉·艾希勒,阿道夫·恩格勒,Alfred Barton Rendle(1885-1938),Oswald Tippo等,进而依花披(萼及瓣)和子房的关系位置,植物生态习性及花批的性质(无瓣、离瓣、合瓣)或依生态学、分布学、遗传学、组织学、地理学、化石学等而详予分类,始有今日之细密详实分类法。

在东方,对多肉植物之具体研究以日本较为进步。日本自1769年研究风气已很盛行,如当时之学者中泽以正曾著《中山传信录物产考》一书,书中含有大戟科多肉植物的绘图介绍,并称之为“霸王鞭草”。日本明治时代园艺家松泽进之助氏,将“Succulent Plants”一词译成汉字“多肉植物”(タニク ショクブツ),是为此名词之来源。我国自明代以后,对多肉植物研究较少,但华南一带民间栽培多肉植物却很普遍,其中产自云南之云南石莲(景天科)、球兰(夹竹桃科)等颇为有名。明朝李时珍撰《本草纲目》及高濂撰之《遵生八笺》(1591年),均对多肉植物有所提及。 [2]

以下表格为多肉植物于世界各地分布情况 [24] :

植物区植物地区多肉植物分布情况

泛北极植物区

1、环北方植物地

2、东亚植物地区

3、大西洋北美植物地区

4、落基山植物地区

5、幸运岛植物地区

6、地中海植物地区

7、撒哈拉—阿拉伯植物地区

8、伊朗—吐兰植物地区

9、马德雷(索诺拉)植物地区

景天科分布核心区

防己科 - 千金藤属等

苦苣苔科 - 唇柱苣苔属等

仙人掌科 - 仙人掌属等

大戟科 - 白雀珊瑚属等

古热带植物区(一)10、几内亚—刚果植物地区

11、苏丹—赞比亚植物地区

大戟科 - 大戟属等

独尾草科 - 芦荟属等

夹竹桃科 - 沙漠玫瑰属等

菊科 - 千里光属等

茶茱萸科 - 刺核藤属等

橄榄科 - 没药属等

古热带植物区(二)12、卡鲁—纳米比亚植物地区

13、阿森松和圣赫勒拿植物地区

14、马达加斯加植物地区

15、印度植物地区

16、印度支那植物地区

17、马来西亚植物地区

18、斐济植物地区

19、波利尼西亚植物地区

20、夏威夷植物地区

21、新喀里多尼亚植物地区

番杏科分布核心区

独尾草科分布核心区

石蒜科 - 香果石蒜属等

天门冬科 - 哨兵花属等

百岁兰科(特有)

木棉科 - 猴面包树属等

西番莲科

葫芦科

景天科 - 伽蓝菜亚科

刺戟科(又称龙树科)(特有)

大戟科

夹竹桃科 - 球兰属,棒槌树属,原萝藦科等

茜草科

防己科 - 千金藤属等

新热带植物区22、加勒比植物地区

23、圭亚那高地植物地区

24、亚马逊植物地区

25、巴西植物地区

26、安第斯山脉植物地区

仙人掌科分布核心区

凤梨科分布核心区

天门冬科分布核心区

木棉科

仙人掌科 - 花座球属,叶仙人掌亚科,附生型仙人掌等

胡椒科

苦苣苔科

大戟科 - 麻风树属等

好望角植物区27、好望角植物地区薯蓣科 - 薯蓣属等

番杏科

景天科 - 青锁龙亚科,伽蓝菜亚科等

独尾草科

澳大利亚植物区28、东北澳大利亚植物地区

29、西南澳大利亚植物地区

30、中部澳大利亚植物地区

梧桐科 - 瓶树属等

木棉科 - 猴面包树属等

香茶菜科/唇形科

夹竹桃科 - 肉珊瑚属等

藜科

番杏科

泛南极植物区31、胡安—费尔南德斯植物地区

32、智利—巴塔哥尼亚植物地区

33、亚南极岛屿植物地区

34、新西兰植物地区

仙人掌科(少量)- 拟仙人掌亚科(仅2种)(特有)

