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日军投降照片中,都有集体着内裤的俘虏照,他们身上最耀眼的一个装备,就是胯上那一块白布了。

有人说,日本人最不能丢掉的,就是兜裆布和“大和魂”了,可见兜裆布是日本鬼子最特色的标志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说下这个兜裆布的前世今生,一块布里的“厚重”文化。

日本鬼子为什么帽子有两块布(日本鬼子兜裆布的4大作用)(1)

(中国古代人身上的裈)

日本人身上的这块布,原名叫裈,源自中国。

裈,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由胡服改造而成,汉朝以前,中国汉人是没有内裤的,北方胡人因为骑马打仗,穿的是有腿和裆的裤子。

从“裈”字字形上也可以看出,它一诞生就是为了打仗,左衣右军,名为裈。

日本鬼子为什么帽子有两块布(日本鬼子兜裆布的4大作用)(2)

(土著人身上也有类似的裈)

中国军史上有关于军人用裈的记载,在敦煌出土的手写文书中,有唐朝《天宝九至十载张丰儿等春冬衣装簿》。

上载,唐朝每年2月和10月给士兵发军衣,大致为:蜀衫一件、汗衫一件、裈一件、袴奴一件、半臂一件、袄子一件、绵袴一件、幞头鞋袜各二件、每两年发被袋一件。

日本鬼子为什么帽子有两块布(日本鬼子兜裆布的4大作用)(3)

(元代“浴马图”中的裈)

而对“裈”的记述更多,比较耳熟能详的,就是司马相如为了保卫与卓文君的爱情,在老丈人卓王孙家门口卖酒,与杂人着“犊鼻裈”洗涤酒器。

还有竹林七贤的“阮咸曝裈”。

以上文献资料语境都指出,裈,在古代是个贫苦劳动人民和士兵才穿的衣服。

日本鬼子为什么帽子有两块布(日本鬼子兜裆布的4大作用)(4)

这一文化被日本从唐朝引进过去,得到很好的保留和继承,相扑运动至今是日本国粹,其身上的裈也成了日本“独有”的标志性文化。

日本鬼子为什么帽子有两块布(日本鬼子兜裆布的4大作用)(5)

(盟军内裤与日军不同)

总体说来,日本的裈有4个用途:

1、军人标志

军史中有种说法,判断一个俘虏究竟是不是日本人,就扒下他的裤子,如果是兜裆布,就是日本人无疑,因为日本陆军的军服标配之一,就是军人褌。

日本鬼子为什么帽子有两块布(日本鬼子兜裆布的4大作用)(6)

(日军标配:军人褌)

也是因为这,日本鬼子兜裆布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丢掉。

日本投降后,军人褌和日本军服一起被美国废止了。裈变成了现代的内裤。

日本鬼子为什么帽子有两块布(日本鬼子兜裆布的4大作用)(7)

(日军身上的裈)

2.成年礼

裈在日本虽然很普遍,但在日本少年未成年之前,一般是不穿裈的,男子20岁时用裈把象征男性的标志紧紧兜起来,系于臀部。作为成年礼的一种。

3.急救

裈在当代的日本,实际用途很少,因为只在节日礼仪和游泳时穿,礼仪上的裈被赋予文化意义,而游泳的裈就有实际作用了,在溺水时,它可以很结实地被人从后面拉住,拖上水面。

日本鬼子为什么帽子有两块布(日本鬼子兜裆布的4大作用)(8)

(1946年6月冲绳岛投降的女孩)

4.投降

这个是军事作用。由于自身白色,在投降时如果找不到白布,解下身上的裈,展开支于头顶,就是一个很好的降旗。

1946年6月25日冲绳岛投降的这个女孩,其举的白色降旗,用的就是躲在洞里的父亲兜裆布。

===================

文献参考:《“犊鼻裈”考释》,闫艳, 孔垂懿。《唐五代的衣食住行》,黄正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