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记者 郭玲

  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1月27日,新疆日报报史馆内,专业讲解员、石榴云小记者讲解员和新疆日报社老党员共同为前去参观的学生们带来一道“精神大餐”。

在广州图书馆讲历史课(这个寒假去报史馆乐享)(1)

参观的学生和新疆日报社老党员韩兴华合影。记者 郭玲摄

  “这次参观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高二(1)班学生赵嘉欣说,通过参观,深入了解到记者们在基层采访的艰辛,充满力量的稿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让她对记者这个职业肃然起敬。

  新疆日报报史馆展厅分为:“亲切关怀巨大动力”“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峥嵘岁月激扬文字”“青蓝相继初心不改”“聚焦总目标奋进新时代”五个展区。展出300余幅图片、文献、报纸版面,180多件实物、手稿、图书,以及音视频资料、电子阅报屏等,展示了新疆日报与共和国风雨同行,与党和人民心心相印的70余载光辉历程,描绘出新疆各族儿女在祖国怀抱中团结奋进的华彩篇章。

在广州图书馆讲历史课(这个寒假去报史馆乐享)(2)

学生代表给新疆日报社老党员韩兴华戴红领巾。记者 郭玲摄

  兵团二中小学部二年级(5)班王未未是新疆日报报史馆的小讲解员,他半年前报名参加了石榴云小记者培训,寒假期间来当讲解员,当天参与了两场讲解工作。

  “我负责实物板块的讲解,这里展出的有发报机、速印机等等,为了做好讲解,我还去了解了背后的故事。”王未未说,讲解员的工作让他的寒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交到更多朋友。

在广州图书馆讲历史课(这个寒假去报史馆乐享)(3)

石榴云小记者讲解员为前去参观的学生讲解。记者 郭玲摄

  在“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展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初一(12)班的章羽纶在家长的陪同下认真浏览每一张图片、每一幅版面。“参观完报史馆,我知道了每一篇新闻报道背后有许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我也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章羽纶说。

  参观期间,对于学生们好奇的问题,新疆日报社老党员韩兴华一一作了解答。“在这里,学生们通过了解新疆日报的光辉历史,了解到新疆发展的时代变迁,作为‘老报人’,我有义务来为他们讲解,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韩兴华说。

在广州图书馆讲历史课(这个寒假去报史馆乐享)(4)

参观期间,新疆日报社老党员韩兴华一一解答学生们的提问。记者 郭玲摄

  新疆日报报史馆于2019年12月对外开放,2021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寒假期间,每周一至周五,新疆日报报史馆向中小学生提供“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好少年”的研学活动,目前,已接待2100人次。

  “研学实践教育是开展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报史馆向学生们提供研学活动场所,以专业讲解员 石榴云讲解员 老党员讲解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在假期中寓教于乐,进行实践体验和学习,从而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外联部副主任、报史馆负责人朱墨介绍,节假日是报史馆发挥主流宣传阵地、红色教育基地作用的重要时段。为更好服务学生、家长,报史馆合理安排讲解时段,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最大限度为各族群众营造安全、舒适的观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