涵盖科属

编辑

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约一万余种,在植物分类上隶属一百多个科。

常见于人工栽培的多肉植物大多来自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独尾草科、夹竹桃科(包括原萝藦科)、天门冬科和菊科等科,此八科物种数量总和占多肉植物的86%,尤其是全科为多肉植物的番杏科和仙人掌科植物有植物各有2500余种和2000余种 [25] 。其它常见于含有多肉植物物种的科包括凤梨科、鸭跖草科、马齿苋科、回欢草科、葡萄科、酢浆草科、荨麻科、石蒜科、苦苣苔科、唇形科、胡椒科、粟米草科、紫茉莉科、吊兰科、土人参科、落葵科、瓣鳞花科、灯心草科、罂粟科、百合科、百部科、菝葜科、姜科、兰科等。天南星科、牻牛儿苗科、福桂花科、龙树科、葫芦科、桑科、辣木科、薯蓣科、防己科、茶茱萸科、橄榄科、商陆科、漆树科、豆科、西番莲科、五加科、锦葵科、旋花科、胡麻科、莎草科、藜科、仙茅科、木棉科、报春花科、虎耳草科、石竹科、番木瓜科、秋海棠科、茄科、蒺藜科、千屈菜科、闭鞘姜科、旱金莲科、杜鹃花科、毛茛科、小鸡草科、玄参科、葱科、秋水仙科、星捧月科、蒟蒻薯科、紫葳科、芭蕉科、紫金牛科、叶下珠科等科中部分属于多肉植物范畴的种类在中国有引进,但相对不常见于国内市场。 [26]

伞形科、白花菜科、凤仙花科、矛花科、紫草科、禾本科、楝科、梧桐科、使君子科、十字花科、茜草科、凤仙花科、桑寄生科、刺莲花科、野牡丹科、檀香科、无患子科、马兜铃科、桃金娘科、莲叶桐科、藤黄科、蜜花科、红木科、车前科、草海桐科、浜藜叶科、水麦冬科、小二仙草科、洋二仙草科、瑞香科、血皮草科、玉蕊科、毛石蒜科、蔷薇科、蓝嵩莲科(Tecophilaeaceae) [27] 、马鞭草科的多肉国内基本没有或极少有引进。狸藻科的某些类群虽然具肉质部位(如捕虫堇等),但园艺上更习惯将其归为食虫植物。甚至也有专家认为属于裸子植物的苏铁科、柏科、银杏科、托叶铁科、泽米铁科、百岁兰科、买麻藤科以及属于蕨类植物的满江红科、槐叶苹科、骨碎补科、木贼科、水韭科、松叶蕨科中也存在多肉植物。有些类群则只是单纯因为玩家的爱好才被划入多肉植物的范畴,如独尾草科的刺叶树属、白花丹科、多须草科中的部分种。 [26]

(注:原百合科包括许多常见的多肉植物,如瓦苇属、龙舌兰属、芦荟属等;但APG III分类系统削减了百合科,原百合科中的物种被重新修订为8个科;原龙舌兰科并入天门冬科。) [26]

中国原产的多肉植物包括但不仅限于:景天科(景天属、瓦松属、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8)

中国原生多肉植物——有边瓦松(图为冬季休眠状态)

瓦莲属等)、藜科的较大一部分物种;番杏科(番杏、海马齿、假海马齿等)、粟米草科(粟米草、星粟草等) [28] 、夹竹桃科(丽江吊灯花、白首乌、润肺草,肉珊瑚等)、马齿苋科(马齿苋,毛马齿苋等)、鸭跖草科(鸭跖草等)、葡萄科、石蒜科、苦苣苔科、胡椒科、葫芦科、薯蓣科、、石竹科、报春花科、商陆科、五加科、旋花科、莎草科、瓣鳞花科、茄科的小部分物种。还有许多植物虽具有肉质部分,但在是否属于多肉植物的问题上尚存争议。 [26]

