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文章精简后制成的短视频: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发布

美国盎格鲁撒克逊人与犹太人(美国上流社会中最大的群体)(1)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篇,从无断更,已写了300多万字,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国际关系、历史、文化、宗教、哲学、金融、宏观经济和地产等领域。我在此处已发布的长篇,后续篇章可以去我公众号先睹为快,搜索侃侃乱侃即可。

写美国历史和美国的时事政治时,经常会提到WASP,所以觉得还是开个单章介绍一下,也正好可以呼应一下这几天在更新的华盛顿总统。因为华盛顿就是一个非常重视阶级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利用婚姻来提高他固有的社会阶级。如果没有他老婆给他的顶级上流社会阶级,他也不会成为后来的开国第一任总统。

美国建国是1776年7月4日,后来的南北战争,林肯是在1863年元旦宣布的《解放黑奴宣言》,详情可以看我的另外两篇文章《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林肯(上)》和《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林肯(下)》!

因此华盛顿所在的时代背景是非常重视门第的,也正是他非常缺乏的(那个时候他们把黑人奴隶只看作财产和工具,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所以对白人血统是最看重的年代)。与其他开国元勋们相比,结婚前的他无钱无势无背景无高等学历,而他正是利用了WASP的圈子,一步一步走上了政坛。没有当地顶尖势力给他做背书,为他提供助力,他不可能第一次选举就能打败对手,从而掌控了当地议会七年之久。也正是成为议员的这七年,他的身份变得能更好地政商结合,在弗农山庄大宴宾客,提高他的政治影响力。没有WASP给他的这些帮助,他也不会有资格参加第一次大陆会议,因为其他参与此会的人,都是大种植园主们本人或后代。

从第一任美国总统华盛顿开始,到现在的拜登,一共是45位总统(其中格罗佛·克利夫兰没有连任,隔开一届后再次当选的,所以才造成了45位总统,却有46任总统),其中连任成功的有17位,包括罗斯福,他是一个例外,因为二战担任总统12年,【我在《美国任职最久的总统 —— 罗斯福“轮椅”上的巨人》一文中有详细介绍过】,格罗佛·克利夫兰没有计算在这17位中,因为不是连任;还有多位没有完成八年的任期,或是因为疾病、早逝、刺杀、因丑闻主动辞职等原因。

WASP在很多年中一直代表了辉格党和共和党的价值观,这些人是美国共和党的重要支持者,共和党也一直将实现他们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45位总统中辉格党、共和党和国家共和党(已解散,是辉格党、共和党的主要前身)的总统一共有24位,华盛顿是无党派人士,是共济会成员;约翰·亚当斯(第二任总统)是美国联邦党,其余19位是民主共和党(民主党前身)和民主党。

因此从领导国家的总统们选择的党派比例就可以看出,共和党是占多数的。

45位总统中,仅奥巴马一人不是白人,但他的信仰与WASP一样,都是基督新教,价值观也与WASP一样。所以才有很多对手党派的人说他,其实比白人更像白人。

45位总统中,本来只有约翰·肯尼迪不是基督教徒,他是爱尔兰裔,信奉罗马天主教。现在刚上任的拜登,也是爱尔兰裔,也信奉罗马天主教,刚刚多了一个。

美国民间很多人都怀疑,因为肯尼迪的宗教信仰,他不是WASP,而且还经常打击WASP所倡导的主张,才招致此祸。当然,还和他那时对古巴的立场,对美国黑帮的围剿有关系,动了黑帮的蛋糕,当然那时的黑帮还有更错综复杂的利益捆绑,肯尼迪的结局,主要是因为他有悖于当时美国权贵阶级的立场,才惨遭暗杀。

在肯尼迪被刺杀后短短三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这种巧合的概率为十万亿分之一。

而且肯尼迪夫妇受到当时的美国民众追捧,整个家族的政商影响力如日中天,他们家又不是WASP圈子的,美国那时的old money 老牌权贵家族的众人当然看不惯,如不出手干预,肯尼迪连任后,他的弟弟又能借他上位,再次冲击总统宝座。

