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的小视频可以发10秒钟了,但你知道当初为啥设定为6秒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微信小拍几秒都是显示0秒?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微信小拍几秒都是显示0秒(你知道当初为啥是6秒吗)

微信小拍几秒都是显示0秒

今天,微信的小视频可以发10秒钟了,但你知道当初为啥设定为6秒吗?

微信是这样解释的:

很多时候,用户常在户外使用微信,网络不稳定,流量也受限,不太适合用户发布或者查看大体积的视频文件。对视频时长做限制(不超过 6 秒),并做优化,使其体积变得更小,才更利于在移动端发布和观看。

将小视频处理为 6 秒,主要是为了降低接收方的流量压力和播放时的心理压力。实际上,在小视频正式发布前,微信的“攻城狮”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体验测试,发现 6 秒是最适合的长度。

为了做测试,开发人员还专门撰写了一个名为“kitchen”的调试工具,作为一个全局开关变量配置的功能模块,改一个数值,配置立刻生效,方便调试。这就像一个 PS 工具,帮助开发人员找到最优的路径。6 秒长度正是在这个工具的支持下发现的最适合长度。

既然是小视频,那么小视频的流量消耗有多小?

有一个很简单的换算:聊天中的小视频,每条视频的大小约等于 2 张朋友圈图片大小,朋友圈中的小视频每条大约等于 3 张朋友圈图片大小。

和长视频相比,6 秒小视频的数据量在 iOS 系统下为 400KB 以内,在 Android 系统为 200-300KB,这意味着,三条小视频的流量消耗约为 1MB。

而且,小视频加载的逻辑是看过的不再加载,没有看的不加载,正在看的才加载,会主动帮用户省流量。

因此,由于限定在6秒以内,视频体积大大减小,而且主要在移动端播放,微信在视频质量和大小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让用户毫无压力地使用。

非常希望微信工程师站出来解释下,现在为啥6秒就不是最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