科属及类群

编辑

以下仅针对部分被广泛认为属于多肉植物范畴的国内常见科属进行列举,受篇幅所限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含多肉植物的科属及类群。采用APG IV分类系统。

景天科 Crassulaceae

景天科全科均为多肉植物,共35属,是广义多肉植物定义下的第三大科。 [29] 普遍喜强烈的阳光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国市场上较大一部分常见的多肉植物种类,例如胧月、虹之玉、玉龙观音、玉蝶等均来自此科。

长生草亚科 Sempervivoideae

1、石莲属(Sinocrassula):云南石莲、石莲、立田凤、绿花石莲等

瓦松属(Orostachys):子持莲华、狼爪瓦松、黄花瓦松等

八宝属(Hylotelephium):八宝景天等

费菜属(Phedimus):小球玫瑰等

长生草属(Sempervivum):观音莲、蛛丝卷绢等

魔南景天属(Monanthes):球魔南、多叶魔南、壁生魔南、香蕉魔南等

莲花掌属(Aeonium):玉龙观音、黑法师、山地玫瑰、小人祭等

仙女杯属(Dudleya):白菊、雪山仙女杯、法瑞诺莎、拇指仙女杯等

拟石莲花属(Echeveria):玉蝶、月影、蓝石莲、丽娜莲等

景天属(Sedum):乙女心、姬星美人、薄雪万年草、费菜等

风车草属(Graptopetalum):胧月、桃之卵等

厚叶草属(Pachyphytum):星美人、千代田之松等 [30]

伽蓝菜亚科 Kalanchoideae

天锦章属(Adromischus):库珀天锦章、神想曲、玛丽安等

伽蓝菜属(Kalanchoe):宽叶不死鸟、玉吊钟、长寿花、月兔耳、千兔耳等

银波锦属(Cotyledon):熊童子、福娘、银波锦、达摩福娘等

奇峰锦属(Tylecodon):阿房宫、钟鬼、万物想等 [30]

青锁龙亚科 Crassuloideae

青锁龙属(Crassula):玉树、毛海星、若绿、稚儿姿等 [30]

菊科 Asteraceae

紫菀亚科 Asteroideae

千里光属(Senecio):佛珠、情人泪、七宝树、锦上珠、普西利菊等

厚敦菊属(Othonna):黄花新月(紫玄月)、蛮鬼塔、钟鬼等

仙人笔属(Kleinia):铁锡杖、猩红肉叶菊、天龙等 [31]

番杏科 Aizoaceae

番杏科是多肉植物第一大科,全科均为多肉植物,共178属,2000-2500种。大部分原产于南非,两瓣肉质叶基部联合对生。 [32] (带 * 的属为异形异名)

1. 海马齿亚科 Subfam. Sesuvioideae

蒺藜番杏属(Tribulocarpus

海马齿属(Sesuvium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9)

番杏科的多肉植物(19张)

