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掀起千层浪的《我的前半生》终于告一段落了。

我的前半生贺涵新上任是第几集(我的前半生续集)(1)

贺涵替唐晶背黑锅,放弃高薪职位,淡泊明志出海捕鱼,陈俊生荣升副总,唐晶选择原谅子君,子君带平儿离开上海,两人同在码头,却仍旧错过......

这意犹未尽的结局又让网友们望天吐槽——

“陈俊生和凌玲居然没有离婚,这不科学!”

“我唐晶女神的后半生咋办......”

“我的前半生靠闺蜜,我的后半生靠闺蜜男人,神剧!”

我的前半生贺涵新上任是第几集(我的前半生续集)(2)

讲真,小编看着母上每天追剧追得如痴如醉,也是觉得很迷醉啊,说好的女主自强不息努力生活全都没看到,等着小三落到自作自受的下场也没看到(摊手),只看到可以随口说出“十万句职场金句”的贺涵竟然选择背黑锅,入行十年的高级咨询顾问唐晶竟然犯下同时联系客户和竞争对手的低级错误......

哎,电视剧总是在向现实的魔幻一步步靠拢,让人留下编剧智商欠费的感慨。小编不禁在想,如果让我来写一个续集,剧情走向会是怎样的呢?

我的前半生贺涵新上任是第几集(我的前半生续集)(3)

其实,唐晶和罗子君都不适合贺涵,最适合贺涵的是樊胜美。

嗯,就是欢乐颂里的那个樊大姐。

为什么?

因为樊胜美家的闲事最多,正好贺涵爱管闲事啊。

我的前半生贺涵新上任是第几集(我的前半生续集)(4)

至于堂堂一个咨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不去追查事实真相,在事业巅峰期说辞职就辞职,实在有违贺涵在职场摸爬滚打从而形成了一套“职场养成宝典”的人设!

而在小编看来,以贺涵这样的智商情商,即便退出咨询业,进军其他行业也一定能够跻身高位,比如——财会业。

想一想,贺涵身上也的确具备一个出色的CFO所需要的品质和能力。

一流的业务能力

贺涵是咨询业巨头B&T前合伙人,后跳槽至辰星做高级合伙人。要知道,剧中B&T的原型其实就是目前全球咨询业的“第一梯队”——MBB,在MBB做到合伙人,其业务能力可见一斑。

而一个出色的CFO,最初也是从最基础的会计核算开始做起,必须具备一流的实操业务能力,再加上永不停歇的学习欲望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没有满足于最基本的做账对账,懂得为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晋升路上势必没有少考ACCA、CPA、CMA这类实用且有价值的证书,XX持证人几乎是每个CFO的身份标配。

小编相信,这些考试,一定难不倒“脑袋那么大”的贺涵!

我的前半生贺涵新上任是第几集(我的前半生续集)(5)

“贺式”职场生存法则

不得不承认,比起看贺涵和唐晶、子君之间的爱恨纠葛,小编更喜欢看贺涵一本正经地讲那些深刻的职场法则。

“越是处理客户或者同事棘手的事情,越是要厚着脸皮愉快的处理。”

CFO承担着一家企业的经济命脉,在“管钱”的同时,还要帮着企业“省钱”和“赚钱”,而怎么省和怎么赚当然不是凭空一说,都要建立在数据和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结果出来之后,CFO要让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相关人员理解数字背后的含义,自然少不了质疑和非议,而你要说服老板,势必要有厚脸皮和好态度,而不是意气用事。

“分析报告的数据是死的,拿数据排列组合,得出结论的报告是活的。”

CFO是一个站在高处的领导者,关注更多的不再是“借贷相等”,而应该是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战略布局,这需要数据、经验和眼光的支持。ACCA的P3学的就是商业分析,里面有很多模型可以帮助分析,但是高顿ACCA研究院的Lulu老师提醒大家,模型的作用只是帮助分析,在不同的环境和行业中发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不能用来生搬硬套。

可见,数据是死的,作出分析的人却是活的。

贺涵既然能总结出这些职场道理,自然已经是过来人的心态,成为一个成功的CFO绝对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续集,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别来找我。


推荐更多阅读:

CFA再一次登上微博热搜!俨然朋友圈也炸开了锅!

《我的前半生》:每个金融女心里都藏着一个“唐晶”,却一不小心活成了“罗子君”的模样

一图读懂丨PPP、BOT、BT、TOT、TBT、BOO、PFI的区别,职场人必读

世界500强常用的11个管理法则,值得大家学习并熟练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