不是WASP圈子的,就不太会认可他们的立场,无法与他们进行利益捆绑,除之而后快,又能捧WASP信仰的总统上位,所以才要排除异己 。更妄论爱尔兰人和英格兰人的仇恨存在已久,难以调和,美国需要英国这个坚实的盟友,总统是爱尔兰裔天主教教徒,英国也会担心。

肯尼迪之死疑云重重,当局认定的凶手不久也被人枪杀。种种迹象表明真正的幕后一个重要的黑手是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按照法律,总统在任期内意外死亡由副总统接任。约翰逊对肯尼迪遇刺资料的掩盖和销毁以及对事件极为马虎的草草调查更让人怀疑。

莫不是他和WASP圈内的顶层达成了什么共识?至少在台面上,他是最大的利益既得者。

更让人奇怪的是,封存 25 年之久的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最终档案,2017年开始陆续解禁,却被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扣下了,不让公开。如果没有猫腻,为何会不敢公开?

罗伯特·肯尼迪,第35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在约翰·肯尼迪总统任内担任美国司法部长,在和平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和促进民权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965年他当选美国纽约州参议员,是著名的反对越战和反对林登·约翰逊的民主党人,1968年他是民主党无可争议总统候选人,享有极高的威望,但突然遇刺身亡,导致共和党的理查德·尼克松最终赢得总统选举。

肯尼迪兄弟俩被刺身亡的真实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肯尼迪弟弟他反对的是共和党(WASP的阵营),反对他哥的副总统(WASP),反对共和党支持的越战,他绝对可以打败共和党人尼克松,他如果上台,就不会有越战了,那他是动了谁的蛋糕?希望拜登愿意公开他被刺身亡的真实文件,好歹是爱尔兰裔天主教教徒,不过他未必敢公开,里面的猫腻说不定会让美国在全球丢脸。

接着我开始说文解字,下面是WASP的全称,WASP是全称的缩写

美国盎格鲁撒克逊人与犹太人(美国上流社会中最大的群体)(2)

White:白种人,原先W代表的是Wealth富有,后来改成白种人

Anglo-Saxon:盎格鲁 - 撒克逊

Protestant:基督新教,长老教会、公理会和美国圣公会等都是

英国在美国拥有最大的殖民地,13个州,美国建国之初只有13个州,所以美国人的血统中,当时英国血统占的比重是第一位,盎格鲁 - 撒克逊的血统是来源于英国。不过,经过时间的发展,移民越来越多,现在美国第一大族裔是德裔日耳曼血统。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总人口超过650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占83.9%。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语,则是继承了他们的语言而来。

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

而基督新教能成为英国的国教,就要提一个关键性人物——亨利八世,英国都铎王朝的国王,一个因为女人而想离婚却得不到罗马天主教教皇同意的国王,最后与天主教决裂,才使基督新教正式成为国教,详细内容可以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以及她的父亲母亲对后世的影响》。

1957年政治学家安德鲁·哈克(Andrew Hacker)首次提到“WASP”一词,指的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拥有“国家权力”的美国上流阶级; “W”代表“富裕”而不是“白种人”:这些“老”美国人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它们是'WASPs' ,他们是富裕的,他们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是新教徒。

在澳大利亚,“盎格鲁”或“盎格鲁撒克逊”指的是英国血统的人,而“盎格鲁 - 凯尔特人”则扩展到包括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和苏格兰血统的人。

在法国,“盎格鲁 - 撒克逊”指的是英国和美国对欧洲事务的综合影响力。戴高乐一再试图“让法国摆脱盎格鲁 - 撒克逊的影响力。”这句话在法国作家对法国衰落的一书中有更多细微的表述,特别把其作为法国应该追求的替代模式,法国应如何调整与英国和美国这两个最着名的全球竞争者的关系,以及它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和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在英语国家之外,“盎格鲁撒克逊人”及其译本用于指英国、美国,还有其他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使用英语的国家和社团。其他语种的写法包括德语:“Angelsachsen”,法语:“lemodèlenglo-saxon”,西班牙语:“anglosajón”,荷兰语:“Angelsaksisch模型”,和意大利语:“Paesi anglosassoni 。

