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曹操苏轼(曹操李白苏轼白居易)(1)

如果让你回想一句诗词,不知道有多少人脑海中蹦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要说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出现的频率绝对是前三甲。思故乡的时候看见的是月亮,念故国的时候看见的是月亮,过中秋更是赏月的好时候。

比起太阳,中国人显然是更偏爱月亮。那一轮弯弯的月亮挂在空中,不知照亮了多少人的路,也不知道代表了多少人的心。

李白杜甫曹操苏轼(曹操李白苏轼白居易)(2)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曹操

如果说三国时期的大佬里面谁最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那必须是龙头第一把交椅。京剧里,人们早已看惯白脸的曹操,奸诈狡猾。其实细想来,三忘倒觉得曹操不敢说是个真英雄,他倒真是个真汉子。年轻时的曹孟德颇有游侠风范。

简单来说,这种游侠风范就是不爱读书,不爱学习,有喜欢舞刀弄枪这类打打杀杀的血腥爱好。于是当时的人大多没看上他,只觉得他是出身官宦世家的纨绔子弟。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看好他。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许劭传》)。

正是这个爱打架不爱看书的不安分少年曹操,在日后的岁月里,陈留起兵、逐鹿中原,他历经官渡之战、远征乌桓,他兵临赤壁、平顶凉州。

位极人臣的曹操虽然不爱读书,却并不是一个文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他之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他之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是出自他之口。

月亮,在曹操眼里,一定不是离愁。它更像是一个目标,剑之所指,所向无敌。

李白杜甫曹操苏轼(曹操李白苏轼白居易)(3)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是李白

提起诗词,不提李白,那真是对诗仙李太白的大不敬。才子李白总是有很多风流韵事,也总是有很多好朋友。比之曹操,他显得更亲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里,李白显然是亲民文化的代表人之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他写的。“花间一壶酒,独酌不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他写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还是他写的。三忘想,诗仙就是不一样,怎么他总是这么孤单,一喝酒就要问月亮。

李白的诗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他让随口吟诵一句古诗成为不那么困难的事。想必如果唐朝那会有形象代言广告这一说,李白一定是最好的广告代言人,没有之一。

李白杜甫曹操苏轼(曹操李白苏轼白居易)(4)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是白居易

作为一个中唐时期的文人,白居易虽然没有赶得上亲眼见证一场爱江山更爱美人的世纪爱情。对,没错,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恨纠葛。但是他一出生,就赶上了家乡发生战争。由盛转衰的大唐,那时已经被被战火烧的千疮百孔,烧得民不聊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出生了,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成长着。

《琵琶行》里他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他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月亮在他这里,似乎总是带着一丝愤懑,一丝不甘寂寞,一丝惆怅。

李白杜甫曹操苏轼(曹操李白苏轼白居易)(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

这首词,有多有名,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又多少人误会这首词是描写爱情的呢?今天三忘要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

这首词的译文是: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人间哪里比得上?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而这首词,正是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的。怀念弟弟苏辙的哦!大家下次不要再以为这是一首描绘爱情的诗词了哦。

千百年来,那一轮明月挂在天生,见证着人间的分分合合。月亮到底代表谁的心呢,想来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