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随着电视剧《庆余年》的热播,网络视频平台超前点播的模式,也被大众诟病。

历经5个月后,6月上旬司法结论出炉: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爱奇艺超前点播的行为构成违约。

虽然案件现已盖棺定论,超前点播此举系违约操作,但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却刚刚开始。

超前点播特权(超前点播行为重新定义了VIP)(1)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用户逐年增加,大家都习惯了在承担流量费用后,免费使用互联网内容,包括观看影视作品。

同时,影视市场的版权意识也在同步增长着,免费的午餐越来越少,基本都是些年代久远的影视片可免费观看。网络视频平台,纷纷给影片打上了VIP的标签。

超前点播特权(超前点播行为重新定义了VIP)(2)

花钱升级为VIP,便可观看海量视频资源。这是一种有价交换,也是一种契约关系。而这种直接而单纯的契约,大众是接受的,认为“没毛病”。因为平台购买影视资源或者自制网络视频,都有成本,仅靠广告收益很难维系生存。

如果双方都忠实地遵守、维护既定的契约,那就没有“然后”什么事了。视频平台们在利益的驱使下,竟展现出了难看的吃相——超前点播,VIP中的VIP。会员可以比非会员多看6集,“超前点播”用户又能比会员多看6集内容。

超前点播特权(超前点播行为重新定义了VIP)(3)

VIP是什么?贵宾。这是一种特殊身份的标签。VIP相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就是鹤立鸡群的感觉,具有一定的权利与优越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象征。

现在可好,超前点播,不光是重新定义了VIP的特定含义,更是公然违背了平台与用户双方的契约。作为一个平台的忠实用户,VIP们像“鹤”一样向下一看,一大片“鸡”,优越感顿生;可向上一看,什么时候又多出了“长颈鹿”!优越感荡然无存。

超前点播特权(超前点播行为重新定义了VIP)(4)

向VIP会员再收费,与情不和,与法不通。被架空的VIP们,感觉很不爽。这和各大景区的园中园,票中票,是一个德行,就是利益至上。

对于公众的不买账,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这样解释,“这一次在《庆余年》上引发的争议,是我们对会员的告知以及消费心理的把握上还不够体贴。”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不带诚意,尽显城府。闭门造车的拍脑门决策,始终是不接地气的。同时,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站在了公众的对立面上。他们把“利益最大化”这则信条做到了实处,却没有把遵守契约精神放在首位。

超前点播特权(超前点播行为重新定义了VIP)(5)

一些专业人士称,为用户提供多层次的服务是发展的大方向,超前点播这种手段本身并无不妥,只是不应损害会员的已有权益。

另一些专业人士则称,此次博弈是资源垄断寡头的市场问路。他们以为垄断了优质资源,就可以“我的地盘我做主”。

超前点播特权(超前点播行为重新定义了VIP)(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契约精神,在社会商业化程度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和重要。契约,不是自说自话,不是对对等的霸王条款,而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沟通和尊重

本文由闲人八点半原创,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