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正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孔子与鲁哀公一篇对话)(1)

西汉有个文学家,经济家,名字叫刘向,他是一个主张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学者。他曾编纂一部共有十二卷的古代杂史集,书名叫《说苑》,此书在流传中有遗失,后来经宋人曾巩辑复,因此书名也叫《新苑》。在此书卷八,有篇“尊贤”,记录的是孔子与哀公一篇对话,就是教我们如何识别一个好人。原文是:

哀公问于孔子曰:“人何若而可取也?”孔子对曰:“夫弓矢和调,而后术其中焉;马悫(que)愿顺,然后求其良材焉,人必忠信重厚,然后求其知能焉。今有人不忠信重厚,而多之能,如此人者譬如豺狼与,不可以身近也。是故先其仁信之诚者,然后亲之;于是有知能者,然后任之。故曰:亲仁使能。夫取人之求也,观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以抒其匈而发其情者,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夫以言揆其行,虽有奸轨之人无以逃其情矣。”哀公曰:“善”。

孔子真正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孔子与鲁哀公一篇对话)(2)

有一句成语,也是教我们如何鉴别一个好人的。就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直译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看出马力是否耐久,相处时间长了才能看到一个人的真心。扩展开的意思是要经过长期观察,才能明白事物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