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浮华案”是震动曹魏的政治巨案,波及范围广、延续时间长、涉案人员多。在该案中,至少有十五位名士子弟先后遭到禁锢,可以算是三国版的党锢之祸。

所谓“浮华”,即朋党,是沿袭东汉时代“士人清谈交游,褒贬人物,议论朝政”的一种变态形式。

从参与人员的身份来看,“清议”的发动者,往往是帝国名流或者地方耆老;而“浮华”则更多集中在青年贵戚身上。

浮华的本质,是官僚权贵子弟组成的“政治交游网络”,意在利用舆论来干预朝政。因此尤其受到统治者的痛恨。

曹叡在世时,对浮华子弟深恶痛绝,屡次下诏申饬,最终将为首的十五名浮华头目彻底禁锢。耳熟能详的何晏、邓飏、夏侯玄、司马师等人,均在其中。

浮华案的兴起,在太和四年(230)。而在太和六年(232),青龙四年(236)乃至景初三年(239),其打击力度均有变化,可谓与曹叡的统治时期相始终。

鉴于该案极为庞杂繁复,难以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因此本文主要就“涉案人员”,来论述浮华案中的头面人物。

由于史料的散逸、以及司马氏掌权之后的刻意销毁(司马师涉足其间),因此浮华党人的名单,已经颇为残缺,甚至可能有错进错出的现象。本文主要就现存的史料,勾稽串联,尽可能进行还原梳理。

本文共 7500 字,阅读需 15 分钟

浮华案的十五名领袖

浮华案的本质,即曹魏中期的“贵游子弟结党营私”。

从目前的史料看,这群青年贵戚,在案发时(230)年龄大抵在二十至三十岁,基本都是曹魏勋臣的子侄辈。

领头的何晏、夏侯玄、司马师三人,一个是曹操的女婿,一个是夏侯尚的儿子,一个是司马懿的儿子,其父辈的政治能量巨大。至于党附其间的徒众,也无一例外,其父辈也均是曹魏高级官僚。

浮华案的头目,按照学术名气与政治能量,被分为三个级别。分别被称作“四聪、八达、三预”,合计十五人。即郭颁所谓的“凡十五人”。

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显表……凡十五人。--《魏晋世语》

石悦谈明朝灭亡 论魏明帝浮华案(1)

明帝禁锢浮华子弟

由于魏晋嬗代的原因,司马师因参与浮华而被废黜禁锢的政治污点,在司马家族得势之后,被刻意删改,因此浮华案的十五名头目,名单残缺不全。

但通过对《曹爽传》、《董昭传》、《卢毓传》、《魏略》与《魏晋世语》的勾稽考核,大致可以还原出该案的涉案人员。

能够基本确定的,有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夏侯玄、诸葛诞、司马师、刘熙、孙密、卫烈、还有“畴”、“备”等知名不知姓的二人,合计十三人。