对于我今天的主题,主要是讲美国的WASP,他们从美国建国之初,一直到如今,都领导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

政界就不用讲了,共和党人们基本都是WASP,民主党中哪怕是少数族裔,很多都是常春藤的法学院毕业,一路做律师成为了众议员、参议员或者检察官等。就像奥巴马这样的,虽然不是白人,不论受的教育、家庭的出生背景、走的事业路线等,其实都是WASP的路线。谁让WASP是代表了美国的主流价值呢,不被主流价值同化,就成为不了多数派,对于靠选票上位的美国政客来说,这是大多数人选择的道路,毕竟助力大于阻力肯定受人喜欢啊。

与美国上流社会的另一个顶尖团体——犹太人相比,基督教更能同化人,犹太教的成员主要是犹太裔,这是血统决定的,所以入门门槛就不一样了;另外非犹太裔的人也会加入犹太教,但主要原因就是通过结婚,可是因为犹太教使用的是希伯来语,文化习俗(犹太人是不过圣诞节的)和基督教也非常不同,所以外部人员加入犹太教的人数,要远远少于基督教。特朗普的女儿就为了和她犹太裔的老公结婚,就改信了犹太教。

美国盎格鲁撒克逊人与犹太人(美国上流社会中最大的群体)(3)

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华盛顿特区的主教大教堂

同样是基督教徒,WASP去的教堂可是规模最大的

美国东海岸WASP这个词可以经常听到,一般用来与最初的其他国家的殖民者和后来的欧洲移民相区别,如爱尔兰裔天主教徒、犹太人、意大利裔和其它“少数白人民族”等。

美国南方则不同,因为南北战争后迁至此地的移民相对很少,所以WASP这个词也就不常听到。路易斯安那州和佛罗里达州南部是例外,因为法国和拉丁美洲移民者占大多数。除这些地方外,美国南方的白人则大部分都是不列颠群岛人的后裔。不过由于历史矛盾等原因,居住在弗吉尼亚州、南、北卡罗莱那州海岸的英格兰人后裔和居住在高地的苏格兰-爱尔兰人后裔之间也在语言、文化上有很大不同。

美国西部则经常用“Anglo”(盎格鲁)这个词形容非拉美裔的欧裔英语使用者,所以这个词也就比WASP范围要更广一些。英裔美国人和其它族群之间的区别并没有像在东海岸那么明显。

WASP精英主导了20世纪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安东尼史密斯认为,国家往往是建立在前-现代(pre-modern )民族核心的基础上,为现代国家提供象征和记忆,而WASP确实是美国的核心价值。在预科学校(昂贵的私立高中,主要是在东北部)、常春藤联盟大学和著名的文理学院,如小艾薇或七姐妹,WASP仍然是最主要的群体。

哈佛大学始终是最受WASP喜欢的第一选择。到20世纪,哈佛大学的学生群体中WASP一直都是最多数。

常春藤盟校和七姐妹学院有着强大的WASP历史联系,其影响力至今仍在延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常春藤联盟大学主要由WASP学生组成。作为一些国家顶尖的大学和学院,它们仍然是今天WASP家庭的首选大学。三巨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历来是WASP家族的首选三所大学。

就像常春藤大学中,最红的男生永远是橄榄球队的四分卫,最红的女生一定是啦啦队长,他们都是金发碧眼的WASP,学校四分卫毕业后都可以直接进入华尔街,因为美国人相信能做得了四分卫,一定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和超强的个人综合能力。

这些学院和大学的录取虽然基于学术成就,但仍有一些学校偏好该校校友子女或者家族子弟。前年哈佛等名校爆出了贿赂丑闻,又一次印证了有钱家庭的子女,上名校是不需要靠真材实料的。特朗普的名校就是花钱的,他女婿库什纳也是。小布什这个智商不超过一百的,作为家族都是耶鲁的骷髅会成员,当然走的也不是正规渠道。