*蜂巢草属 (Cypselea

裂盖马齿属 (Zaleya

假银肌玉属 (Trianthema

2. 景天番杏亚科 Subfam. Aizooideae

番杏属(Tetragonia

叉叶草属(Gunniopsis

隆果番杏属(Aizoanthemum

鳞叶番杏属(Plinthus

景天番杏属(Aizoon

干裂番杏属(Acrosanthes

小叶番杏属(Galenia

*污蜜草属(Kolleria

3. 日中花亚科 Subfam.Mesembryanthemoideae

日中花属(Mesembryanthemum

*西番王属(Synaptophyllum

*银节柱属(Psilocaulon

*玉指蓬属(Caulipsolon

*玉指木属(Aspazoma

*亲指姬属(Dactylopsis

*藕节柱属(Brownanthus

*坚果露花树属(Pseudobrownanthus

*天使之吻属(Phyllobolus

*露草属(Aptenia

*飞天玉属(Sceletium

*银须木属(Aridaria

*姬露花属(Prenia

*红柱冰属(Callistigma

*黄霄花属(Eurystigma

*冰花属(Cryophytum

*翠皮玉属(Opophytum

*银须玉属(Halenbergia

*婴趾玉属(Hydrodea

*黄露花属(Platythyra

*玫红天赐木属(Amoebophyllum

*鹰巢属(Sphalmanthus

*离瓣冰花属(Volkeranthus

*白冰花属(Derenbergiella

4. 舟叶花亚科 Subfam. Ruschioideae

1. 黄苏花族 Trib. ApatesieaeClade

花蔓草属(Apatesia

棠剑川属(Carpanthea

针叶花属(Conicosia

*指苏花属(Herrea

亭花属(Skiatophytum

长瓣玉属(Caryotophora

铁荆棘属(Saphesia

风之玉属(Hymenogyne

葵唱花属(Thyrasperma

2. 彩虹花族 Trib. DorotheantheaeClade

神武寺属(Cleretum

鸊鷉玉属(Micropterum

雅琴花属(Aethephyllum

彩虹菊属(Dorotheanthus

*狭义彩虹花属(Stigmatocarpum

*玉虹花属(Pherolobus

*朱虹花属(Sineoperculum

3. 舟叶花族 Trib. Ruschieae

01. 银杯玉分支 Subtrib.Dicrocaulon

怪奇玉属(Diplosoma

*妖奇玉属(Maughaniella

春芽草属(Dicrocaulon

碧光环属(Monilaria

胡桃玉属(Oophytum)

02. 圆棒玉分支 Subtrib. Disphyma Clade

圆棒玉属(Disphyma

03. 舌叶花分支 Subtrib. Glottiphyllum Clade

舌叶花属(Glottiphyllum

蔓舌花属(Malephora

04. 藻铃玉分支 Subtrib. Gibbaeum Clade

藻铃玉属(Gibbaeum

宝辉玉属(Muiria

银光玉属(Rimaria

05. 露子花分支 Subtrib. Delosperma Clade

露子花属(Delosperma

*山露花属(Ectotropis

光玉属(Frithia

梅厮木属(Mestoklema

仙宝属(Trichodiadema

白绒玉属(Corpuscularia

06. 奇鸟菊分支 Subtrib. Mitrophyllum Clade

奇鸟菊属(Mitrophyllum

*古鸟玉属(Conophyllum

*春晖玉属(Mimetophytum

冰糕属(Meyerophytum

07. 神刀玉分支 Subtrib. Drosanthemopsis Clade

茎秆番杏属(Drosanthemum

神刀玉属(Drosanthemopsis

08. 肉锥花分支 Subtrib. ConophytumClade

鼠耳属(Jensenobotrya

镰刀玉属(Ruschianthus

紫玉树属(Enarganthe)

肉锥花属(Conophytum)

齿鹑之翼属(Odontophorus

虾钳花属(Cheiridopsis

瘤之玉属(Ihlenfeldtia)

