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周玉意 通讯员 李斌

“生动的笔触,跌宕的情节,宏大的背景”。

4月初,旅居广东惠州邵阳籍作家周后运新书《开国将军袁也烈》签名赠书活动在绥宁县“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举行,众多读者对这部传记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年来,周后运倾心为家乡走出来的袁也烈将军、蔡锷将军等著书立传,一部部新书出现在读者面前。翻开周后运的每一部书,细细品读每一个字,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扑面而来。

周后运奉献给读者的是精美的精神食粮,自己乐此不疲走的却是一条无尽艰辛的创作之路。

湖南江西移民名人(穿越时空的交流)(1)

为给老乡袁也烈一个交代

二十多年前, 循着南下大潮的脚步,周后运从雪峰山下的洞口县黄桥镇来到了北回归线上的广东惠州,开启他人生和事业的起点,并在这里与开国将军、从雪峰山下走出的乡贤袁也烈将军结缘。

袁也烈也是湖南洞口黄桥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员,被誉为“新中国革命的活化石”。袁也烈将军浓烈的桑梓之情,流溢于三湘四水。周后运利用学到的文史知识来研究袁也烈将军,觉得写老乡袁也烈是份沉甸甸的责任。

惠州是袁也烈将军1925年7月经聂荣臻介绍入党后的首战之城,后又紧跟惠州骄子叶挺、邓演达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袁也烈将军不仅在惠州、广州、梅州、韶关留下深深足迹,在广东诸多场所、领域也留下他浴血奋战的身影。袁也烈被称为新中国资格最老的开国少将。他曾是毛泽东的学生,周恩来的同事,北伐的先锋,抗日的栋梁,抗日战争的猛将,中国海军和中国水产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袁也烈的一生,经历十分复杂,所走的革命路线十分曲折坎坷。

生活在惠州这片人文沃土上的周后运,总想着为袁也烈这位乡贤写点什么,为美丽的惠州增加一些历史记忆。2016年10月,周后运多次听到有关袁也烈的传奇故事,也经常参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惠阳秋长叶挺将军纪念园。每次看到东征的遗迹,浏览关于袁也烈将军的图片和事迹介绍,就有一种莫名的震憾。周后运开始有意无意收集资料,随着对这位乡贤了解的加深,他创作一本关于袁也烈将军长篇小说的冲动也日渐强烈。他在参考了200多种资料后开始动笔。

为了写好袁也烈,周后运重走袁也烈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重温激情岁月,铭记往昔峥嵘,并与袁也烈将军的亲属取得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调研采访第一手资料,补证有关史料。对袁也烈生活较久的地方,进行认真的访谈和调研,形成了数以万字的调研提纲,渐渐地,袁也烈的形象在周后运的脑海中由文字走向鲜活。梳理完了读书笔记和调研提纲之后,创作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的想法正式在他心中酝酿成形。

经过几年的努力,2018年11月,《开国将军袁也烈》终于出版发行,该书共35万字,分五大篇三十八章,巧妙地将袁也烈的成长,融入了中国革命大潮这一历史背景中,通过书写袁也烈光辉而传奇的一生,歌颂了革命精神。书中不仅有金戈铁马的战争历史,也有柔情万种的爱情,读起来十分感人。

抚摸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周后运轻轻说:这也算是给革命英烈,给自己作为袁也烈老乡的一个交代吧!

2018年底,周后运了解到,1930年10月,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率领红七军主力攻占绥宁县城(今寨市乡),设立了征战指挥所,一段革命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于2008年7月被绥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绥宁县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7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袁也烈曾任红七军第二十师第五十九团团长,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开国将军袁也烈诞辰120周年,周后运便决定在红七军战斗过的地方绥宁县寨市乡举办一次捐书活动,让这块红色土地上的人们读到袁也烈的革命故事。

2019年4月8日,他千里迢迢将新出版的价值两万元的《开国将军袁也烈》新书运到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举办主题为“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文化”《开国将军袁也烈》捐赠仪式,将新书捐赠给寨市学校,并即兴为寨市学校师生和正在此地开展“重走红军路送医到基层”的绥宁县绿森林大药房员工讲述了袁也烈的革命故事。

再现儒将蔡锷叱咤风云一生

周后运对家乡走出来的将军有着特珠的情结。

湖南江西移民名人(穿越时空的交流)(2)