学生及其家族间可以建立更多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延伸到金融、文化和政治领域,使WASP更有影响力。来自这些学校的许多校友获得了成功的职业生涯,继续保持WASP在主流文化和国家经济政治中的影响力。

在中西部,WASP青睐密歇根大学、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在底特律地区,WASP掌控着财富者主要来自于汽车行业。在1967年底特律骚乱之后,他们倾向于聚集在Grosse Pointe郊区。在芝加哥,他们出现在北岸郊区,西北郊区的巴林顿地区,以及西郊的奥克帕克和杜佩奇县。

一些WASP新教教派与美国任何其他教派相比,获得本科和研究生学位的比例最高,如主教教会(76%),长老会教会(美国)(64%), 和基督联合教会(46%)。圣公会教徒和长老会教徒也往往比大多数其他宗教团体更富裕,且受过更好的教育,并且他们在美国商业和法律界,WASP始终处于最顶尖且人数最多的一个族群。至少从1854年到1964年,WASP他们都是共和党人。近几十年来,共和党人的人数略多于民主党人。

根据科学精英杂志的文章显示: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哈里特·扎克曼的评论,在1901年至1972年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中,72%的人都是基督新教背景。总体而言,在1901年至1972年期间,对于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其中新教徒获得了84.2%的诺贝尔化学奖,60%的诺贝尔医学奖,58.1%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与其他种族群体一样,WASP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交际圈中活动。拥有大量WASP的社区往往是该城市最受追捧的社区,在这些地区的家庭基本上都是高收入,独占着顶级的私立和公立学校资源,有着完善的基督教教会,社区内房地产价值也是最高的。

精英们通常活动在自己封闭的小团体中。但在大城市里,不可能记住所有人,或者跟踪家族联姻的情况。解决方案就是社会登记册,其中列出了约1%人口的姓名和地址。大多数是WASP,他们包括混在同一个私人俱乐部的家庭,参加共同的茶话会,在高级的教堂一起做礼拜,捐助相同的慈善机构,住在高档专属社区,并送他们的儿女到顶尖的学校。在WASP统治的鼎盛时期,社会登记册描绘了上流社会的状态。但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纽约时报在1997年刊登过一篇文章:

社会登记册就是在纽约社交圈中的一个巨人......然而,如今,随着WASP精英在社会和政治力量上的逐渐消退,登记册作为一个重要的仲裁者的角色几乎是不合时宜的。在曼哈顿,慈善晚会是社交季节的重心,组织委员会中充斥着出版界,好莱坞和华尔街的名人,家庭血统变得没有以前那么重要。

社会登记册被设计为巴尔的摩、波士顿、芝加哥、纽约、费城、匹兹堡、波特兰(俄勒冈州)、普罗维登斯、旧金山、西雅图和华盛顿特区的社会精英目录。

2007年,“纽约时报”报道说,对WASP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在他们对Susanna Salk的“特权生活:庆祝WASP风格”的评论中,他们表示Salk“非常重视捍卫WASP价值观的优点,以及他们对美国文化的贡献。”

到了20世纪80年代,Lacoste和Ralph Lauren等品牌及其标志也与WASP文化相关的学院派时尚风格联系在一起。

对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上东区,传统上,上东区一直由WASP家族主导着,外人还是较难进入他们的圈子。

开国元勋们代表了18世纪爱国领导者们的剖面。根据卡罗琳罗宾斯对《独立宣言》签名人的传记研究:

签名者大部分来自受过教育的精英,他们是较老的殖民地定居点的居民,并且属于少数例外的中等富裕阶层,又是仅占人口的一小部分,金字塔最顶端的那群人。原籍或出生在海外,他们是英国后裔并信仰新教。所以说,美国立国之初设定的价值观,就是WASP的价值观。

美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天主教徒,大多数是来自爱尔兰以及南欧和东欧的移民及其后裔 - 这群人主要在大城市中是捍卫民主党的,所以天主教政治家往往是WASP政治敌对的目标。

