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主持人问赵本山,你之前不是和姜昆关系挺好的吗?如今怎么不来往了呢?赵本山尴尬地笑了笑道,这可能和郭德纲有关系吧!姜昆其实是赵本山的恩人,起初姜昆结识赵本山时,是在一次专场相声会上,当时他信心满满,连着抛出了五六个包袱,结果底下观众不但没有反应,还嘘声一片,姜昆很是不解,因为从业这么久以来,他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情况。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1)

这时候有个观众站起来对姜昆说,你的包袱现在都老掉牙了,早知道我买票去看赵本山了,从这一次起,姜昆知道了在沈阳还有一个名叫赵本山的优秀演员,后来他找了一段空闲时间专门买票赶过去一探究竟,到了地方一问他才知道,原来赵本山在当地十分出名,每次演出几乎都是座无虚席,比自己的确是要厉害一些,于是姜昆以观众身份买了一张票进到剧场,赵本山的那场演出果然没有让姜昆失望。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2)

他表演的节奏既能做到收放自如,又可以有的放矢,台下的观众也是笑声一茬接一茬,事后姜昆便找到赵本山,信誓旦旦对她说,我保证让你上春晚,如果不行,我将字倒着写,其实在这之前赵本山老早就有上春晚的想法了,毕竟站在全国观众面前演出和在地方剧场演出,那感觉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直到姜昆赵本山感觉到上春晚突然又有了希望的火苗。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3)

可是第一年姜昆把赵本山推给央视春晚导演时,导演给了他一个面子,让赵本山在他面前秀一段,虽然赵本山表演的非常出色,但最终还是被导演给pass掉了,等到第二年赵本山还是没能如愿以偿,直到第三年,赵本山凭借自己的演出成功登上了央视春晚,从此在春晚的舞台上一呆就是二十三年,赵本山名字更是想遍大江南北,之后也和姜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4)

那几年赵本山与姜昆合作不断,优秀的作品也是层出不穷,直到后来郭德纲出现,两人关系慢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年郭德纲进入京圈到处拜师,但是却没有艺人敢收他为徒,都认为他是门外汉,最后还是相声界大师级人物侯耀文不受偏见,把郭德纲收入门下,作为后起之秀的郭德纲瞬间吸引了赵本山的注意,在郭德纲身上他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所以非常欣赏郭德纲,姜昆和赵本山的关系恶化正是从郭德纲开始的。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5)

2005年郭德纲刚刚开始走红时,他的小剧场演出场场爆满,但却遭到了许多质疑,被批低俗,一群媒体纷纷建议封杀郭德纲,然而郭德纲相声影响了京圈本地相声的声誉,最终以姜昆为首的金圈代表便在网上抨击郭德纲,讥讽他的相声是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可是郭德纲也毫不示弱,立刻反击到就你的相声是高雅脱俗的,我的就是低俗无趣的,紧接着姜昆一行人便以反三俗为由到处打击批评郭德纲的相声。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6)

郭德纲当年也是年轻气盛,特意写了一部《我要反三俗》对姜昆等人进行反击,姜昆作为曲艺协会主席,是相声界的权威,在2008今年他提出了反三俗活动,姜昆建议关停北京的部分相声小剧场,以此杜绝相声低俗化,当时的舆论风向标几乎是一边倒,全都站在姜昆一边,但赵本山却恰恰唱反调,公开力挺郭德纲,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广大的影响。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7)

其实刚开始就是让赵本山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一个是自己的老朋友姜昆,曾经帮助过自己,另一个是自己非常欣赏的年轻人,最终他还是默默地选择了后者,这也引起了姜昆对赵本山的不满,还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赵本山,不过当时的赵本山也正值自己的巅峰时期,在圈内是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对姜昆的指责根本不会示弱,从此两人便你来我往针锋相对起来,彻底撕破了脸,反目成仇。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8)

但姜昆没想到的是,曾经他十分抗拒的郭德纲,既然可以做到在相声界首屈一指的程度,他最初创立的德云社让很多人都感受到了相声的魅力,从弘扬传承上来讲,郭德纲的确对相声贡献不小,虽然起步发展时备受争议,但至少还能让相声在如今还能占据曲艺界的半壁江山,赵本山之所以支持郭德纲,是因为他从郭德纲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赵本山刚出道时也有不少质疑,对东北二人转也是批评太低俗。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9)

如今赵本山已经退居二线了,但郭德纲成了相声界的顶流,而姜昆与郭德纲的斗争依然打得火热,真不知道这场对抗最终以何种结局收场,两人都拜在侯家相声之下,按照辈分郭德纲算是姜昆的师弟,但是就是那么两个人却水火不相容,把北京相声界闹得沸沸扬扬,因为姜昆是老一派相声界的代表,他认为相声只能是高雅的艺术,不能和低俗挂边,然而郭德纲却认为相声其实没有特别的定义,可以雅俗共赏,只要能吸引观众的注意,能够大家欢笑,那么相声就是一种艺术,两人各持己见。

对郭德纲帮助最大的人(力挺郭德纲与恩人)(10)

其实相声也应该与时俱进,懂得创新,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把相声发扬光大,而不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对此,你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