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历史上的大宋朝,虽然对外屡战屡败,被扣上“内讧内行、外战外行”的帽子,但它却把隋炀帝开创的“科举制度”发展到顶峰,文学上人才辈出、赫赫有名,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唐宋八大家中有几人来自宋朝:唐宋8大家占6个屡战屡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唐宋八大家中有几人来自宋朝:唐宋8大家占6个屡战屡败

唐宋八大家中有几人来自宋朝:唐宋8大家占6个屡战屡败

#头号周刊#

历史上的大宋朝,虽然对外屡战屡败,被扣上“内讧内行、外战外行”的帽子,但它却把隋炀帝开创的“科举制度”发展到顶峰,文学上人才辈出、赫赫有名。

唐宋八大家,有六个在宋朝,欧阳修以及曾受他奖掖的曾巩、王安石、“三苏”,一个比一个出名。范仲淹更是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迅速成为士大夫们的“个性签名”。

大宋文人竞相迸发的背后,其实他们学习很拼,教育很卷,跟我们很像。

1.加班加点 只是起点

宋朝诗人晁冲之,有一首诗《夜行》: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字里行间可见当年情景,和我们备战高考,可谓异曲同工、交相辉映。

其实,这中间有一个价值观的转变过程。汉唐的人,人生价值取向把“立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就是要投笔从戎,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于是乎,李白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甚至到老了还追随永王李璘叛乱,寻求建功立业。

但到了宋朝,经过五代十国的蹂躏,社会需要稳定,统治阶级强调秩序,价值取向逐步转向对道德主体精神的弘扬。所以,社会上少了“闻鸡起舞”,多了“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2.求学之路 全族相助

当年,刘强东考上人民大学,却没钱上学,全村人你一块、我一分,有钱出钱、没钱出鸡蛋,凑了500块和76个鸡蛋,换来了现在的千亿京东掌门。

这种例子有很多,但却越来越少。说多是因为中国历来有这种传统,说少是因为走到现代,学习更多只是自己的事、自家的事。

而在宋朝,考取功名、当官老爷,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能略显夸张,但一人当官、举族沾光却是肯定的。儿孙可以直接依靠恩荫制度做官,三亲六友也可以利益共享。官当大了,甚至门房、车夫、厨子也能混个一官半职。

因此,参加科举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成了泽被亲友的大好事。考生本人有动力,家属也有动力,亲友也会鼎力相助,因为他们也是在寄托美好未来。

3.员额抢拼 考试移民

以福建考生为例:北宋中后期,福建学子中举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南宋时期28933个进士,出身福建的有7144人,为全国最高,其次为浙江4858人,江西3861人。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受气候影响,中世纪的唐宋王朝经济重心南移,本来五代时期就比中原相对安定的南方,经济发展更加迅猛。福建原本“国初举子尚少”,被中原讥为“闽人未知学”。后面,不差钱的福建人可以长期居住在汴梁游学,了解朝廷科举动向,升学率自然直线上升。

生猛钱多的南方考生甚至引发了“南北之争”,政府不得不改变教育制度和考试规则。“砸缸少年”司马光和一代文宗欧阳修,分别代表北方学子和南方学子,围绕着考试员额分配、考试内容侧重等问题,争得不可开交,目的就是解决我们现在所谓的“教育公平”问题。

即便如此,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南方人民非但不差钱,而且脑壳异常灵光。名额不够、僧多粥少,一下子就有了冒籍参加科举的想法。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考移民嘛!

4.教育衍生 落户学位

北宋的科举,从最初的无人理会,发展到千军万马挤破头。尤其是针对日渐增长的游学问题,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只要在开封住满七年,出具纳税证明,就可以取得首都开封户籍,妥妥的学区学位啊!

一个首都户口有多厉害?就如现在的北京户口一样,医疗资源全国一流,每天都有外地人求医问诊;福利待遇全国一流,医保、社保、养老更加优惠;教育资源更是全国一流,比如海淀区清华北大的录取率达到3%以上,也就是我们一两个班(约100多人),能有3个以上考上清华北大。大家再想想北京有多少985、211院校,此外还有多少像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音乐学院、美院这样的非985、211的专业名校。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押韵。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古代人已经经历的,我们正在烦恼的,也是古代人曾经的烦恼,只是后悔学得太少、知道太晚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卷起来很难受。但正因为这是一条给平民铺就的上升大道,所以才有了卷的意义和动力。也因为这么卷,才会有人才辈出的局面,才能让我们的后代在未来碾压同龄外国人。

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