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3.15

字词解释

“太庙”, 开国之祖叫“太祖”,祭太祖之庙叫“太庙”。鲁国的开国之祖是周公,所以这里的“太庙”就是周公庙

“鄹人之子”指孔子

论语好问(论语解读子入太庙)(1)

“鄹人”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纥曾经做过鄹国的大夫,按当时的规矩可称为“鄹人”

“孰”,谁

大意

孔子进了周公庙,碰到每一件事都在发问。有人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礼呢?他进了太庙,每一件事都要问。”孔子听了这话,说:“这正是礼啊。”

论语好问(论语解读子入太庙)(2)

导读

孔子对子路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17)承认自己不懂是智慧,不懂就要弄懂,就要请教别人,这就是“礼”。这里的“礼”不是今天礼貌的意思,而是指当时的规章制度及其内涵,学习这些规章制度及其内涵,这本身也就是“礼”对当时一个士人的要求,只有弄懂了这些规章制度才有可能适应那个社会。

论语好问(论语解读子入太庙)(3)

所以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儿子说:“不学礼,无以立。”(16.13)

用阅读去了解这个世界,然后爱上它

——阅世读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