2010年1月,周后运著的《儒将蔡锷》和《护国将军蔡锷》分别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生动而又朴实的笔墨,真实地再现儒将蔡锷戎马倥偬、叱咤风云的一生。读罢让人爱不释卷,一代名将蔡锷的许多故事再次广为流传。

写传记难,写名人传记更难。周后运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只是缘于对蔡锷将军光辉人生的崇敬及同乡情结,才承担起撰写 《儒将蔡锷》和《护国将军蔡锷》的使命。他不辞辛劳,远赴长沙、北京、上海、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采访考察,还请教过多位对蔡锷将军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专家,搜集了不少历史资料。周后运“揣着文学梦想和思乡情怀”,一边务工,一边写作,为广泛查证蔡将军生平资料和传闻轶事而行万里路,历尽艰辛,足履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远赴东瀛求证。他的目的很单纯:“为了弘扬湖湘文化及蔡锷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周后运是一个靠打工谋生的业余作家,敢为大将军立传,可想而知他当时的勇气和底气。他终于不负众望,两书出版发行后影响较大。书中既有细节点染,又有可靠事实佐证。周后运的《儒将蔡锷》和《护国将军蔡锷》人物刻画形象丰满,谋篇布局明晰,将远去的历史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感人肺腑,真实地再现了蔡锷将军的一生,将“讨袁护国,再造共和”历史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品对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人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奋斗,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次由蔡锷家乡人创作的长篇蔡锷传记《儒将蔡锷》和《护国将军蔡锷》的出版,对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打造邵阳旅游及文化资源、弘扬湖湘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特别的意义。作者充分借鉴史料,从兴衰沉浮的历史、发黄变脆的报纸杂志与书籍当中,倾听诸位名家热情或激愤的心声,与他们展开心灵深处的对话,体悟十九世纪末及二十世纪初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书写了一代精英知识分子心系祖国“危亡”弃文习武、大气磅礴的传奇人生。

为了写护国将军蔡锷,他付出全部心血和积蓄,这两本书花了他6年时间,前后修改13次,他付出的是时间和精力,收获的是如潮的好评。

这两部书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为写邓演达传成“负翁”

湖南江西移民名人(穿越时空的交流)(3)

说起周后运的传记作品,不能不提起他的另一力作、长篇传记文学作品《碧血丹心——邓演达传》。

聊天中立下夙愿。周后运说:“其实还没来惠州之前,我就知道邓演达,因为我在写《儒将蔡锷》这本书的时候,就常遇到和邓演达相关的历史资料,但那时没想到会写一部关于他的书。后来在2003年一次朋友小聚中,有人说起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惠州三杰’,即廖仲恺、邓演达、叶挺。关于廖仲恺和叶挺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很多,但是关于邓演达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却很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自那以后,周后运便开始注意收集和邓演达相关的资料,准备创作。

惠城区三栋镇邓演达故乡是周后运创作始起第一站,周后运走进邓演达陈列馆、故居,希望能近距离感受邓演达的生活、战斗、被捕、受害过程。他专程到演达学校去看,因为演达学校前身是鹿岗学校,是邓演达的父亲、清朝光绪年间秀才邓镜人所创办。要写邓演达,就要全面了解邓演达有关的人和事。

因为创作的困扰,无数个夜晚,周后运独自开车来到邓演达纪念园,在黑暗中漫步,他希望在这里能与邓演达有穿越时空的交流。

周后运为了收集资料,追寻邓演达的革命足迹,足足跑了7个省,去过南京、武汉、长沙、郴州、河北保定、河南、江西、福建等地,还专程到北京图书馆找史料,行程超过25000里,花费几万元,身上照相机、笔记本、U盘必不可少。

创作难度大,一度想放弃。收集资料越多,周后运就觉得越难把握。他颇感压力和难度,心里更没底。邓演达是一位富有特色兼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其政治生涯经历了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3个阶段,贯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期。因此,要想全面系统撰述其一生业绩,殊属不易。很多朋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周后运最后能坚持下来,是邓演达的精神在鼓励他。在邓演达陈列馆,陈列了不少邓演达被捕后在狱中写的书信。这些书信经他人帮助逐步带了出来,后人才得以了解邓演达在狱中的事。周后运认为,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帮助邓演达,这说明邓演达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献身精神打动无数人。周后运感到邓演达人格魅力的伟大,对邓演达更加敬佩。“在我创作难度越来越大时,就是靠这种力量在支撑着。”

