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之名#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1)

1983年,我出生在贵州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农民。那个年代,正值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农业刚刚完成从集体经济到包产到户的转变,农民刚刚取得对土地的经营权,农村的各个方面实际上是围绕着土地在转的。

所以,我的父亲,作为一名乡村教师,除了是教师、国家公职人员,实际上还是一位农民,手上除了捏粉笔头子,还要捏锄头把子。他和所有乡村教师一样,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耕田种地。

至于我的母亲,和当年大多数在农村的女人一样,平平凡凡,简简单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2)

不像几千年前同样在农村出生的大佬刘邦,我出生时没有红光漫天,异香扑鼻,就是普普通通“哇”的一声,这也意味着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

我们这个村,隔县城有一百多公里,从距离上看不算远,但要知道,那是几十年前一百多公里的山路,弯弯曲曲,凹凸不平,要是用脚来走,最少要花五、六个小时。

村里只有一辆公共汽车去县城跑运输,每天早上只发一个班次,而且很早很早,司机是个老司机,40岁上下,经常嘴里叼着香烟,站在车门边,指挥着去城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往里面挤一下子,里头空得很……把包包放到行李架上,不要放到路上挡起……背篼放到后头去……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3)

或者,坐在驾驶室,翘着二郎腿,和旁边的人大声地吹着牛皮,一边往窗外吐痰,然后把左手插进头发梳理着,狠狠往后拨弄,发丝迎风飘荡,根根油腻。

等人装得差不多了,老司机才打着火,汽车“哒哒哒哒”……吼叫着,声音撕裂了宁静的天空,懒洋洋地奔向远方,身后留下一股股浓浓的黑烟久久不散。

我们这个村虽然从大处来说又穷又偏远,但在当地,条件相对来说也已经算是不错。证据就是村里有一所“戴帽中学”。所谓“戴帽中学”是早年很有特色的一类学校,就是完全小学(即小学一至六年级)加初中,大概有二、三百名学生吧!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4)

就因为这所学校,所以我们村勉强算是当时贫困地区中的“先进分子”了,校园里经常传出的“当当当当”的钟声,成了周边农民的自动报时器。

学校的东边是一条大街,中间是马路,路的两边稀稀落落地摆布着卖小商品的店铺,间隔着也有不做生意的人家。

我六岁时到学校读书。当时说读书,其实就是读课本,不像现在有这样那样的名著,读什么学校就定了,根本没有选择。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5)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6)

好在我父亲年轻时也是好书之人,家里也存有几本旧书。现在我能记起来的,有《金光大道》《艳阳天》《红岩》《烈火金刚》,两本《李自成》,《福尔摩斯探案集》好像也有两本,其他还有零零散散的一些书,现在都记不起来了。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7)

除了书,还有一些刊物,名字大多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有一本和警察有关,有一本是讲传奇故事,还有一本名气比较大,所以现在还有印象,叫《收获》,不过我对这本书没有兴趣,不怎么看,看得最多的,还是前面两本。

整个小学时期,我基本上就是反复地看着这几本书,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到是比身边的小伙伴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色彩。

一旦拿起书,我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时光的奔腾流逝,在历史的洪流恣意徜徉。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8)

读书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让我的语文水平比同班同学要高那么一点点,特别是作文,当别人还在绞尽脑汁时,我已经一挥而就了。我的语文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中,后来读了师范,便不大在意了。

我读初中还是在同一所学校,只是换了一批老师来教。我天生反应慢,适应能力弱,所以一下子换了个环境,竟然有点不太适应。直接表现就是学习成绩普遍跟不上,数学、物理、英语等科目经常垫底,但幸运的是语文成绩依然坚挺,这成为我后来翻身最大的资本。

我还是读着这些书,但新鲜感已经慢慢丧失了。让人惊喜的是,父亲有时候自己也找一些武侠书来看,书名作者甚至内容都忘了,只记得其中一本书中,有一门叫“巨灵神掌”的神功,我到现在偶尔也在网上查书名,倒至今无果。

武侠的世界是一个更加多彩斑斓的世界,里面充斥着的飞檐走壁、神功宝物、种种奇遇、快意恩仇都是平凡人梦寐以求的,难怪会成为成年人的童话了。

我那个时候完全被这个世界迷住了。但是父母管得严,在他们的眼中,我最应该看的是课本,而武侠小说是“不正经”的书,不应该看。所以我就只能偷偷地看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班上有一位同学拿来了一本武侠书,班上一些同学传着看,我也想看看,但总是轮不到我。当时是初三,正是毕业季。所以一直到毕业考试结束,这个同学才给我讲可以去他家拿。

他家和我家是两个村子,可能有个十几公里的山路吧,就现在来说,开车也就是十分钟左右,但当时走路的话,差不多就要一两个小时。

于是,一个凉悠悠的早晨,我很认真地系紧鞋带,迈着坚定的步伐,去走这一趟“朝圣之旅”。

我不认识路,所以只有边走边问,也不记得走了多少时候,终于摸到了他家。他看到我,显得很意外,没想到我会为了看这本书这样拼吧!但还是比较爽快地给了我。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9)

这本书就是大名鼎鼎的《射雕英雄传》,后来我才知道作者是名声遐迩的金大侠,当时倒不大关注作者,只知道这本书很好看,一看就放不下来。

遗憾的是,这是个残本,应该只是射雕全书其中的一本,所以当时很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本书,应该是我在村里看的最后一本课外书了,该作一个总结了。

少年时的读书生活(读书二三事从童年到青年的蜕变之旅)(10)

人越年长,就越是怀旧。

究其原因,大概是年轻的时候不经世事,全凭一股血气之勇,一往无前,所以不向后看。但后来经历了世事的沧桑、人间的悲苦,年老体衰,奔不动了,所以回首往事,都成了自己生命中有趣的剪影,自然分外怀念了。

我在村里的岁月,总的来说是美好的,也是我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日子,且多年以后,我深感再也回不到从前。

,