参考浮华案中的交游网络与后续的政治事件,颇疑剩下二人中,还有傅嘏与司马昭。

对三国史有基础了解的读者,通过这份名单,可以清楚看出,明帝时的“浮华案”,实际是齐王时“曹马党争”(240-249)的前奏。

这群遭到禁锢的贵游子弟,在明帝死后,便纷纷拜入曹爽与司马懿门下,再度卷入结党事件,最终在正始十年(249)酿成宫廷砍杀。

浮华案人员的身份背景

浮华案涉案人员,有两个共同特征。其一是年纪不大,其二是出身尊贵,基本都是贵戚二代甚至三代。

在浮华案中,年龄最大的应该是诸葛诞、毕轨与何晏。上述三人的年龄记载已经散佚,但案发时最多四十上下。

何晏的年龄,从《魏略》中“文帝恶之,呼为假子”的记载看,与曹丕应是平辈的,即年龄差异小于十岁。

(何)晏无所顾惮,服饰拟于太子,故文帝特憎之,每不呼其姓字,尝谓之为“假子”。--《魏略》

照此,何晏的生年应该不晚于建安元年(196)。在中华书局编写的《世说新语》(沈海波译注)中,将何晏的生年勘定在初平元年(190);可惜未知其史源依据。

换言之,太和四年(230)浮华案发时,何晏最多也就是四十出头,实际年纪可能更小一些。

至于其余浮华子弟,年纪比何晏、毕轨与诸葛诞要年轻许多,大多集中在二十到三十岁,属于比较典型的少壮派。

以下仅以浮华党人的名单,介绍其出身背景,论述其串联始末。

(1)何晏

何晏是大将军何进(一作车骑将军何苗)的孙子,其母改嫁曹操,自己又娶了曹操之女,因此兼备了“继子”与“女婿”的双重身份。

但何晏因为与曹丕关系恶劣,在文、明二朝不得发迹。在曹魏史家鱼豢笔下,何晏是“颇为冗官”的失意形象。

(何)晏尚主,又好色,故黄初时(曹丕时)无所事任。及明帝立,颇为冗官。--《魏略》

现代学者关于何晏在明帝朝的身份地位,观点差异极大。

比如上海“史学四老”方诗铭,通过《景福殿赋》考证,认为何晏在曹叡时代不仅“有较高的政治地位”,甚至都未曾参与浮华之事。而清华大学魏晋史专家王晓毅,认为何晏不仅深度参与了浮华之事,而且其身份还是“高级文化倡优”,连冗官都算不上。

注:见方诗铭《浮华与何晏》,王晓毅《论曹魏太和浮华案》。

石悦谈明朝灭亡 论魏明帝浮华案(2)

何晏在明帝朝,颇为冗官

按照《曹爽传》记载,何晏是浮华案的领军人物。

虽然考虑到《曹爽传》有“望风承旨”的秽史属性,但何晏在明帝朝碌碌无为,基本是可以确定的。

搜求诸书,其所作所为,无外乎参与《论语集解》的编修撰写,以及随銮伴驾,替明帝歌功颂德,仍然没有脱离“御用文人”的性质。

另一方面看,夏侯玄与司马师是浮华案的魁首,史有定论。二人与何晏私交匪浅,可知何晏作为“领袖”参与浮华之事,基本不存在疑问。

(2)毕轨

毕轨是曹魏姻亲,其子尚公主。

毕轨又是典农校尉毕子礼(失其名)之子;考虑到毕氏的兖州同族、东平毕谌曾做过一任鲁国相,颇疑毕谌即毕子礼,至少也是同族。

(毕轨)父字子礼,建安中为典农校尉。--《魏略》

(曹)公为兖州(刺史),以东平毕谌为别驾。--《魏书 武帝纪》

不难看出,毕轨也出身官僚二代,而因为家族与曹魏的姻亲关系,在明帝死后,他最终与何晏一道投靠了曹爽。

(3)丁谧

丁谧是校尉丁斐之子,丁斐是曹操同乡,即曹氏原配丁夫人的族人,曾在关中大战(211)时“以牛饵贼”,助曹操脱险。丁斐贪财放纵,但曹操以“乡党故旧,辄原不问”。

(曹)公自潼关北渡,未济,马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曹)公乃得渡。--《魏书 武帝纪》

太祖以(丁)斐乡里,特饶爱之。斐性好货,数请求犯法,辄得原宥。--《魏略》

可以看出,谯沛出身的丁谧,与何晏、毕轨等魏氏姻亲相似,兼备了“年轻”与“二代”的双重身份。丁谧也不出意外地、在明帝死后投靠了曹爽。

(4)邓飏

邓飏的出身记载相对简略,他与何晏交游,主要是因为二人籍贯相同,均出身荆州南阳。

邓飏字玄茂,邓禹后也。少得士名于京师。--《魏略》

邓飏是东汉名将邓禹之后,南阳邓氏曾是汉和帝外戚(邓绥为皇后,邓骘为大将军),一度势倾天下。

因此,虽然书无明载,但邓飏绝非白丁,其父辈应该也在曹魏为官,只不过记载散佚而已。

(5)李胜

李胜是魏钜鹿太守李休之子,而李休本是张鲁麾下的高级幕僚,因劝降有功,被曹操重用。

李胜参与浮华事件,原因与邓飏相似,即李氏出身南阳,与何晏同乡。

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魏书 曹爽传》

上述五人,是明帝死后的曹爽心腹,他们因为出身、婚姻或籍贯因素,属于比较坚定的保皇党。

(6)(7)(8)刘熙、孙密、卫烈

浮华案中的刘熙、孙密、卫烈三人(见《魏晋世语》),则分别是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司空卫臻之子。

中书监刘放子(刘)熙、孙资子(孙)密、吏部尚书卫臻子(卫)烈三人,以父居势位,容之为三豫。(明)帝以构长浮华,皆免官废职。--《魏晋世语》

石悦谈明朝灭亡 论魏明帝浮华案(3)

