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白黑相间的皮毛、虎头虎脑到处探索、像只大猫一样活泼可爱……12月11日,今年9月3日出生的华南虎——虎妞“庆庆”迎来了百日,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韶关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专门为其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庆庆”百日见面会,吸引众多学生、市民前往参与,在“华南虎幼儿园”里“庆庆”正式与市民见面,受到了热情欢迎。

国庆70周年幼儿拍照造型(百日啦韶关华南虎妞)(1)

“庆庆”正在啃鸡腿。

“庆庆”见面会上,幼儿舞蹈竹篙舞、孔雀舞蹈、诗歌朗诵《老虎的故事》等节目暖场,大家一起观看了“庆庆”纪录片,了解“庆庆”的成长过程。随后,在“华南虎幼儿园”里“庆庆”正式亮相,举行了“庆庆”百日仪式揭牌、切蛋糕等环节。“庆庆”在幼儿园里上蹿下跳,精神十足,还现场啃起了鸡腿,让观众欢呼围观。

“哇,第一次见到华南虎宝宝,实在太可爱了,萌翻了,我家小孩也特别喜欢。”带着孩子来参加见面会的市民陈女士表示,实地参观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动物教育作用。从即日起,市民就可以前往位于韶关市国家森林公园里的韶关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参观“庆庆”。

国庆70周年幼儿拍照造型(百日啦韶关华南虎妞)(2)

华南虎“庆庆”。

虎宝宝“庆庆”是继今年3月24日虎妞“圆圆”出生后,基地今年成功繁育的第2只小虎妞。据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饲养主管雷胜桥介绍,“庆庆”已从出生时的750克长到了现在的20斤左右。与记者在“庆庆”80多天见到时相比,它的身体的确长大了不少,而且在它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明显见到其强壮的骨骼、爪子,可谓虎威初显。

国庆70周年幼儿拍照造型(百日啦韶关华南虎妞)(3)

饲养主管与华南虎“庆庆”。

“庆庆现在一天大概吃3到4斤食物,主要是牛肉、鸡肉,各项发育指标健康良好。”雷胜桥介绍,近期,将要为其做血液DNA与父母亲对比,以及比较重要的植入芯片,这是它唯一的身份证。据了解,“庆庆”的父亲是来自洛阳的“小满”,谱系号为619;母亲是来自上海的“梦梦”,谱系号为546。

国庆70周年幼儿拍照造型(百日啦韶关华南虎妞)(4)

华南虎“庆庆”。

国庆70周年幼儿拍照造型(百日啦韶关华南虎妞)(5)

“庆庆”正在啃鸡腿。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虎亚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被列为世界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首,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国仅存200多只,均为人工饲养,其濒危程度远超大熊猫。韶关是华南虎的原居住地,为保护这一重要资源,省人民政府早在1990年批准在韶关建立了以华南虎物种为保护对象的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

国庆70周年幼儿拍照造型(百日啦韶关华南虎妞)(6)

市民朋友正在参观华南虎“庆庆”。

在野外华南虎种群数量日益衰退的情况下,华南虎保护区于2008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在韶关建立了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采取人工繁育的迁地保护措施,深入开展繁育研究,不断扩大群种数量。目前,韶关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养殖技术在广东省处于领先地位,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华南虎数量从起初仅有的2只发展到了11只(7雄4雌)。

当前,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部门支持,已准备在韶关建立一个5000亩左右的繁育野化基地,拟通过野化训练,恢复华南虎野性和生存本能,最终实现放虎归山,复壮野外华南虎种的远大目标。

来源: 南方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