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6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科学补碘益智,健康扶贫利民”,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甲状腺结节为什么不能用碘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甲状腺结节为什么不能用碘盐(甲状腺结节需要吃无碘盐)

甲状腺结节为什么不能用碘盐

今天是第26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科学补碘益智,健康扶贫利民”。

5月15日上午,省、市卫生健康委,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市疾控中心,以及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区疾控中心等有关单位在济南市甸柳新村社区广场(历下区文化广场)联合开展了现场宣传活动。

“我需不需要选择无碘盐”活动现场,许多居民向专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记者也注意到,几年来,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无碘盐食用者行列。他们大都有同一个身份——甲状腺结节患者。

“前年体检我和母亲查处都有甲状腺结节后,家里做饭就改用无碘盐了。”甸柳新村社区黄女士表示。有居民认为,甲状腺结节就是脖子里长疙瘩,吃碘越多,疙瘩就越大,因此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是不能食用加碘盐的。

究竟事实真的如此吗?

“并非如此。”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碘缺乏病与高碘防治研究所王晓明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补碘导致甲状腺结节。

专家表示,引起甲状腺结节的产生很多,如甲状腺本身的增生性疾病、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肿瘤等,补碘并不是产生甲状腺结节的原因。相反,碘缺乏已被证实是甲状腺结节产生的危险因素。2018年,一项针对全国31省市、自治区,78470例受试者进行的甲状腺疾病与碘营养状况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碘缺乏时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5.63%,而碘超足及碘过量时患病率分别为18.41%和16.21%。

之所以人们会觉得现在甲状腺结节越来越常见,专家表示,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健康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接受了甲状腺的检查。二是高分辨B超的使用,发现了许多原先靠触诊或普通B超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

“靠海边,经常吃海鲜,肯定不缺碘。”调查发现,在我省,沿海居民选择无碘盐的比例近年来在不断提高。然而调查发现,尽管沿海地区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易获取,但当地居民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其实并不高,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碘大部分来自于加碘食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使用无碘盐,居民碘摄入量很容易低于推荐摄入量,出现碘缺乏的风险很大。

有一个人群需要格外补碘,那就是孕妇。孕妇碘营养不足会产生极大危害。一方面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性畸形,另一方面,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严重的可能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因此需要及时补碘。

王晓明介绍,普通人每日的碘摄入量应达到120微克,这一摄入量通过食用碘盐可以基本保证。而孕妇每天需要230微克才能保证母体与胎儿的健康,因此在食用碘盐外,还需要额外补碘。比如食用海带、紫菜、虾皮等富含碘的食物,或是补充一些孕妇的营养剂、孕妇奶粉等。

普通居民应该如何补碘?王晓明表示,在缺碘地区,碘盐是经济实惠又安全的补碘方式。按照每人每日6克食盐的摄入量,再加上从饮水中的碘摄入,就基本达到了推荐碘摄入要求。因此在缺碘地区,除去甲亢患者,其他人群包括甲状腺结节等、甲减、甲状腺癌等患者在内,都应当选择碘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