孙资、刘放得宠于明帝

考虑到刘放、孙资“并为喉舌”;卫臻是曹魏元勋卫兹之子,势倾朝野;那这三位人物,论出身尊卑,与何晏等人不遑多让。

但从孙资、刘放、卫臻的政治立场看,刘熙、孙密、卫烈很明显不属于日后的曹爽集团。

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魏书 辛毗传》

(刘)放曰:“宜为手诏。”(明)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汉晋春秋》

曹爽辅政,使夏侯玄宣指,欲引(卫)臻入守尚书令,及为弟求婚,皆不许。--《魏书 卫臻传》

注:刘放、孙资篡改明帝遗诏,召司马懿辅政;卫臻曾拒绝曹爽拉拢。

(9)诸葛诞

诸葛诞出身琅琊,是诸葛亮族弟,阳都葛氏名噪一时,在东晋时还有过“争论族姓”的记载(见《晋书 诸葛恢传》),可知其亦属高门子弟。

因诸葛诞曾参与过反抗司马家族的“淮南三叛”,因此他被录入浮华党人名单,与何晏存在相似的问题,即“是否存在司马氏的刻意抹黑”。

从《董昭传》与《卢毓传》的记载看,基本可以确定,诸葛诞确实参与过浮华案,且因此被明帝所恶,免官废黜。

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明)帝疾之。--《魏书 卢毓传》

(董昭曰)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合党连群,互相褒叹……(明)帝于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邓飏等。--《魏书 董昭传》

(10)夏侯玄

夏侯玄的父亲,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夏侯玄的母亲,则是大将军曹真的姊妹。

夏侯玄属于典型的天潢贵胄,被称作“名重一时”,甚至被拥戴为浮华党徒的“宗主”。

何晏以材辩,显于贵戚之间;邓飏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于闾阎(指民间);夏侯玄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傅子》

作为顶级皇亲国戚的夏侯玄,自然很有几分“以人伦自诩”(褒贬臧否)的派头,不仅大肆结党,甚至敢在明帝面前公开甩脸子,给明帝的小舅子毛曾吃闭门羹。

(夏侯)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于色。--《魏书 夏侯玄传》

明帝因此大怒,将夏侯玄贬官。

明帝恨之,左迁(夏侯玄)为羽林监。--《魏书 夏侯玄传》

后来浮华案发,夏侯玄被一撸到底,禁锢终身(禁锢并不是下狱囚禁,而是罢斥不用)。直到明帝死后(239),曹爽粉墨登场,夏侯玄才重获新生。

理由也很简单,夏侯玄的生母是曹真姊妹,曹爽是曹真儿子,所以二人为中表亲。

正始初,曹爽辅政。(夏侯)玄,爽之姑子也。--《魏书 夏侯玄传》

夏侯玄的“浮华领袖”身份,出处极多,无可置疑。他与何晏、司马师等集团成员深相交接。

何晏曾大谈玄远,品题人物,称自己为“神”,称夏侯玄为“深”,称司马师“成天下之务”,可见三人青年时代的亲密关系。

(何)晏尝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夏侯玄)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司马师)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指何晏自己)。”--《魏氏春秋》

石悦谈明朝灭亡 论魏明帝浮华案(4)

何晏品题人物,称夏侯玄为“深”

浮华子弟中,另有知名而不知姓的“畴”、“备”二人,与上述诸人合计十二人。

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显表,以(夏侯)玄、畴四人为四聪,(诸葛)诞、备八人为八达……(明)帝以构长浮华,皆免官废职。--《魏晋世语》

接下来要重点谈谈司马师、司马昭与傅嘏。

浮华案中的司马家族

浮华案中,至少有一个名字,曾被刻意隐去,即司马师。

司马兄弟是夏侯玄与何晏的“玄谈之友”,共同品题人物,标榜声名。

从可见的史料记载来看,司马兄弟遭到的禁锢,其程度远甚于何晏与夏侯玄。晏、玄二人还能“颇为冗官”,司马兄弟是直接禁锢终身,不得出仕。

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看出司马师的浮华党人身份。其一是交际圈,其二是出仕时间。