纳兰角属(Namaquanthus

素玉树属(Polymita

叠琅玉属(Schlechteranthus

09. 白鸽玉分支 Subtrib. JacobseniaClade

白鸽玉属(Jacobsenia

10. 鸾刀玉分支 Subtrib. HartmanthusClade

鸾刀玉属(Hartmanthus

11. 菱鲛分支 Subtrib. AloinopsisClade

鳄之唇属(Prepodesma

旭波属(Rabiea

对叶花属(Pleiospilos

*雷鸟属(Punctillaria

拈花玉属(Tanquana

平原玉属(Nananthus

唐扇属(Aloinopsis

*菱鲛花属(Aistocaulon

虎鲛花属(Deilanthe

12.照波分支 Subtrib.Stomatium-Bergeranthus Clade

灵石属(Didymaotus

银丽玉属(Antegibbaeum

筒叶玉属(Cylindrophyllum

*酋矛玉属(Calamophyllum

斗鱼属(Acrodon

蛇矛玉属(Marlothistella

墨石花属(Vlokia

翠峰玉属(Brianhuntleya

碧姬莲属(Bijlia

照波属(Bergeranthus

龙骨角属(Hereroa

快刀乱麻属(Rhombophyllum

蜡波属(Cerochlamys

尖刀玉属(Khadia

菊波属(Carruanthus

*荼波花属(Tischleria

翡翠虎牙属(Machairophyllum

肉黄菊属(Faucaria

齿舌玉属(Orthopterum

旭光花属(Peersia

白美人属(Rhinephyllum

*云上花属(Neorhine

唐锦玉属(Chasmatophyllum

小米玉属(Mossia

姬天女属(Neohenricia

楠舟属(Stomatium

*羊舌玉属(Agnirictus

13. 眉叶番杏分支 Subtrib. AntimimaClade

眉叶番杏属(Antimima

祖母宝绿属(Octopoma

珊瑚虫属(Smicrostigma

矮樱龙属(Zeuktophyllum

崖丽花属(Esterhuysenia

链球属(Hammeria

白浪蟹属(Braunsia

*碧玉莲属(Echinus

14. 魔幻龙分支 Subtrib. DracophilusClade

纳米比亚属(Namibia

魔幻龙属(Dracophilus

飞凤玉属(Juttadinteria

藏沙玉属(Psammophora

15. 紫霄木分支 Subtrib. LeipoldtiaClade

绘岛属(Cephalophyllum

棒叶花属(Fenestraria

紫霄木属(Leipoldtia

万叟玉属(Vanzijlia

扁棱玉属(Hallianthus

*枝干番杏属(Halliant

16. 生石花分支 Subtrib. LithopsClade

胧玉属(Vanheerdea

霜玉树属(Eberlanzia

章鱼爪属(Ebracteola

春桃玉属(Dinteranthus

魔玉属(Lapidaria

生石花属(Lithops

晚霞玉属(Schwantesia

17. 红番分支及其它属 Subtrib. RuschiaClade, et al.

红番属(Ruschia

蝴蝶玉属(Erepsia

*寿蝶花属(Kensitia

*节颈玉属(Semnanthe

玉舫花属(Nelia

金绳玉属(Jordaaniella

梅仙木属(Ottosonderia

银叶花属(Argyroderma

宝槌玉属(Roodia

勋波玉属(Phiambolia

松叶菊属 (Lampranthus

天女属(Titanopsis

天杯玉属(Verrucifera

琴爪菊属(Oscularia

鹿角海棠属(Astridia

关玉树属(Stayneria

菀玉树属(Ruschiella

粉玉树属(Wooleya

莫邪菊属(Carpobrotus

*澳海榕属(Sarcozona

龙鳞玉属(Stoeberia

勋玉树属(Amphibolia

崖辉玉属(Scopelogena

刺番杏属(Arenifera

瑕稚玉属(Berrisfordia

浴凰花属(Circandra

美翼玉属(Herreanthus

翠玲玉属(Imitaria

节度使属(Stigmatocarpum

风铃玉属(Ophthalmophyllum

犀权杖属(Macrocaulon

僧兵帽属(Ruschianthemum) [32]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注意:大戟科的多肉植物普遍有毒,请勿食用或以敏感部位(眼部等)接触其汁液

大戟亚科 Euphorbioideae

大戟属(Euphorbia):虎刺梅、光棍树、红雀珊瑚、翡翠塔、布纹球等

巴豆亚科 Crotonoideae

麻风树属(Jatropha):佛肚树 [33]

独尾草科 Asphodelaceae

独尾草科是单子叶植物的一科,又称阿福花科、日光兰科、芦荟科,科内多肉植物多分布于非洲南部。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10)

