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沐紫璃。

小时候很爱看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除了爱王子和公主充满曲折的爱情之路外,也爱“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的完美结局。

01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

公主和王子幸福在一起(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吗)(1)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童话故事里的主角,不知为啥,几乎都是王子和公主,或许是为了跟我们表明,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王子或公主,至少在父母的眼里是这样。

或者,也是为了跟我们证明,哪怕是身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子和公主,依然会有充满荆棘与恶毒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不是我们“平民百姓”想的那样:“翻手风、覆手雨、要啥有啥”。

不过,童话故事里的主角定位:王子永远英俊、勇敢;公主永远美丽、善良,也许这是他们被彼此吸引,并能斩荆披棘,最后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吧!

小时候看到“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Happy ending!内心总是充满了幸福与欢愉,仿佛是自己与王子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般,好似他们能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一样。

不过也对,那时的自己还小,怎么会联想到,经过重重波折才走到一起的王子和公主,也许有天会过上如父母那样,动不动就为些鸡毛蒜皮小事争吵?

这般勇敢与善良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应该配得到幸福,怎么会和自己周边的家庭一样,把生活过成一地鸡毛?

也许正是因为看着周围的每个家庭为一日三餐而奔波、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才更需要坚信: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到老!

可是,幸福是什么呢?

当现实照进生活中的时候,“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美好的幻想,还是历劫的开始?

当生活过成一地鸡毛时,我们是选择任其自然、视而不见、彼此沉于痛苦中,还是选择携手奋战,一起重新创造幸福的生活呢?

我相信,勇敢的王子和善良的公主,一定会选择后者的。

02 什么是幸福

公主和王子幸福在一起(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吗)(2)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今天刚好听了樊登老师解读了《幸福的方法》这本书,里面说了一个观点:幸福和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即便你拥有完美的状态:财富、地位、权利、健康、美貌、爱人等等,你所能想到的完美状态,但当你没有了幸福的能力时,这些东西并不能让你感到幸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富人选择自杀的原因。

那幸福的能力是什么呢?幸福的能力是一种感知力,是对幸福的感知力,是对快乐的的感知力。

“真正的幸福来源是在于你在追求某些东西的同时,还能随时地感受到快乐。” ​

只有具备对幸福的感知力,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幸福的状态。

幸福的反面并不是“不幸”,而是“麻木”,是对幸福和快乐失去了感觉和感知的能力,对一切麻木不仁。

樊登老师说:“人生最贱的事就是当你失去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才会感受到对它的珍贵。”那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幸福呢?

本.沙哈尔教授用四个象限来形容四种人:

公主和王子幸福在一起(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吗)(3)

第一种:现在幸福、未来不幸,这种人属于及时行乐型。因为不知未来会怎样,不相信未来幸福,所以选择活在当下,譬如像吸毒的人,就是典型的及时行乐型。

第二种:现在不幸、未来不幸,这种人属于无助型。这种人看不到未来会有快乐的可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陷入习得性无助,觉得一切都无法改变。

第三种:现在不幸、未来幸福,这种人属于忍辱负重型。这种人总是希望达到什么目标或改变了什么后,才配得到幸福,但往往目标达成后,却发现一切索然无味。

譬如作者,从小立志:成为壁球冠军,他认为这是他期待的幸福,但当他真的得到这个冠军后,并没有特别开心,反而觉得人生到了顶点,不知未来何去何从,不知“冠军的感受”能延续多久。

第四种:现在幸福,未来幸福,这种人属于幸福型。这种人能感受到此刻的快乐,他在追求目标、在为未来打拼,但是在追求、打拼的过程中,也能随时感受到快乐,而不是只有达到目标才感到快乐。

03 幸福的方法

公主和王子幸福在一起(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吗)(4)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那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幸福型的人呢?

书中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方法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即从溺水型心态向郊游型心态转变

什么是溺水型心态?

溺水型心态就是永远像是被人压在水池里边的感觉,想出来缓口气却做不到,只能憋着一口气。这种人永远抱着“等我憋着一口气,......就好了”的心态:“等我考上大学就好了。等我考上研究生就好了。等我找到工作就好了。等我创业就好了。等我结婚就好了。等我生孩子就好了。等孩子长大就好了。”这种人永远憋着一口气在等待,却永远触及不到幸福的边缘。

什么是郊游型心态?

回想我们小时候:老师宣布明天要去香山郊游,我们虽然还没去到,但我们已经感到快乐了;在准备饭菜、准备物资时,很快乐;一路颠簸、堵车,依然很快乐;爬山过程很累,很快乐;终于到达山顶,很快乐;在下山返程时,我们依旧感到快乐。这就是郊游型心态,学会享受当下、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感知到当下的快乐!

如樊登老师所说:

“我们的人生目标可能是山顶,可能山顶是那个快乐的巅峰,但是在这个路途当中,我们随时都能够享受到其中的快乐。上山是快乐,下山也是快乐。当你能够感受到每一步的快乐的时候,你的人生所积攒下来的相册全是快乐的相册,而不是痛苦的回忆。所以这就是幸福的方法。” ​

写在最后

公主和王子幸福在一起(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吗)(5)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我一直都以“身在福中要惜福”来告诫自己。

父母亲尚在,我感恩;孩子很健康,我感恩;伴侣在身边,我感恩;别人对我的帮助,我感恩;生活很困难,但我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我感恩;旅游地很一般,但一家人在一起,我感恩;饭菜很普通,但一家人一起吃,我感恩......

我从不奢求大富大贵、不等待拥有财富、权利、地位才感到人生有意义和幸福,我享受当下的每一个小确幸,我自认为自己是个拥有幸福感知力的人!

人生总会伴随着很多痛苦与不幸,但这不能成为阻碍你感知当下每个小确幸的借口,除了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一颗具有感知力的心。

愿你我都能习得幸福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幸福感知力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