(1)交际圈

《魏氏春秋》称何晏与夏侯玄结党营私,而司马师“亦预焉”。即司马师也曾深度参与了浮华活动。

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景王亦预焉。--《魏氏春秋》

《晋书 景帝纪》也明确写道,司马师“少流美誉,与何晏、夏侯玄齐名”。

(司马师)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晋书 景帝纪》

大量史籍记载中,均可见到三人“奔走往来”的记载,考虑到何晏与夏侯玄的浮华领袖身份,司马师绝不可能独善其身。

(2)出仕时间

司马师出仕时间极晚,在景初三年(239)曹叡死后,曹芳未改元之前。彼时的司马师,已经整整三十有二。

魏景初中,拜(司马师)散骑常侍。--《晋书 景帝纪》

及齐王即帝位,以(司马懿)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晋书 宣帝纪》

考虑到明帝时代(227-239)的司马懿历仕三朝(武、文、明),贵为太尉,司马师却“年逾三旬、不得出仕”,这在中古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魏晋时代的官僚子弟,出仕年龄,基本集中在二十岁上下(即弱冠之年),如果父辈官儿做得够大,那子辈的出仕时间,还可以再提前一些。

比如钟繇的儿子钟毓,仗着老子在朝廷做三公,十四岁就出道为散骑侍郎。

(钟)毓字稚叔。年十四,为散骑侍郎,机捷谈笑,有父风。--《魏书 钟毓传》

散骑侍郎、黄门侍郎、中书侍郎、散骑常侍等冗官,属于帝国的“高级储备干部”。

魏晋时代,绝大多数官僚子弟出仕,都是以“黄、散官职”为跳板,这是曹丕钦定的制度(见《曹魏名臣奏》),我在之前的“散骑常侍”系列文章中有详细论述,文多不载。

更令人震惊的是,司马师出道的同年(239),自己的七弟(司马懿第七子)司马骏也一并出仕。但彼时的司马骏,年仅八岁。

司马骏,五六岁能书数,魏王(当作齐王)为帝,骏八岁为散骑常侍。--《晋诸公赞》

换言之,三十二岁的司马师,与八岁的弟弟在同年“始为官”,令人瞠目结舌。唯一合理的解释,就司马师在明帝朝(227-239)被彻底禁锢,终身不仕。

石悦谈明朝灭亡 论魏明帝浮华案(5)

司马师三十二岁始出仕

司马师大概是因为出道太晚,乃至自己都四十六岁了,还被吴将诸葛恪骂作“幼弱”。

(诸葛恪曰)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指司马师)幼弱,而专彼大任。--《吴书 诸葛恪传》

恐怕诸葛恪所隐喻的,并不是司马师的年龄,而是司马师的“仕宦资望”。毕竟彼时一个三十多岁不得出仕的顶级官僚子弟,难免沦为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笑料。

司马师被废黜禁锢,与他“参与浮华”高度相关。

按太和四年(230)浮华案发与司马师的生年(208)来看,东窗事发时,司马师二十三岁。

其刑期之长、禁锢之深,恐怕司马师的罪行,比何晏、夏侯玄等人要严重得多。只不过魏晋嬗代,为了遮掩其丑,才把何晏、夏侯玄等人推上前台。

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浮华十五党人之中,司马师很可能位列“四聪”之中。应该说这种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3)司马昭

司马昭与司马师相似,在明帝朝也不得发迹。在景初二年(238),即曹叡死亡的前一年,才出仕封侯,大抵可以视作司马懿嫡长子(司马师)被废黜之后的安抚行为。

魏景初二年,封(司马昭)新城乡侯。正始初(齐王时代),为洛阳典农中郎将。--《晋书 文帝纪》

在司马师诛杀夏侯玄时,司马昭又“涕泣屡请”,可见他与其兄一样,亦深度参与了浮华一案,与夏侯玄等人深相友善。

(夏侯)玄之执也,卫将军司马文王(即司马昭)流涕请之。--《魏氏春秋》

按司马兄弟三岁的年龄差异来看,浮华案发时(230),司马昭二十岁,亦被长期禁锢,八年之后(238)才出仕,很有可能也是浮华十五党徒之一。

(4)傅嘏

傅嘏是个善于见风使舵的政治混混,曾经深度与浮华党人交结。

浮华案发时,傅嘏二十二岁,之后不见记载,曹叡死后始出仕。

在曹马党争(240-249)时,傅嘏投靠了司马懿,事后还大骂何晏、夏侯玄,将自己的“浮华身份”撇了个干净。

(何晏、夏侯玄)求交于(傅)嘏而不纳也……嘏答之曰:“泰初(夏侯玄)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何晏)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傅子》