瓦苇属的多肉植物(5张)

独尾草亚科 Asphodeloideae

芦荟属(Aloe):库拉索芦荟、不夜城芦荟、翠花掌、鬼切芦荟、琉璃姬孔雀、雪花芦荟等

十二卷属/瓦苇属(Haworthia):玉露、寿、玉扇、万象、龙鳞、条纹十二卷、 瑞鹤等

鲨鱼掌属(Gasteria):子宝、卧牛、春莺啭等

鳞芹属(Bulbine):玉翡翠(佛座箍)、块根寿、环尾狐猴等 [34]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夹竹桃亚科 Nerioideae

沙漠玫瑰属(Adenium):沙漠玫瑰、索科特拉沙漠玫瑰、阿拉伯沙漠玫瑰等 [35]

鱼鳃木亚科/马鲁梯木亚科 Malouetioideae

棒棰树属(Pachypodium):惠比须笑、棒棰树、天马空、双刺瓶干、霸王树等 [35]

马利筋亚科 Asclepiadoideae

豹皮花属(Orbea):精丽阁等

犀角属(Stapelia):大花犀角、毛绒角等

剑龙角属(Huernia):紫龙角、阿修罗、斑马萝藦等

丽钟角属(Tavaresia):丽钟角等

球兰属(Hoya):三脉球兰、裂瓣球兰、花叶球兰、心叶球兰等

眼树莲属(Dischidia):百万心、串钱藤、小叶眼树莲、大王花眼树莲等

吊灯花属(Ceropegia):爱之蔓、醉龙、武腊泉等

凝蹄玉属(Pseudolithos):凝蹄玉、拟蹄玉等

火星人属(Fockea):火星人等 [35]

水牛角属(Caramulla):水牛角等

玉牛角属(Duvalia):玉牛角等

丽杯角属(Hoodia):丽杯阁等

宽杯角属(Orbeanthus):宽杯角等

南蛮角属(Quaqua):南蛮角等

姬笋角属(Piaranthus):姬笋角等

青龙角属(Echinopsis):青龙角等

海葵角属(Stapelianthus):毛绒角等

天门冬科 Asparagaceae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11)

绵枣儿亚科的多肉植物(4张)

绵枣儿亚科 Scilloideae

哨兵花属(Albuca):小苍角殿、宽叶弹簧草、钢丝弹簧草、毛叶弹簧草等

虎眼万年青属(Ornithogalum):虎眼万年青、橙花虎眼万年青、伯利恒之星等

油点百合属(Ledebouria):油点百合等

龙舌兰亚科 Agavoideae

龙舌兰属(Agave):美洲龙舌兰、金边龙舌兰、笹之雪、泷之白丝、吉祥冠、雷神、虚空藏等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12)

天门冬科 - 虚空藏龙舌兰Agaveparryi

丝兰属(Yucca):剑麻、象脚丝兰、鸟喙丝兰等

假叶树亚科 Ruscaceae

雾冰玉属(Eriospermum):将军幡、心叶雾冰玉等

虎尾兰属(Sansevieria):金边虎尾兰、圆叶虎尾兰、柱叶虎尾兰、银虎等

酒瓶兰属(Beaucarnea):酒瓶兰、胡克酒瓶兰等 [36]

仙人掌科 Cactaceae

仙人掌科隶属于石竹目,是广义多肉植物定义下的第二大科。但因其形态的高度多样性,有时会与其它科多肉植物分开讨论,因而不算在狭义多肉植物范畴内。科内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灌木或乔木状植物。133属,1500-1800种, [37] 大多原产美洲热带、亚热带沙漠或干旱地区,以墨西哥及中美洲为分布中心;少数分布在北纬53°加拿大的和平河,以及海拔3 000米积雪的高寒地区。只有苇枝属产于东非、马达加斯加及斯里兰卡。仙人掌属和量天尺属等少数属种在中国南方诸省逸生。 [29]

