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上,教师都算得上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因为教师肩负着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而也正是因此,我国教育部门对于老师们的职业行为管理,也明确出台了很多明确规定与相关法规。

其中有一条红线,就是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在编教师有偿补课被解聘(浙江在职教师因有偿补课被开除)(1)

01 什么是教师“有偿补课”行为

所谓有偿补课,指的是在职教师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以获取经济利益或额外报酬为目的,从事课外辅导、补习的有偿服务行为。

虽然,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中,都没有对教师的业余劳动作出禁止性的规定。但是,出于目前社会上的补习风气严重,以及现实中凸显的一些师德问题,教育部以《教师法》第八条关于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规定为依据,颁布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对教师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禁止。

在编教师有偿补课被解聘(浙江在职教师因有偿补课被开除)(2)

02 为何要禁止教师“有偿补课”

说实话,近些年来中小学生过度补习的现象,一直是屡禁不止。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开始重视自己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很多人也疑惑,为什么要“禁止补习”?

普遍来说,成绩好的学生家长会希望孩子通过补习——变得更优秀,与其他的孩子拉开竞争差距;而成绩一般甚至不太好的学生家长,则希望通过补习,让孩子的成绩能够迎头赶上。因此,这就促生了过去,不少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学,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升学率,利用节假日拉着学生在校内外进行集体补习,教育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

但是这样,却也严重加剧了我们如今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加剧了应试教育的不良竞争。

这甚至让许多公办教师,采取“上课不讲下课讲、校内不讲校外讲”的方式,诱导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谋取高额收益。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是损害了教师形象和教育环境。因此,又遭到了广大家长群众的反对。所以,禁止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一方面是督促教师“廉洁从教”,一方面也是为了净化和维护当前的教育公平环境做考虑。

在编教师有偿补课被解聘(浙江在职教师因有偿补课被开除)(3)

03 临聘教师被开除 禁止从教

不过,对于这项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的明文规定,很多人依然不清楚——许多人觉得这项规定只是针对于公办教师而言,但其实对于民办学校教师、甚至是临聘教师,也一样不能违反该项规定。

就在前几日,温州瑞安市教育局就该市塘下镇罗凤中学临聘教师王某,在罗凤办事处繁星南路某民房内开展有偿带生的行为作出严厉处罚。不仅勒令其所在的劳务派遣单位,立即与其解除合同,并且禁止王某在瑞安范围内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惩罚之严厉,甚至令部分网友表示同情:作为学校的临聘教师,工资收入本来就不高,可能都没有在职公办教师收入的一半,现在疫情期间又生活困难——学生也既有可能确实存在想要补课的需求……这样让人家老师丢了工作,还罚入黑名单,罚的有点过了!

在编教师有偿补课被解聘(浙江在职教师因有偿补课被开除)(4)

还有一些网友建议:要充分考虑补课发生的时间以及接受补课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不然在职教师不能有偿补课,教育机构老师却可以“无证上岗”,这合理吗?

比起让孩子补课,老师家长其实更应该教会孩子学习方法

如果孩子数学成绩差,是因为没有正确学习方法,试试6万人都在用的方法

点击视频,免费了解一下10万学生都在学习的来川学习方法课,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单科学习方法,掌握如何背单词、如何考试不粗心、如何复盘、如何做总结的诀窍。

学习学习方法课时,会使用的相关教材,请点击“了解更多”免费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