可是这一切都因为国际时局的变化,WASP在美国国家中的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1、一战、二战以前,美国的财富都是控制在WASP手中,那些殖民地时期的大家族们,在美国独立以后,迅速进行了某些行业的垄断,比如洛克菲勒家族,这些家族的财富经过几代的累积,是后人比较难以超越的,他们就代表了美国的old money(老牌有钱人)。可是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new money(新贵们)出现了,他们不是来自于WASP阶层,例如脸书的老板扎克伯格,以技术迅速致富,不需要靠相同的血统或宗教信仰致富。

2、二战以后,基督新教机构的总体力量才开始下降,美国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信仰任何宗教,他们在战后的经济扩张中找到了中产阶级的工作,白人新教徒精英仍然在美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具有影响力,可是与上世纪20年代的顶峰时期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一旦越来越多的平民阶级和少数族裔,通过受到更好的教育,打破向上的社会阶层屏障后,WASP的垄断地位也就渐渐没落了。

比如:曾经是WASP据点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7年只有30%的本科生来自欧洲(包括WASP和所有其他欧洲人),大学63%的本科生来自移民家庭(其中至少有一位父母是移民),特别是亚洲人。

3、全球化的步伐加剧后,不管是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等,那种隔阂和壁垒都在逐渐降低,势必让某些历史悠久的团体影响力下降。

可是在美国的媒体界,一直有些声音在说:“媒体过度夸大了WASP影响力的下降”,WASP们想过得更低调吧。

如今的美国上流社会,就算你不是白人,就算你不信基督教,只要你有让WASP足够重视的影响力,他们还是能正视你,并愿意与你为伍的。

我觉得WASP的影响力是下降了,可是依然是最大的群体,在某些领域,从95%下降到30%,看数字是下降了很多,可是30%依然会远远领先于其他族群的影响力。美国顶层1-5%最富裕的群体,他们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就如我之前写过的几篇文章中叙述的一样,顶尖WASP,肯定能通过他们家族、家族联姻的家族、教会、兄弟会、商会等力量,远远超过平民阶级,能更轻易地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更节约在事业上需要付出的时间,这种不公平至今都存在。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初衷,让大家了解到,美国一直倡导的“美国梦”、“美国至上主义”这些洗脑口号,更多的目的是希望鼓励更优秀的人才留在美国为美国的发展而付出努力,这样才能保持美国世界第一的地位,因为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所以在美国,你不能指责对方是racist种族主义者,对方会觉得是很大的侮辱,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没有文化的人才会种族歧视。可是我觉得,更多的是只有社会底层的人,才会把种族歧视表达出来,放在明面上。上流社会的人,就算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们的选择,更多的是把所有的那些歧视,都隐藏在衣冠楚楚和彬彬有礼后面。种族隔阂越深,越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没有墨西哥人的美国,那么多又累又苦钱又少的工作,谁来做?精英阶级需要这些人,但不代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个高贵的人,不歧视非他们族裔的人。

群体的力量肯定大于个人的力量,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各种其他族裔之间的抱团行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团体内部的成员。血统、联姻和宗教等,都是很多上流社会取得利益共通点的一个平台或纽带,可是归根结底,个人实力的过硬才是基本,不然就算出生再好,都有可能变成一个很废的富家子弟。

而WASP之间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常春藤学校中的四分卫和啦啦队长就是一个好例子,有着好相貌、好身材条件、好头脑,还要有本事在众多精英中脱颖而出,达到这些,家庭虽然可以提供助力,个人的坚持奋斗也是分不开的。

所以,不要因为那些硬件条件而自卑,你更应该反思的是,你为你自己的软实力付出了多少努力,投胎你决定不了,人生的道路却是你自己选择的。读历史更能打开你的眼界,让你知道更多可能性。

每天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愿你们能在我讲述的点滴中有所收获,也不枉我如此辛苦!

好哒,今天先到这儿吧,下次再见!ヾ( ̄▽ ̄)Bye~Bye~

愿世界更好!苦难更少!国泰民安!

也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