对于周后运而言,对惠州最熟悉的地方不是惠州西湖,而是邓演达纪念园,写书最紧张的时候,周后运在演达纪念园 旁边租了个小房子,将手机关机,专心写作。有时候半夜来了灵感,还要去纪念园小亭子里坐坐,用他的话说是“神交演达”。

如何写好邓演达的故事,周后运绞尽了脑汁。既不能像史学家一样来写历史资料,也不能像文学家一样天马行空地进行创作。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避开史料中的枯燥。最后周后运决定把这本书定位为长篇历史传记小说。通过小说笔法,让邓演达这个历史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喜闻乐见。以小说笔法写历史,可以增加历史魅力。同样,把历史融到小说中去,也能提高小说的内涵和生命力。2014年4月底,《碧血丹心———邓演达传》正式出版了,首印5万册,周后运也顿时成了“负翁”。此书由构思到创作出版,历经10年,15易其稿,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为了写这本书,公司业务耽误了,工作人员也遣散了,家里全靠妻子挣钱养家糊口。举债出版这部书,周后运觉得值,因为《碧血丹心--邓演达传》是第一部反映邓演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舍生取义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

周后运感慨地说:“书写成之后,我真地如释重负,对我而言,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填补了邓演达题材的文学创作的空白,更填补了我人生的一大空白”。

有付出就有收获。《碧血丹心--邓演达传》喜获惠州市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为家乡明天更美好献计出力

旅居异乡,想着家乡,反哺桑梓。

湖南江西移民名人(穿越时空的交流)(4)

周后运为支持家乡发展,周后运常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2008年12月9日,为洞口籍近400名新兵捐赠文学作品价值10余万元,并勉励家乡人民子弟兵立志军营,建功立业。2012年11月,山门中学举行100周年校庆,为该校捐赠价值10万元的钱物,并先后为邵阳市中小学、文化站等场所捐赠各类书报近30万元。

周后运多次开展调研及文化交流活动,为振兴家乡出谋划策。2013年10月,周后运在惠州市大自然休闲山庄策划实施了《青春飞扬、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情系崀山诗词书法联谊座谈会。湘籍在惠州的优秀青年及各行业精英共100多人、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紧紧围绕怎么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赞美家乡,重点推介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品牌战略。周后运为了配合家乡和宣传家乡的崀山,组织了20位文艺界名流现场作诗挥毫咏颂崀山,文艺界家们现场挥毫留下了许多赞美崀山、情暖崀山的珍贵墨宝,作为一项文化成果奉献给家乡;并利用网络、数字、平面媒体等宣传工具,多角度、全方位来赞美家乡,推介家乡文化与旅游资源。周后运还多次深入邵阳城步南山、绥宁黄桑、洞口罗溪等地调研,撰写了大量歌咏秀美家乡的文章在国家级刋物、网站刋发,致力宣传美丽湖南,为开发家乡文化与旅游资源鼓与呼。2014年1月,周后运筹措500余万元,回到家乡洞口,创建了全国文艺家雪峰山创作基地,开设了农家书屋、书画创作室等,各种生活设施齐全,敞开式免费供乡亲们读书习字。该书屋书目里包括了政治、经济、科技、生活、文化、少儿等大类,品种丰富,能够较好地满足山村农民的多样性需求,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很有帮助。全国各地的文艺名家来创作基地采风、写生,又能与农民朋友融为一体,创作的作品接地气,贴近生活,受到了农民和文艺家们的欢迎。为湘粤两省文化交流,丰富雪峰山山村文化生活,为文化兴邵,宣传美丽邵阳作出了贡献。

由于创作成绩突出,周后运收获满满: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诗词协会会员、全国文艺家雪峰山创作基地主任、邵阳市政府(惠州)专家顾问组秘书长、惠州市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惠州市市直党风政风评议团监督员、洞口县政协委员、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先后出版文学作品八部,多项调研成果被中央、省、市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曾获“邵阳市最美乡贤”、第九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书香岭南”模范个人、“第五届全国进城务工青年良师益友”、“中华优秀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长篇小说《儒将蔡锷》、《碧血丹心--邓演达传》分别获得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长篇小说、优秀长篇小说奖。

字字珠玑映真心,创作正未有穷期。周后运这位精神大厨,正精心烹饪着一道道文化大餐,他的作品总会让人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