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大多心胸宽广且有容人之量。心胸宽广是一种修养,更是海纳百川的大度。一个人越有容人之量,他的舞台就会越大,人生也会走得更远。

成大事者需要放得下的心 成大事者要心胸宽广(1)

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原大业,他渴望人才的辅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体现了一种谦逊的态度和包容的胸怀。他没有自满于现状,更没有恃才傲物,而是敞开襟怀,广纳天下贤才,最后,他终于成就了鼎足三分的霸业。真正伟大的人物应该视界开阔,博采众长,虚怀若谷,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成大事者需要放得下的心 成大事者要心胸宽广(2)

战国时期,秦王嬴政要下令驱逐六国宾客,于是李斯上书《谏逐客书》,劝秦王不要把六国的人才都赶走,书中有云:“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于是秦王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不再驱逐六国宾客,因此也汇集了六国人才的力量,最后统一了天下,秦王嬴政也成为了千古一帝。所以要想成为王者,就要胸怀四海,有容人之量,这样也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成大事者需要放得下的心 成大事者要心胸宽广(3)

做人要有雅量,心胸宽广的人能容纳一切荣辱冷暖,这样的人大可安邦治国,小可安身立命;而心胸狭窄的人,无论在安邦治国,还是在个人发展上,都不可能成大器。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就要心胸宽广,还要有容人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