木麒麟亚科 Pereskioideae

叶仙人掌属(Pereskia):木麒麟等 [38]

仙人掌亚科 Opuntioideae

仙人掌属(Opuntia

翅子掌属(Pterocactus) [38]

仙人柱亚科 Cactoideae 

金琥属(Echinocactus

乳突球属(Mammillaria

仙人球属(Echinopsis

裸萼球属(Gymnocalycium

星球属(Astrophytum

丽花球属(Lobivia

宝山属(Rebutia

花座球属(Melocactus

鹿角柱属(Echinocereus

极光球属(Eriosyce

锦绣玉属(Parodia

圆盘玉属(Discocactus

强刺球属(Ferocactus

瘤玉属(Thelocactus

斧突球属(Pelecyphora

量天尺属(Hylocereus

昙花属(Epiphyllum

丝苇属(Rhipsalis

月世界属(Epithelantha

乌羽玉属(Lophophora

老乐柱属(Espostoa) [38]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13)

石蒜科的多肉植物(3张)

石蒜亚科 Amaryllidoideae

香果石蒜属(Gethyllis):纳马夸兰弹簧草(G. namaquensis)等。

垂筒花属(Cyrtanthus):卷叶垂筒花(C. smithiae)等。 [39]

凤梨科 Bromeliaceae

艳红凤梨亚科Pitcairnioideae

雀舌兰属(Dyckia):小雀舌兰、银叶雀舌兰(D. montana)等

猬凤梨亚科 Hechtioideae

猬凤梨属(Hechtia):华烛之典等

龙舌凤梨亚科 Puyoidea

普亚凤梨属(Puya):皇后普亚凤梨等 [40]

保护现状

编辑

在南非,对于每种植物最主要的威胁已经通过南非红色濒危物种名录确定。对南非植物区的主要威胁包括基础设施发展,城市扩张,作物种植,木材种植和开矿。自然植物们的生存环境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14)

南非濒危物种统计图1

被不可逆转的破坏。这种自然环境上的损失是迄今为止对南非植物造成的最严重的伤害。总共影响了1600多个种群,其中大多都属于多肉植物。外来侵入植物物种超过本土植物物种是另一个可怕的威胁。同时还出现了严重的栖息地退化,包括过度放牧,不适当的自然火灾管理(包括太频繁,太少或完全不发生季节性火灾),清除森林和热带草原上的灌木和树木等。这些不良因素可能会使自然植被完好无损,但却会干扰甚至破坏重要的生态系统,导致对环境较为敏感的物种的流失。 [41]

收获这种利益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这些利益来自于破坏性地去除野生植物和毁灭它们的栖息地,用于

多肉植物值得长期用吗(多肉植物很多人喜欢)(15)

南非濒危物种统计图2

本地和国际贸易的树皮(药用和观赏植物)以及建筑和工艺材料。而另一个潜在危害是人口因素,包括由于人口密度高而导致的种群繁殖成功率低。同时环境上还受水,土地或空气的污染。对化学物质敏感植物,通常是受有害工业和农业化学物质影响而灭绝,如堆积的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物种动力学的变化表明由于本地物种收到自然相互作用的干扰,如传粉媒介和分解者的丧失。而因此受到威胁的物种就容易灭绝。通常,严重的生存环境干扰可能会使一些本地物种具有竞争优势,然后以与外来入侵植物“同流合污”,并且替代其他较为脆弱敏感的本地物种。而气候变化也已被确定为对部分植物的威胁,特别是因气候变化而导致无法正常休眠或者繁殖的植物就会大面积的死亡。而且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并不容易预测,所以南非的一部分植物是相当危险的。当地有约25%的物种正处于濒危状态,有0.2%的物种在野外已经灭绝,例如番杏科金绳玉属的多肉植物海葵(Jordaaniella anemoniflora),在野外已经绝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