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皆为序章未来皆可盼(凡是过去皆为序章)(1)

最近开始做了很多老早之前就该做的事情,不缺前瞻性缺乏执行力想必也算是当代通病。

诸位共勉:We don't wait for,neither do we ask for a solution;we take action for one.

今天想说一下交流与价值观的问题。

巴别塔,巴比伦通天塔。人们建造巴别塔,目的是“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传扬的是上帝的名而非人的名,以色列的先知无数次传唱“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要传扬他的名”,只有围绕在上帝的周围才真正是上帝的儿女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自古有的观念是回归,既是对人性原本纯美的回归,也是对耶路撒冷圣殿的回归。

巴别塔预示着人们有一种渴望,想摆脱个人的孤独,渴望聚集在一起。可是巴别塔下的人们走错了方向,以为建立一个地上的天国王朝就可以摆脱这种孤独,人类就可以获得理想国。上帝以变乱口音来提醒他们,他们想错了。

后来的历史多次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多次尝试建立巴别塔,不论是建筑艺术还是社会制度,想要传扬人的名,巴别塔上传扬的都是霸王君主的名,而这名是用无数人民的生命和牺牲造就的,他们只是无名英雄罢了,无人纪念,也只有在这种众人的狂欢以及君主成为偶像的幻象中默默无闻甚至是悲惨地死去。而上帝的回应又是那么绝妙,变乱口音。只要人们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可以成就极其大的事情,语言承担的角色是不言而喻的。

上帝没有派天使来剿灭巴别塔的领袖和工人,没有暗杀、跟踪、监视、离间等,没有用武力毁灭关键的建材,这些都是独裁专制者惯用的伎俩,只简简单单地变乱了口音,没有使用任何的暴力,直击要害。

无论是由于语言上的失误、文化上的陌生还是政治上的故意,翻译的错误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都会给各方的敏感而复杂的关系在沉重的历史包袱下,再添阴霾。这是历史的纷争,也是价值观之争。

处理价值之争最朴素直接的一种思路是,论证某一种价值观念是天然正义的,利用国家扶持和保护这种价值观念,并且压制其他的价值观念。现代不同人群之间同样难以对基本善/正义的问题达成普遍的共识,国家也不刻意扶持某一个人群赞同的特定价值观念,而是以国家的名义自行制定一套更为形式化、价值相对中立的规则,从而对所有的价值观念统一加以规范。

其实主要说的是顶上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