《傅子》一书,是傅嘏的堂弟傅玄编撰,对于亲族的政治污点,自然是百般回护;历代史家,均怀疑这段记载(傅嘏未参与浮华)的真实性。

近代学者余嘉锡,在《世说新语·笺疏·识鉴第七》中,写过发人深省的考辩文章,详细论证傅嘏与夏侯玄等人的亲善关系,可谓鞭辟入里。篇幅所限,便不再引用。

由此可见,傅嘏无疑也是浮华案中核心成员之一。

综上所述,“浮华十五党徒”的名单,便基本浮出水面。

即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夏侯玄、诸葛诞、司马师、刘熙、孙密、卫烈、以及“畴”、“备”等十三人;另外两人,则很有可能是司马昭与傅嘏。

小结

浮华的本意,即朋党。

其滥觞始自东汉章帝年间,彼时的浮华,尚处在初级形态,仅仅代表着“名不副实”;但发展到东汉末期,浮华便已经沦为“朋党”的代名词了。

浮华的具体演化过程、贺昌群、周一良、李宜春、刘蓉等现代的魏晋领域学者,均有精辟论述,本文就不再赘言。

注:见刘蓉《析魏明帝禁浮华》、李宜春《略论曹魏政治中的浮华问题》、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关于浮华案的确切案发时间,存在一定争议。

由于该案的发起者董昭,时为司徒,但其身份又曾历经“行司徒事”与“为真(司徒)”的始末变迁,因此关于浮华案的时间勘定,至今存疑。

太和四年,(董昭)行司徒事,六年,拜真(司徒)。--《魏书 董昭传》

比如王晓毅在《论曹魏太和浮华案》一文中勘定为“太和年间”,而柳春新在《青龙浮华案》一文中勘定为“青龙年间”。

当然,无论是太和(227-232)还是青龙(233-236),均为魏明帝统治期间,只是关于具体案发时间有意见牴牾。

浮华案是一个庞杂繁复的专题,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涉案人员多,区区数千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本文着重论述十五党徒的具体名单。

从可见的史料来看,有十三人是基本可以确定的;另外两人(司马昭、傅嘏)则作为推测目标,读者朋友可自行去粗取精。

当然,由于正始年间(240-249)的曹马党争,导致后世学者,存在某些质疑,认为何晏、丁谧、邓飏等曹爽党徒,可能未必参与浮华,而是遭到司马氏的污蔑。

当然,从可见的史料看,何晏等人党附曹爽是真、遭遇污蔑是真、但参与浮华也是真。

从浮华十五党人的雅号,即所谓“四聪”(亦写作四窗)、“八达”、“三预”来看,与东汉名士“品题标榜”一脉相承。

石悦谈明朝灭亡 论魏明帝浮华案(6)

魏晋名士清议交游,浮华相扇

彼时所谓的“马氏五常”、“荀氏八龙”、“司马八达”、“颍川四长”、“神君”、“八顾”、“八及”、“八俊”、“八厨”等雅号,实际就是名流之间互相戴高帽、抬轿子,利用舆论力量来“左右朝局”的朋党行为。

关于上述人物,在《后汉书 党锢列传》、《世说新语 德行篇》中有大量记载,不再赘述。

然而魏晋的“浮华之事”,与东汉的“清议交游”又有所不同。

浮华子弟从身份上看,是曹魏勋臣的子侄或姻亲,从年龄上看,大抵都在二、三十岁上下,政治经验薄弱,而气血正旺,很有些“以社稷自任”的劲头儿。因此这群贵游子弟,在曹叡眼中,无疑十分可憎。

按照曹叡“动辄以小过而致大辟(即死刑)”的刻薄心性,如果不是顾及“浮华子弟”背后的政治能量,恐怕早已将他们尽数夷灭;绝不可能出现这群青年政治犯,在服刑期满(实际是曹叡死亡)后,居然又再度参与齐王一朝党争的后续事件。

明帝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魏略》

事实上,在曹叡死后(239),何晏、夏侯玄、邓飏、丁谧、李胜、司马师等“禁锢终身”的牛鬼蛇神,迅速粉墨登场,分别党附曹爽与司马懿,掀起了为期十年的正始党争(240-249),最终兵戎相见,酿成砍杀,将魏国朝政彻底败坏,贻害不浅。

所谓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大概也可以作为浮华一案的最终注脚吧!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